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电力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城市电力网
  • 符国绣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753593610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城市配电-电力系统结构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电力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我国电力事业的概况1

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城市电力网1

第二章 城市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3

第一节 220kV降压变电站3

一次设备4

二次设备6

变电站中的建筑物7

第二节 110kV降压变电站9

第三节 35kV、10kV配电设备10

35kV降压变电站10

10kV配电设备10

第四节 输电线路11

220kV输电线路11

110kV输电线路12

10kV线路13

第三章 城市电力网的规划14

第一节 规划的基本原则14

规划的指导思想14

规划的基本原则15

第二节 规划的基本方法和内容17

基本方法17

规划的基本内容18

第三节 负荷预测18

有关负荷计算中专用名词的概念19

负荷预测的准备工作20

负荷预测的具体做法21

第四节 规划城网的电压等级29

选择电压等级的基本要求29

电压等级的选择30

关于20kV中压配电问题32

第五节 网络规划33

10kV配电网络33

110kV网络35

220kV网络37

网络布局39

第六节 变(配)电所布局的规划41

10kV配电所41

110kV降压站42

220kV降压站44

第七节 输电线路及其走廊45

对线路走廊的原则要求45

10kV配电线路46

110kV送电线路46

220kV网架线路47

电缆线路48

第四章 电力网的计算54

第一节 电力网基本参数的计算54

用电负荷元件的基本参数54

输电线路基本参数54

变压器基本参数55

发电机基本参数56

第二节 简单电力网的基本计算57

开式网络的计算57

两端电源供电线路的计算61

采用网络变换法计算闭式网络63

第三节 电力系统稳定性概念和基本计算68

系统静态稳定的基本概念68

系统动态稳定的基本概念70

功率特性及其极限值的计算71

影响稳定性的其它因素75

系统动态稳定过程的分析78

第四节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85

电力网络的基本参数86

形成导纳矩阵的计算机程序96

第五节 电力网的潮流计算99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99

牛顿-拉夫逊求解法101

P-Q分解求解法112

第六节 短路电流计算130

对称短路电流计算130

零序网络和存在互感线路的网络矩阵133

简单不对称故障计算136

第七节 动力系统元件动态特性及数学模型140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140

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142

原动机调速系统数学模型143

负荷的数学模型143

第八节 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计算145

动态稳定计算用的网络数学模型146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148

简化动态稳定计算程序150

第九节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计算156

实用计算法156

功率极限和临界电压的计算159

静态稳定的小振荡计算法162

第五章 变电站的主设备168

第一节 电气主结线168

主结线的设计原则168

典型结线方案168

共用设备的配置171

变电站实用主结线实例172

第二节 站用电设备176

变电站的用电负荷177

站用变压器的容量177

站用电结线方式178

第三节 主设备选择178

主变压器选择178

配电设备选择179

第六章 变电站的设备布置182

第一节 设备布置的基本要求182

第二节 设备布置的技术规范183

第三节 典型单元布置形式183

10kV,35kV配电布置形式183

主变压器形式184

补偿电容器的布置185

110kV户内配电装置布置185

220kVGIS配电装置187

中央控制室的布置188

电抗器的布置190

站用变压器的布置190

第四节 变电站整体布置设计190

110kV户内型复式外桥结线变电站布置形式190

220kV户内式GIS设备变电站的布置197

220kV半GIS设备户内式变电站204

110kV半户内式枢纽变电站布置208

110kV地下变电站209

第五节 关于主变压器的防火217

主变压器火灾的特点217

关于主变压器防火方案的比较218

第七章 防雷和接地220

第一节 防止设备受雷电直击的保护220

保护范围的新理论观点220

保护范围的确定220

第二节 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保护223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223

电缆线路,GIS设备变电站的防雷保护224

第三节 合成硅橡胶套管氧化锌避雷器226

第四节 接地装置227

第五节 保护接地的计算228

接地介质的电阻率228

接地体的扩散电阻值229

矩形接地网扩散电阻值的计算231

任意形状接地网的扩散电阻值232

接地体的热稳定校验232

第六节 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电阻值计算232

接地装置冲击电阻值Rch的计算233

使用降阻剂后,冲击电阻值的计算234

冲击系数的计算234

使用降阻剂后,冲击系数的计算235

第七节 立体接地网235

立体接地网的特点236

立体接地网的计算237

第八节 接地装置中化学降阻剂的使用237

理化特性238

降阻剂的降阻机理238

施放降阻剂后接地电阻的计算239

施用降阻剂的优点241

施放降阻剂的施工241

第九节 接地网的防腐242

kV型导电防腐涂料的性能242

导电防腐涂料的施工工艺243

第八章 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设备245

第一节 现代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基本要求245

运行可靠性246

动作快速性246

反应灵敏性247

动作选择性247

系统振荡的适应性248

同自动重合闸装置的配合248

第二节 特殊线路上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248

短线和超短线248

同杆并架双回路或多回路线路249

架空线和电缆混合线路249

第三节 高压输电线路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250

WXB—11型微机保护装置概述250

WXB—11型保护的原理及其构成251

第四节 线路纵联差动保护254

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256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基本判据257

同步调整方式258

第五节 WGC-01A型微机保护专用高频信号传输装置259

第六节 变压器保护装置261

保护装置的技术性能262

保护原理和计算法263

构成微机保护的硬件设备269

定值计算和整定方法270

第七节 直流系统绝缘监视装置271

微机型绝缘监视装置的工作原理272

绝缘监视装置的基本功能273

绝缘监视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273

第八节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273

主设备的要求274

综合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原则274

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类型275

自动化终端监控器-RTU278

第九章 输电线路280

第一节 电缆线路280

电缆的选择281

电缆的敷设285

第二节 圆锥形管塔架空线路288

锥形管塔的结构形式288

锥形管塔的基础289

管塔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290

第三节 多回路同塔并架线路293

线路布置形式293

必要的技术措施293

线路塔型293

第四节 紧凑型架空线路294

圆锥管塔式紧凑型线路295

普通角钢方塔型紧凑线路296

V形单回路紧凑型线路296

第五节 绝缘导线线路296

10~35kV绝缘导线线路297

线路的架设297

第十章 城市配电网299

第一节 配电网的结线形式299

第二节 配电网的接地方式299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300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00

小电阻值接地方式300

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00

第三节 配电网的无功功率补偿303

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原则303

补偿装置的结线方式304

补偿电容器的过电压保护305

第四节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306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306

变压器受载系数的优化307

第五节 配网的配电装置308

小型户外配电装置308

中型容量的户外配电装置312

自动操作方式的配电装置313

户内配电装置314

辐射交联热缩材料及其绝缘防护中的应用316

第六节 配网的调度和管理综合自动化317

综合自动化的总体结构317

自动监控系统318

自动化控制终端监控器(RTU)319

多功能电能表319

附录321

附录1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321

附录2各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送电能力322

附录3电力设备阻抗值及短路阻抗的换算323

附录4配电设备选择的技术规范和参数332

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的选择332

母线选择333

软导线和组合导线选择338

附录5配电设备布置安装技术规范340

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340

防护设施和通道341

储油和其它设施343

硬母线的固定和连接343

设备安装的基础荷载344

土建工程的特殊要求345

户外配电装置的要求345

挂线弧垂和构架尺寸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