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东辉,陈连山,鄂义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711006887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分类1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1
二、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2
三、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2
四、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与超微量分析3
五、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这是根据分析方法的目的来分类的3
第三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概况3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5
第一节 误差的分类5
一、系统误差5
二、偶然误差6
第二节 准确度与精密度6
一、准确度与误差6
二、精密度与偏差7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8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9
第三节 误差的传递10
一、系统误差的传递11
二、偶然误差的传递11
第四节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12
一、有效数字12
二、数字的修约规则13
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3
第五节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14
一、基本概念14
二、可疑值的取舍19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23
第一节 概述23
第二节 滴定分析方法和滴定方式23
一、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23
二、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24
三、常用的滴定方式24
第三节 标准溶液25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25
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27
第四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27
一、滴定分析中的计量关系28
二、滴定分析法有关计算28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31
第一节 概述31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31
一、酸碱的定义31
二、溶剂合质子32
三、酸碱反应的实质32
四、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32
五、酸碱的强度33
六、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33
第三节 溶液中酸碱各组分的分布35
一、酸度与酸的浓度35
二、分布系数35
第四节 酸碱溶液pH的计算38
一、水溶液中平衡的处理方法38
二、强酸(碱)溶液pH的计算40
三、一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41
四、多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41
五、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42
六、缓冲溶液pH的计算43
第五节 酸碱指示剂44
一、变色原理44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44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45
四、混合指示剂46
第六节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47
一、强酸(碱)的滴定47
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49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52
第七节 滴定终点误差54
一、强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54
二、弱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55
第八节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56
第九节 应用与实例56
一、直接滴定法56
二、间接滴定法57
第十节 非水酸碱滴定法简介57
一、概述57
二、溶剂的性质58
三、溶剂的分类59
四、溶剂的选择59
五、弱碱的滴定59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62
第一节 概述62
第二节 配位平衡63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各级配合物浓度的计算63
二、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64
三、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67
第三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68
一、滴定曲线的计算68
二、化学计量点PM′sp的计算69
第四节 金属指示剂70
一、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70
二、金属离子指示剂应该具备的条件70
三、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点PM′t的计算71
四、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71
第五节 终点误差的计算72
第六节 滴定条件的选择74
一、酸度的选择和控制74
二、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75
第七节 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76
一、标准溶液76
第八节 滴定方式和应用实例76
一、直接滴定法76
二、剩余滴定法76
三、间接滴定法77
四、置换滴定法77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79
第一节 概述79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79
一、条件电位79
二、条件电位的影响因素80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82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83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84
一、滴定曲线84
二、氧化还原指示剂87
三、氧化还原预处理88
第四节 碘量法89
一、概述89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90
三、指示剂91
四、应用与实例91
第五节 高锰酸钾法92
一、概述92
二、标准溶液92
三、指示剂93
四、应用示例93
第六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93
一、溴酸钾法和溴量法93
二、亚硝酸钠法94
三、重铬酸钾法94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96
第一节 概述96
第二节 银量法96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98
三、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101
四、应用与实例101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103
第一节 重量分析法概述103
第二节 挥发法103
一、基本原理103
二、应用与示例104
第三节 萃取法105
第四节 沉淀法105
一、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105
二、沉淀的溶解度106
三、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07
四、沉淀的形成109
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110
六、沉淀条件的选择112
七、重量分析的计算113
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115
第一节 基本原理115
一、溶液颜色与光吸收的关系115
二、朗伯—比尔定律116
三、吸收光谱117
四、显色反应117
第二节 可见分光光度法118
一、分光光度法118
二、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118
三、定量分析方法119
四、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血糖的测定120
第十章 仪器分析法简介122
第一节 概述122
一、仪器分析及其原理122
二、仪器分析的分类122
三、仪器分析的特点123
四、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的关系123
五、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124
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法124
一、电位分析法124
二、电解分析法124
三、电导分析法125
四、伏安法125
第三节 光学分析法125
一、发射光谱126
二、吸收光谱127
第四节 色谱分析法127
一、色谱法分类128
二、色谱法的应用130
实验部分131
实验一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131
一、实验目的131
二、实验原理131
三、实验内容134
实验二 Na2 SO4含量的测定134
一、实验目的134
二、实验原理134
三、试剂134
四、实验步骤135
五、思考题135
实验三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35
一、实验目的135
二、实验原理135
三、试剂136
四、实验步骤136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36
六、思考题136
实验四 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137
一、实验目的137
二、实验原理137
三、试剂137
四、实验步骤137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37
六、思考题137
实验五 HC1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38
一、实验目的138
二、实验原理138
三、试剂138
四、实验步骤138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38
六、思考题139
实验六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139
一、实验目的139
二、实验原理139
三、试剂140
四、实验步骤140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40
六、思考题140
实验七 EDTA标准溶液与ZnSO4标准溶液的标定141
一、实验目的141
二、实验原理141
三、试剂141
四、实验步骤141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42
六、思考题142
实验八 葡萄糖酸钙含量的测定142
一、实验目的142
二、实验原理143
三、试剂143
四、实验步骤143
五、数据记录143
实验九 水中Ca2+,Mg2+离子含量的测定143
一、实验目的143
二、实验原理144
三、试剂144
四、实验步骤144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44
六、思考题145
实验十 明矾含量的测定145
一、实验目的145
二、实验原理145
三、试剂145
四、实验步骤145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46
实验十一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46
一、实验目的146
二、实验原理146
三、试剂146
四、实验步骤147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47
六、思考题147
实验十二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147
一、实验目的147
二、实验原理147
三、试剂148
四、实验步骤148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48
实验十三 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148
一、实验目的148
二、实验原理148
三、试剂149
四、实验步骤149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49
六、思考题149
实验十四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49
一、实验目的149
二、实验原理150
三、试剂150
四、实验步骤150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50
六、思考题151
实验十五 铜盐含量的测定151
一、实验目的151
二、实验原理151
三、试剂151
四、实验步骤151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52
六、思考题152
实验十六 AgNO3溶液的标准溶液标定及NH4SCN标准溶液的标定152
一、实验目的152
二、实验原理152
三、试剂153
四、实验步骤153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53
六、思考题154
实验十七 氯化铵含量的测定154
一、实验目的154
二、实验原理154
三、试剂154
四、实验步骤154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处理154
六、思考题155
实验十八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155
一、实验目的155
二、实验原理155
三、试剂156
四、实验步骤156
五、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156
六、思考题157
附录158
附录1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158
附录2 国际原子量161
附录3 某些化合物的分子量162
附录4 弱酸、弱碱的离解常数164
附录5 EDTA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对数值(lgKMY)167
附录6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67
附录7 一些金属离子的lgαM(OH)值169
附录8 标准电极电位170
附录9 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174
附录10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75
热门推荐
- 2060995.html
- 1667537.html
- 1657515.html
- 634979.html
- 960146.html
- 3708002.html
- 3282591.html
- 646912.html
- 2840568.html
- 623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8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2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5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7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8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1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6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5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0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