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营业准入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营业准入制度研究
  • 肖海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7974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商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营业准入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理论意义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2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的切入点8

(一)国外文献关于营业准入或营业权益方面的理论变迁8

(二)法律文献中与营业准入方面有关的权利之源流14

(三)国内学者在有关营业准入领域的研究现状16

(四)问题的归纳与研究的切入点17

三、本书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论证的基本结构19

(一)本书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19

(二)本书的论证思路与基本结构19

第二章 营业准入制度的要素分析22

一、营业准入概念的提出与认定23

(一)有关营业准入的代表性观点23

(二)营业准入概念的界定29

(三)营业准入的基本特点34

二、营业准入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层级结构35

(一)营业准入制度的一般内涵35

(二)营业准入制度的基本要素36

(三)营业准入制度的层级结构43

三、营业准入制度的基本功能与理论意义50

(一)营业准入制度的基本功能50

(二)营业准入制度的理论意义54

四、本章基本结论59

第三章 营业准入制度的权源分析61

一、营业权的意义厘定与制度价值61

(一)营业权的概念61

(二)营业自由——营业权的灵魂与核心69

(三)营业权的法律属性71

(四)营业权产生的逻辑基础75

(五)营业权的法律地位80

(六)营业权的理论意义与制度价值82

二、营业准入权的界定与营业管制的必要性83

(一)营业准入权的界定83

(二)国家对营业管制的必要性85

三、营业权与营业准入权的博弈关系88

(一)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从来就是以政治职能和公共管理为其首要义务88

(二)国富与民富的博弈与营业准入政策的选择91

四、本章基本结论94

第四章 营业准入制度的成本分析96

一、营业准入制度成本的内涵与基本特征96

(一)营业准入制度成本的基本含义96

(二)营业准入制度成本的基本特征102

二、营业准入制度成本的构成104

(一)额外支出的制度性费用及其具体形态104

(二)不应损失的利益112

三、营业准入制度成本的类型化分析115

(一)营业准入制度的政策性成本115

(二)营业准入制度的行政性成本127

(三)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成本128

四、本章基本结论130

第五章 营业准入制度的效应分析132

一、营业准入制度效应的一般分析132

(一)营业准入制度效应的界定132

(二)营业准入制度效应的具体表现与表达范式135

(三)营业准入制度效应的考量因素140

(四)营业准入制度效应的类型化分析142

二、营业准入制度的正向效应分析143

(一)营业机会平等与消费性投资向营业性投资的转化效应144

(二)营业进入自由与动态投资的雪球效应145

(三)产业领域开放与特殊产业的集聚效应147

三、营业准入制度的反向效应分析152

(一)营业限制或禁止准入状态下反向效应的一般分析152

(二)营业准入障碍与资本挤出效应155

(三)营业行政审批与民间资本逆向选择效应160

四、营业准入制度的国别效应分析166

(一)营业准入制度国别效应的一般分析166

(二)营业准入制度国别效应的具体表现168

五、本章基本结论174

第六章 营业准入制度的变迁分析176

一、营业准入制度变迁的一般原理176

(一)营业准入制度变迁的理论意义176

(二)营业准入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178

(三)营业准入制度变迁的类型化分析187

二、营业准入制度变迁的源流考察191

(一)农业经济社会的营业与营业准入制度191

(二)工业经济时期的营业与营业准入202

(三)信息经济时代对传统营业准入制度的挑战213

三、我国营业准入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215

(一)古代中国:自然经济对营业的窒息与国家对民间营业的禁止215

(二)近代中国:营业领域被迫对外开放与官办洋务下的垄断经营218

(三)当代中国:由对民间营业的禁止逐步对民间营业的开放223

四、营业准入制度变迁对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影响229

(一)营业准入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的效应分析229

(二)营业准入制度的创新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核心因子230

五、本章基本结论232

第七章 营业准入制度的形成机制234

一、营业准入制度形成机制的一般概述235

(一)营业准入制度形成机制的界定与理论意义235

(二)决定或影响营业准入制度形成的各种动因236

(三)营业准入制度形成的基本模式与具体路径240

二、营业准入制度的内生形成机制241

(一)基于民事主体的营业抗争与营业主体的制度创新241

(二)基于国家机关主导的制度改革244

(三)基于各利益集团推动的制度完善251

(四)基于不同地区协调的市场开放253

三、营业准入制度的外生形成机制260

(一)WTO规则的主要功能在于推动国内营业准入标准满足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需求261

(二)营业准入制度接轨是中国加入WTO后最为重要的立法课题267

四、本章基本结论269

第八章 营业准入方式的范式选择270

一、营业准入方式的基本内涵与类型化分析270

(一)营业准入方式的基本内涵270

(二)营业准入方式的类型化分析271

二、自由放任型营业准入方式271

(一)自由放任型营业准入方式之界定271

(二)自由放任型营业准入方式之具体表现272

(三)自由放任型营业准入方式之总体评价273

三、行政许可型营业准入方式273

(一)行政许可型营业准入方式之界定273

(二)营业行政许可的法律性质274

(三)行政许可型营业准入方式的具体类型277

四、准则审查式营业准入方式282

(一)准则审查式营业准入方式之界定282

(二)准则审查式营业准入方式的基本特征282

(三)准则审查式营业准入方式之评价284

五、竞争性缔约式营业准入方式284

(一)竞争性缔约式营业准入方式之界定与适用范围284

(二)竞争性缔约式营业准入方式的基本特征288

(三)竞争性缔约式营业准入方式之评价291

六、我国营业准入方式的源流与演变292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许可型营业准入方式292

(二)改革开放时期对行政许可型营业准入方式的逐步变革297

(三)2003年8月以后以准则审查式准入方式为主导的多元营业准入方式并用303

七、不同营业准入方式的具体适用和范式选择309

(一)经济制度与营业准入方式的选择309

(二)我国未来营业准入方式改革的政策取向与模式选择313

八、本章基本结论317

第九章 营业主体准入制度318

一、营业主体准入制度的一般概述318

(一)营业主体准入制度的一般功能318

(二)营业主体准入制度的一般类型319

二、营业性投资主体资格准入319

(一)营业性投资主体资格准入的一般情形319

(二)营业性投资主体资格准入的具体适用320

三、营业从业资格准入324

(一)营业从业资格准入的一般情形324

(二)营业从业资格准入的具体适用325

四、营业主体资格准入336

(一)营业主体资格准入的一般情形336

(二)自然人(个体型)营业主体资格准入338

(三)企业型营业主体资格准入340

五、特殊类企业营业主体资格准入346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与国有独资企业(公司)营业主体资格准入346

(二)外商投资企业营业主体资格准入347

(三)金融企业营业主体资格准入348

(四)运输企业营业主体资格准入351

(五)文化企业营业主体资格准入354

(六)其他特殊类企业营业主体资格准入358

六、本章基本结论358

第十章 营业事务准入制度360

一、营业事务准入制度的一般分析360

(一)营业事务准入的一般内涵360

(二)营业事务准入的基本类型361

(三)营业事务准入的制度模式361

(四)营业事务准入的制度手段362

二、宏观视角下的营业事务准入——产业政策的准入规范362

(一)产业政策的主要功能在于克服营业进入选择的盲目性362

(二)我国产业政策的现状分析363

(三)我国未来产业政策的基本定位369

三、微观制度层面的营业事务准入——营业事项的许可准入370

(一)生产准入许可370

(二)特定产业准入许可377

(三)地区市场准入许可390

(四)国际贸易准入许可392

四、本章基本结论394

结论395

一、本书的论证思路与基本观点395

(一)本书的论证思路395

(二)本书的基本观点396

二、本书的主要创新点397

三、尚待解决的问题与对本论题未来的展望399

后记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