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流变学及其临床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血液流变学及其临床应用
  • 陈槐卿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81118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液流变学及其临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引言1

目 录1

一、流变学2

二、生物流变学3

三、血液流变学4

1.宏观血液流变学5

2.细胞血液流变学5

3.分子血液流变学6

4.普通血液流变学6

四、临床血液流变学6

一、固体、液体在切应力作用下的应变8

第二章流变学的基本概念8

二、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10

(一)时间无关性非牛顿流体11

1.Bingham流体11

2.拟塑性流体12

3.触稠流体12

(二)时间依赖性非牛顿流体12

1.触变流体12

2.震凝流体13

(一)层流14

3.粘弹流体14

三、层流和湍流14

(二)湍流18

(三)层流和湍流之间的相互转化19

第三章血液的流变特性21

一、血液是一种非牛顿流体23

二、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因素26

(一)血细胞压积26

(二)血浆粘度27

(四)红细胞聚集30

(三)红细胞的变形能力30

(五)温度的影响31

(六)血管口径对血液粘度的影响32

(七)壁面效应的影响37

三、血液流变特性的定量描述—本构方程39

(一)幂律方程40

(二)Herschel—Bulkley方程40

(三)Cas son方程41

(四)描述血液触变性的Huang方程43

第四章血液流变特性的测定48

(一)毛细管粘度计49

一、血液粘度的测定49

(二)旋转型粘度计54

1.共轴圆筒粘度计54

2.锥-板粘度计56

(三)血液粘度的正常值范围58

二、血液粘弹性的测定64

(一)原理65

(二)测定方法71

三、血液触变性的测定76

第五章红细胞的流变特性85

一、红细胞沉降率86

二、红细胞变形性90

(一)红细胞形态学90

(二)红细胞膜的结构及物理特性91

1.红细胞膜的结构91

2.红细胞膜的流动性94

3.红细胞膜的弹性94

4.红细胞膜的粘性96

决定因素:98

1.红细胞膜的可曲性98

(三)红细胞变形性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98

2.红细胞的几何形状99

3.红细胞的内粘度100

影响因素:101

1.血浆蛋白101

2.血浆渗透压101

3.温度102

4.pH102

6.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103

7.ATP的作用103

5.电解质103

8.氧化剂的影响104

(四)红细胞变形性的测定105

1.粘度测定法105

2.反向旋转流变镜测定法106

3.激光衍射法107

4.底面附着法110

5.微吸管法112

6.微孔筛滤法112

7.电子自旋共振法119

三、红细胞聚集121

(一)红细胞聚集时细胞表面能量分析122

(二)聚集形成与切变率的关系129

(三)红细胞聚集的超显微研究130

(四)红细胞聚集的测定131

1.红细胞聚集指数131

2.血液复粘度的弹性分量η”132

3.触变参数A值132

4.直接观察132

5.动态光学法133

(五)红细胞聚集与红细胞变形性的关系134

(六)红细胞聚集的生理和临床意义135

第六章白细胞的流变特性143

一、白细胞形态学144

1.血涂片144

2.光学显微镜研究144

3.扫描电镜研究145

4.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146

二、白细胞胞浆的生物化学147

三、单个白细胞的流变特性148

1.被动状态148

2.主动状态150

四、白细胞悬液的流变学152

五、微循环中的白细胞153

1.在毛细血管中单个白细胞的运动153

2.在毛细血管中白细胞和红细胞之间相互作用154

3.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中白细胞运动155

4.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155

5.白细胞趋边和血管阻抗158

6.白细胞使毛细血管堵塞158

7.白细胞粘附的生化机制161

(一)血小板的超显微结构166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生理功能166

第七章血小板的流变特性166

(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169

(三)血小板生理功能的调节170

二、血小板的活化反应173

(一)粘附反应173

(二)血小板聚集175

(三)血小板释放反应177

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流变因素178

(一)血流速度的影响178

(二)切变率的影响178

(三)剪切时间180

(四)不同抗凝剂的影响181

(五)血液其他成分对血小板生理活性的影响181

四、血液流变学因素对血小板血栓形成的影响182

第八章微循环血液流变学189

一、微循环结构和功能的流变学特征190

二、微循环血管中血液流动特点197

(一)血液在小管中的流动特点—血浆层的形成和红细胞径向迁移197

(二)在毛细血管中血液流动特点—团流201

三、动态红细胞压积204

四、血细胞在毛细血管网中的分布209

五、通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交换211

第九章分子血液流变学展望216

一、有关红细胞膜骨架蛋白4.1的分子水平的研究工作217

二、抗血小板抗体的研究工作221

三、关于凝溶蛋白的研究226

四、钙离子与剪切引起肿瘤细胞破坏的关系229

第十章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的应用232

一、心脑血管系统疾病233

(一)高血压病233

(二)动脉硬化238

(三)心肌梗塞241

(四)脑血管意外244

(五)肺心病255

(六)外周血管病259

二、血液系统疾病261

(一)镰形细胞贫血261

(二)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264

(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65

三、代谢性疾病267

四、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72

五、肿瘤及其转移274

六、血液流变学在外科的应用278

七、血液流变学疗法280

(一)非药物治疗280

1.长期作用的非药物治疗281

2.短期作用的非药物治疗283

(二)药物治疗286

1.降低纤维蛋白原的药物286

2.改善红细胞变形性的药物288

3.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289

(三)血液浓缩—超滤的应用289

英中名称对照表索引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