图书介绍
中国通史·第十卷 中古时代 清时期(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主编 周远廉 孙文良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05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0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通史·第十卷 中古时代 清时期(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丁编传记1
第一章 太祖努尔哈赤1
第一节 艰苦创业的“英明汗”1
十三甲兴师1
建立后金国3
第二节 萨尔浒之战的无敌统帅8
誓师伐明8
萨尔浒大败明军11
第三节 威风凛凛的辽东王14
力克辽、沈,轻取广宁14
行新制用汉官争取蒙古23
第四节 屡犯错误的年迈之君32
第五节 宁远失利含恨而逝35
第二章 太宗皇太极40
第一节 在战争中成长40
第二节 天聪汗的成就48
第三节 大清国宽温仁圣皇帝62
第一节 从孤儿弱主到和硕睿亲王75
第三章 多尔衮75
第二节 立幼帝大战山海关81
第三节 九洲干戈开国定制86
第四节 功罪自有评说96
第四章 顺治帝福临101
第一节 六岁即位101
第二节 乾纲独断锐意更新103
尊孔与思想统治104
重用汉官106
缓和社会矛盾的招抚政策109
对联系蒙、藏族的重视111
澄清吏治112
稳定社会经济的努力116
第三节 偏袒满人刚愎任性119
偏袒满人119
刚愎任性122
第四节 对传教士、名僧的优遇和敬重125
对汤若望的优遇125
佛教的影响127
第五节 皇后和贵妃132
皇后的立废132
董妃丧事的破格之举134
董妃的册封134
出家不成英年早逝135
第五章 康熙帝玄烨139
第一节 聪颖勤学139
第二节 登大位142
第三节 擒鳌拜144
第四节 平“三藩”152
第五节 征“罗刹”161
第六节 抚蒙古166
第七节 理财政172
第八节 重文化178
第六章 代善182
第一节 尊号“古英巴图鲁”182
第二节 大贝勒185
第三节 和硕兄礼亲王200
第七章 李定国206
第一节 大西军战将206
第二节 平定黔滇208
第三节 联明抗清210
第四节 两蹶名王212
第五节 转战两广216
第六节 粉碎孙逆220
第七节 宁死荒外223
第八章 范文程230
第一节 初显身手授游击230
第二节 智谋日增升任大学士235
第三节 疏言天下事定计取中原238
第四节 开国定制再建功勋243
第五节 功成引退“元辅高风”245
第九章 郑成功250
第一节 楼船世家一少年250
第二节 隆武赐姓海上起兵252
第三节 立足金、厦254
第四节 和战之间261
第五节 北伐金陵268
第六节 收复台湾275
第七节 英雄之死281
第十章 鳌拜285
第一节 身经百战的巴图鲁285
第二节 有所作为的辅政大臣293
第三节 功过参半308
第一节 明朝的宁远总兵312
第十一章 吴三桂312
第二节 献关降清晋爵平西王316
第三节 杀故主晋爵亲王325
第四节 叛清称帝五月而亡327
第十二章 图海333
第一节 大起大落333
第二节 重新起用平定察哈尔337
第三节 降服三藩叛将王辅臣342
第四节 定陕甘,征四川,功勋卓著347
第二节 参与国事的决策357
第一节 先世及早年的经历357
第十三章 明珠357
平定三藩359
收复台湾360
治理黄河361
对俄交涉362
第三节 与理学名臣的往来363
第四节 晚年戴罪364
第十四章 索额图368
第一节 先世贵族朝廷重臣368
第二节 为平定三藩积极谋划369
第三节 签订《尼布楚条约》372
第四节 从征准噶尔374
第五节 被康熙处死375
第十五章 黄宗羲377
第一节 为父申冤赴京上疏377
第二节 声讨阉党余孽阮大铖379
第三节 起兵抗清“濒于十死”382
第四节 讲 学十七载创立浙东学派386
第五节 著作等身一代大师390
第六节 晚年顺清寿逾八旬398
第十六章 顾炎武403
第一节 遗民孤忠“无仕异朝”403
第二节 “经世致用”及民主意识410
第三节 顾炎武的历史性成就417
第十七章 王夫之422
第一节 先世和早年的生活422
第二节 坚持抗清斗争424
第三节 不朽的著作光辉的思想433
第十八章 汤斌449
第一节 为民解忧的四品道员449
第二节 精通理学的“博学鸿儒”453
第三节 廉洁奉公的江宁巡抚455
第四节 忤权相遭贬郁病去世461
第十九章 李光地467
第一节 贪功卖友青云直上467
第二节 直隶巡抚政绩卓著477
第三节 晋官大学士482
第二十章 于成龙487
第一节 勇于任事487
第二节 清苦克俭495
第一节 治河崭露头角501
第二十一章 张伯行501
第二节 “清白之名闻天下”504
第三节 “礼乐名臣”511
第二十二章 靳辅514
第一节 早年的经历514
第二节 总督河道和“一日八疏”516
第三节 治河初见成效与第一次大争论521
第四节 再获成功与争论迭起526
第五节 跌宕的岁月533
第一节 颜元的家世和生平539
第二十三章 颜元李塨539
第二节 颜元的学术成就和贡献548
第三节 继承和发展了颜元学说的李塨554
第二十四章 王锡阐563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563
第二节 对中西历法的研究565
第三节 《晓庵新法》和《圆解》568
第四节 《五星行度解》570
第五节 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571
第一节 家世和生平573
第二十五章 梅文鼎573
第二节 学术活动和著作574
第三节 对中国天文学的研究和贡献575
第四节 对中国数学的研究和贡献577
第五节 对清代学术界的影响580
第二十六章 蒲松龄581
第一节 少年时期581
第二节 对民间俚曲和鬼狐故事的兴趣582
第三节 幕宾生涯583
第四节 贫病交加笔耕不辍585
第五节 坐馆四十年586
第六节 《聊斋志异》的创作和流传589
第二十七章 雍正帝胤禛594
第一节 储位斗争中继承皇位594
第二节 政治思想、才能和性格598
第三节 政治斗争与处理政敌602
第四节 改革赋役制度及对农民的政策606
第五节 变更行政制度611
第六节 思想文化政策的实施615
第七节 改土归流及对边疆民族的政策620
第八节 家庭生活和死亡之谜624
第二十八章 乾隆帝弘历627
第一节 继位为帝627
第二节 乾隆初政629
第三节 百务俱兴632
第四节 “十全武功”640
第五节 编纂《四库全书》649
第六节 挥霍浪费和珅专权653
第二十九章 鄂尔泰658
第一节 生平与家世658
第二节 施行改土归流政策660
第三节 可贵的用人思想665
第四节 性格与君臣际合670
第三十章 傅恒676
第一节 受帝宠金川立功676
第二节 任宰辅佐治国政681
第三节 击缅失败羞惭病故685
第三十一章 兆惠693
第一节 平准部之功693
第二节 定回疆之功699
第一节 尚书之子初露头角705
第三十二章 阿桂705
第二节 创办伊犁屯田706
第三节 办理缅甸事务711
第四节 平定金川714
第五节 治水督师查办钦案716
第六节 鄙视和珅力保晚节723
第三十三章 和珅726
第一节 罕见的发迹726
第二节 秉权二十余年730
第三节 可悲的结局741
第一节 家业衰败刻苦求学747
第三十四章 郑板桥747
第二节 清廉为官751
第三节 卖画终老757
第四节 板桥风格762
第三十五章 吴敬梓768
第一节 家世和生平768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创作和流传772
第三十六章 曹雪芹778
第一节 生平和家世778
第二节 《红楼梦》的创作和高鹗的续修781
第三节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识783
第三十七章 戴震793
第一节 钦赐殿试,《四库全书》纂修官793
第二节 哲学思想798
第三节 考据大师808
第四节 自然科学史上的贡献812
第三十八章 钱大昕816
第一节 家世和早年生活816
第二节 仕宦生活与学术研究817
第三节 晚年归隐学术成就斐然823
第一节 早年生活828
第三十九章 赵翼828
第二节 仕宦与著述829
第四十章 章 学诚838
第一节 立志史学838
第二节 一代大师844
第四十一章 嘉庆帝颙琰856
第一节 继位和亲政856
第二节 所谓的“咸与维新”858
第三节 镇压川楚陕白莲教起义864
第四节 抑制英国入侵严禁鸦片输入875
第四十二章 道光帝旻宁880
第一节 改革漕运、盐政,开禁采矿881
第二节 矫正奢靡风尚884
第三节 整顿吏治886
第四节 禁止鸦片走私与贸易888
第五节 鸦片战争中对英国侵略者的抵抗和妥协895
第六节 平定张格尔叛乱899
第七节 镇压瑶民起义901
第四十三章 阮元908
第一节 生平、家世与为人908
第二节 几件政事913
第三节 学术成就917
第四节 对西方的态度924
第四十四章 王清任928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928
第二节 在解剖学上的贡献929
第三节 “气血学说”的提倡932
第四节 最可宝贵的精神934
第五节 历史条件的限制937
第一节 生平940
第四十五章 吴其浚940
第二节 《植物名实图考》941
第三节 其他著作945
第四十六章 王聪儿李文成947
第一节 王聪儿与白莲教947
第二节 李文成与天地教960
第四十七章 数学974
第一节 对数的引进974
第二节 梅文鼎的数学工作976
第三节 康熙帝与《数理精蕴》978
第四节 中国传统数学的整理研究和《畴人传》979
第五节 方程论981
第六节 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983
第七节 李善兰的数学工作986
第八节 其他方面的成就988
第四十八章 天文学990
第一节 《西洋新法历书》与《时宪历》的颁行990
第二节 钦天监的天文工作993
《历象考成》与《历象考成后编》993
天文仪器995
《仪象考成》、《仪象考成续编》及全天星表996
第三节 钦天监以外的天文工作997
第四节 近代天文学的萌芽1000
第五节 气象学的发展1002
气象观测与气象记录1002
气象仪器1003
气象谚语与天气预报1003
气象理论1004
第四十九章 物理学1007
第一节 力学1007
比重的测定1007
第二节 热学1008
传入中国的西方力学知识1008
第三节 声学1009
第四节 光学1010
传统的光学研究及记载1010
光学器具的制作1010
光学著作1011
西方传入的光学知识1013
第五节 电和磁1013
指南针和罗盘广泛应用于航海1013
磁屏蔽现象的发现和对磁偏角的观测1014
第五十章 地理学1015
第一节 传统地理学的进展1015
第二节 古代地理学文献的考释1016
第三节 边疆地理和域外地理1017
第四节 关于水系的专门研究1018
第五节 方志学1019
第六节 旅行家和游记1020
第七节 《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1022
第五十一章 化学1025
第一节 传统化学工艺的发展1025
第二节 药物化学1028
第三节 西方化学知识的引进与应用1029
第四节 化学实验1031
第五十二章 生物学1033
第一节 动植物形态知识1033
第二节 生物分类学1034
第三节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1035
第四节 植物生态学1036
第五节 植物生理学1037
第六节 对动植物生长习性的观察与研究1038
第七节 遗传育种1040
第八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1041
第五十三章 医药学1044
第一节 本草学的发展特点1044
第二节 王清任对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卓越成就1045
第三节 温病、传染病治疗技术的提高1046
第四节 外科学的发展与保守倾向1049
第五节 针灸、外治与气功的发展1050
第六节 医学类书、全书、丛书等的大量编纂1052
第七节 最早的医学会与医学杂志的创办1052
第八节 西医学的传入1053
第九节 清代医事制度1055
热门推荐
- 3397483.html
- 541543.html
- 2925183.html
- 2309364.html
- 1598827.html
- 2015977.html
- 3011181.html
- 640746.html
- 1961988.html
- 1510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3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2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0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6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9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8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4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0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