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曲剧种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恒夫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3877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838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856页
- 主题词:戏曲-剧种-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戏曲剧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剧种的定义2
二、现存剧种之“种剧”10
三、剧种在各地的分布状况14
第一章 剧种的诞生与宋元两代兴起的主要剧种及其艺术形态22
第一节 宋杂剧、金院本的形成与发展22
第二节 永嘉杂剧与兴化戏、梨园戏的形成与发展31
第三节 元杂剧的兴起与衰弱53
第二章 明代兴起的主要剧种及其艺术形态62
第一节 昆剧的发展历程64
第二节 弋阳腔的发展历程88
第三节 海盐腔、余姚腔及其它声腔的兴亡93
第三章 傩戏系统的主要剧种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101
第一节 傩戏概述101
第二节 傩戏的发展历程110
第三节 傩戏的代表性剧种117
第四节 目连戏的起源、发展与艺术形态132
第五节 保护与传承傩戏的意义149
第四章 高腔系统主要剧种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155
第一节 浙江的高腔戏——新昌高腔、松阳高腔、西安高腔、宁海平调等157
第二节 安徽的高腔戏——青阳腔、岳西高腔等165
第三节 湖南的高腔戏——湘剧、祁剧、辰河戏等172
第四节 福建的高腔戏——闽剧、大腔戏、闽西汉剧等188
第五节 四川的高腔戏——川剧195
第六节 江西的高腔戏——赣剧、弋阳腔、孟戏、东河戏等202
第五章 梆子腔系剧种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213
第一节 梆子腔的传播与剧种系统214
第二节 梆子腔的艺术渊源218
第三节 板腔体是梆子腔的基本形式222
第四节 梆子腔的流布与本系统的主要剧种224
第六章 京剧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264
第一节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历程264
第二节 京剧的音乐变革288
第三节 京剧表演艺术和流派艺术297
第四节 京剧文学创作308
第五节 京剧对地方剧种的影响315
第七章 淮剧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319
第一节 淮剧产生的基础319
第二节 淮剧的形成与早期艺术形态322
第三节 淮剧进入上海后的发展与艺术形态327
第八章 秧歌戏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334
第一节 晋陕冀鲁等地秧歌戏的形成与发展335
第二节 秧歌戏的艺术形态338
第三节 秧歌戏代表性剧目344
第九章 道情戏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348
第一节 道情戏的形成与发展348
第二节 道情戏的艺术形态354
第三节 道情戏的代表性剧目359
第十章 拉魂腔系剧种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及由皮影、木偶演化而成的剧种362
第一节 拉魂腔的形成362
第二节 拉魂腔的发展与流布364
第三节 拉魂腔系剧种的艺术形态367
第四节 拉魂腔系剧种的代表性剧目373
第五节 由皮影和木偶演化而成的剧种376
第十一章 评剧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391
第一节 评剧的形成与发展历程391
第二节 评剧的代表性剧目404
第三节 评剧的艺术形态416
第十二章 滩簧腔系剧种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429
第一节 滩簧的起源431
第二节 锡剧的历史与艺术形态439
第三节 苏剧的历史与艺术形态462
第四节 沪剧的历史与艺术形态484
第五节 甬剧的历史与艺术形态499
第十三章 花鼓戏系剧种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511
第一节 湖南花鼓戏的历史与艺术形态511
第二节 湖北花鼓戏的历史与艺术形态520
第三节 安徽花鼓戏的历史与艺术形态530
第十四章 花灯戏系剧种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540
第一节 川渝灯戏的历史与艺术形态540
第二节 贵州花灯戏的历史与艺术形态552
第三节 云南花灯戏的历史与艺术形态560
第十五章 采茶戏系剧种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570
第一节 江西采茶戏的历史与艺术形态570
第二节 广东采茶戏的历史与艺术形态580
第三节 湖北采茶戏的历史与艺术形态586
第四节 福建采茶戏的历史与艺术形态593
第十六章 越剧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597
第一节 越剧的形成与发展历程597
第二节 越剧的代表性剧目与表演艺术614
第三节 越剧的表演流派627
第十七章 “二人转”系统剧种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646
第一节 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646
第二节 二人转的艺术形态与演出习俗656
第三节 二人转到吉剧、龙江剧、龙滨剧的剧种衍变675
第四节 民间二人转的演出现状687
第十八章 黄梅戏的形成、发展与艺术形态691
第一节 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历程691
第二节 黄梅戏的音乐变革701
第三节 黄梅戏代表性剧目与表演艺术708
余论721
一、诸剧种衰弱的状况与原因723
二、诸剧种振兴的措施与发展的方向732
附录:中国戏曲剧种研究主要论著索引751
中国戏曲剧种研究主要论文索引773
后记836
热门推荐
- 865560.html
- 2242979.html
- 422588.html
- 3713089.html
- 2107109.html
- 2458008.html
- 3214542.html
- 1410249.html
- 113523.html
- 3830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3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0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0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4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9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1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2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