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建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建议
  • 方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6897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建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1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社会学依据1

一、社会的变革与教育的变革1

二、大社会与大课程3

第二节 课程改革的科学学依据5

一、科学变革与教育变革6

二、科学的分化综合与课程改革7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8

一、人的心理结构与课程结构8

二、心理结构的共性、个性与课程改革11

三、心理发展规律的水平与课程改革12

第四节 课程改革的文化学依据15

一、文化部类对课程的制约15

二、文化生态对课程的制约17

三、文化模式对课程的制约18

四、主文化和亚文化对课程的制约20

五、文化变迁对学校课程的制约22

六、文化交流对课程的制约23

第二章 课程改革的原则25

第一节 辩证适度的原则25

第二节 实现素质教育目的的原则27

第三节 满足社会生活发展需要的原则28

第四节 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原则30

第五节 最高价值原则32

第六节 全面发展原理33

第三章 课程改革的建议35

第四章 课程理念的转换与提升45

第一节 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45

第二节 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49

第三节 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52

第四节 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55

第五节 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58

第六节 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际理解61

第五章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65

第一节 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65

一、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65

二、消除教师的心理障碍66

三、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68

四、提高教师的课程适应能力70

第二节 角色及教师角色71

第三节 传统教师角色受到挑战74

一、教育观念上的挑战75

二、教学习惯上的挑战81

三、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82

四、对知识储备的挑战84

五、信息技术的挑战85

六、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86

第四节 教师要转变角色87

一、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88

二、从课程运作的角度看教师角色97

三、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102

四、新课程中教师对学生关注的变化118

第六章 新课程的评价内容与方法121

第一节 评价内容121

一、双基评价:着重感受、体验、理解、运用121

二、思想品德评价:尊重学生、促进完善129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激发兴趣、陶冶情感140

四、能力发展水平评价:促进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144

第二节 评价方法举例149

一、测验法:关键问题是编制量表150

二、档案袋评定法:应该重视的评价方法156

三、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教学和评价的统整165

四、专题作业: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空间168

五、观察法:简便可行170

第七章 有效教学173

第一节 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173

一、古今中外教学原则的综述173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176

第二节 有效教学的基本要素188

一、创设客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氛围189

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190

三、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192

四、引导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使学生明确学习指向195

五、促进新旧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建构新知识198

六、引发和指导应用练习,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迁移200

七、指导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和能力206

八、指导评价反馈,提高学生自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08

第三节 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211

一、教学模式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常见教学模式的综述213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219

三、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运用224

四、有效教学的基本教学程序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