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ESDA的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比较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于ESDA的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比较研究
  • 马晓冬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0814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城市化-对比研究-苏州市、徐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ESDA的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2

1.1.1 中国的城市化2

1.1.2 江苏的城市化4

1.1.3 苏州和徐州地区的城市化5

1.2 选题依据6

1.2.1 城市化时空演进研究需要知识发现的支撑6

1.2.2 ESDA将成为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分析的工具7

1.2.3 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的研究需要地区间比较8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8

1.3.1 研究内容8

1.3.2 研究框架10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11

2.1 区域城市化空间分异研究11

2.1.1 海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化差异的研究12

2.1.2 国内的区域城市化分异研究进展12

2.2 城镇群体空间格局研究15

2.2.1 国外城镇群研究的主要观点15

2.2.2 国内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进展16

2.3 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9

2.3.1 国外城市化过程研究进展19

2.3.2 国内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进展22

2.4 中国城市化理论及机制的研究28

2.5 国内外研究评述30

第3章 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的实证方法论31

3.1 格局、过程与模式、模型32

3.2 空间模式的特质34

3.2.1 空间层级34

3.2.2 空间异质35

3.2.3 空间依赖35

3.2.4 空间结构与过程36

3.3 ESDA与空间模式发掘37

3.3.1 国内外ESDA应用研究概况38

3.3.2 ESDA的主要工具39

3.4 空间韵律与空间格局测度43

3.4.1 常用空间韵律指数44

3.4.2 城市空间增长模式、过程的韵律识别47

3.5 元胞自动机与空间过程模拟49

3.5.1 城市形态与结构模型49

3.5.2 城市系统机制模型49

3.5.3 城市系统过程模型50

3.5.4 城市CA模型的发展52

3.6 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研究的方法框架53

第4章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55

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历程56

4.1.1 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56

4.1.2 波动倒退阶段(1958—1977)57

4.1.3 恢复性增长阶段(1978—1989)57

4.1.4 转型发展阶段(1990—1996)58

4.1.5 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3)58

4.2 城镇空间格局的现状特征59

4.2.1 城镇建制及空间分布59

4.2.2 城市规模等级61

4.2.3 城市规模结构62

4.2.4 小城镇群体的空间格局66

4.3 区域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分异71

4.3.1 区域城市化水平测度71

4.3.2 指标体系的构建72

4.3.3 概括性因子提取73

4.3.4 区域城市化格局及演化76

4.4 小结82

第5章 苏州地区的城市化格局与过程84

5.1 城镇空间格局的形成85

5.2 城镇地域的提取86

5.3 城镇形态格局的演化88

5.4 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演化92

5.4.1 城镇扩展的阶段性93

5.4.2 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94

5.4.3 城镇扩展的格局演化97

5.5 沿城市化梯度的城镇扩展104

5.5.1 城市化梯度模板105

5.5.2 沿城市化梯度的分布106

5.6 城镇边缘邻域的扩展108

5.6.1 边缘邻域水平108

5.6.2 城镇边缘邻域的扩展行为110

5.7 小结113

第6章 徐州地区的城市化格局与过程115

6.1 城镇空间格局溯源116

6.1.1 沿泗水、汴水城镇轴的形成116

6.1.2 沿大运河城镇轴的形成117

6.1.3 沿陇海和津浦铁路城镇轴的确立118

6.2 城镇空间格局现状119

6.2.1 城镇密度分布119

6.2.2 城镇规模结构120

6.3 城镇空间格局演变122

6.3.1 城镇地域的提取122

6.3.2 城镇形态格局的演变123

6.3.3 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演化125

6.4 城市扩展的过程模拟137

6.4.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137

6.4.2 过程模拟142

6.5 小结144

第7章 苏州与徐州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的比较145

7.1 城市化指数及空间变差146

7.1.1 城市化指数146

7.1.2 变差函数与方差图147

7.2 基于空间变差的城市化格局比较149

7.3 基于空间变差的城市化过程比较152

7.4 城市化格局与过程差异的形成机理156

7.4.1 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的差异156

7.4.2 城市化动因的理论阐释157

7.4.3 城市化格局与过程差异的形成机理158

7.5 小结163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65

8.1 主要结论166

8.1.1 ESDA是从格局到过程研究范式的核心166

8.1.2 江苏的城市化存在着两极“收敛”的趋势167

8.1.3 苏州城市化“热点区”的空间演化和跃迁明显168

8.1.4 徐州城市化为核心极化式发展169

8.1.5 苏州与徐州城市化格局、过程及机理迥异169

8.2 主要创新点170

8.2.1 将ESDA全面应用于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的分析170

8.2.2 构建从格局到过程的实证方法框架171

8.2.3 苏州与徐州城市化格局及过程的比较172

8.3 不足与展望173

8.3.1 ESDA尚难进行格局演化预测,需要深化173

8.3.2 从格局到过程的一体化研究不够,需要融合173

8.3.3 未能涵盖城市化的诸多内容,需要拓宽174

主要参考文献175

后记1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