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儿童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秀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519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61页
- 文件大小:191MB
- 文件页数:783页
- 主题词:儿童-运动障碍-诊疗;儿童-精神障碍-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儿童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小儿运动发育和运动障碍3
第一章 姿势与运动发育的机制3
第一节 姿势与运动的概念3
一、姿势与运动、动作、行为的定义3
二、运动的意义4
三、运动的目的5
四、运动的起因6
五、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功能7
六、随意运动与肌肉活动15
七、对姿势和运动的分析方法16
八、运动发育分析的临床应用17
第二节 姿势与运动的发育18
一、生长发育的概念18
二、姿势与运动发育的概念19
三、姿势与运动发育的内容20
四、姿势与运动发育的规律21
五、运动发育与欲望和要求的关系22
第二章 姿势和运动的发育24
第一节 姿势和运动发育概论24
一、原始反射24
二、姿势运动发育分期24
第二节 儿童移动运动的发育29
一、移动运动的发育规律29
二、移动运动的运动模式29
第三节 婴儿姿势的发育36
一、仰卧位的姿势发育36
二、俯卧位的姿势发育37
三、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的发育38
四、坐位的姿势发育38
五、立位、步行的姿势发育39
第四节 婴儿精细运动发育40
一、婴儿精细运动发育过程40
二、手功能发育的具体顺序44
三、握笔方式的发育45
第三章 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46
第一节 体表和脑神经的观察与检查46
一、体表观察与检查的方法46
二、脑神经检查47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53
一、肌肉功能检查53
二、共济运动检查方法58
三、步态分析60
第三节 神经反射检查62
一、原始反射62
二、姿势反射66
三、平衡反应70
第四节 关节活动范围检查74
一、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工具74
二、各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和正常值74
第五节 小儿电生理检查79
一、肌电图的检查79
二、大脑诱发电位86
第四章 运动障碍90
第一节 运动障碍概述90
一、运动障碍的概念90
二、运动障碍的特征90
三、运动障碍的原因91
第二节 运动障碍的症状92
一、瘫痪和肌力低下92
二、不随意运动94
三、协调运动障碍95
四、步行运动障碍98
五、关节活动范围受限100
第三节 运动障碍中伴发的症状——头围异常102
一、颅骨的正常发育与头围102
二、头围增大103
三、头围缩小104
第五章 运动障碍疾病106
第一节 脑性瘫痪106
一、概论106
二、脑性瘫痪的分型及临床症状114
三、脑性瘫痪的诊断131
第二节 脑血管障碍139
一、小儿脑血管障碍的特点139
二、脑血管障碍的原因139
三、脑血管障碍的主要症状140
四、脑血管障碍的疾病141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142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与分化142
二、不同时期的发育异常而产生的畸形144
三、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分类144
四、引起运动障碍的主要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46
第四节 神经皮肤综合征147
一、结节性硬化症147
二、神经纤维瘤病149
三、脑面血管瘤病150
第五节 神经肌肉疾病152
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52
二、先天性肌肉病155
三、代谢性肌病156
四、内分泌性肌病157
五、神经-肌肉接头疾病157
六、运动神经元疾病157
第六节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和代谢疾病158
一、变性疾病158
二、先天代谢疾病161
第七节 神经系统感染疾病162
一、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163
二、巨细胞病毒感染164
第八节 小儿的脱髓鞘疾病164
一、多发性硬化症164
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64
三、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炎165
第九节 小儿的神经系统肿瘤165
一、小儿神经系统肿瘤发生率和年龄165
二、小儿神经系统肿瘤的种类165
三、脑肿瘤的一般症状和体征165
四、各种肿瘤的临床症状166
五、治疗167
第十节 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167
一、急性小脑失调症167
二、急性小儿偏瘫168
第六章 认知功能障碍与康复170
第一节 认知功能障碍概论170
一、认知功能概述170
二、认知功能的神经解剖学基础172
三、认知功能的发育174
四、认知功能障碍的分类175
第二节 小儿的视知觉障碍及康复治疗175
一、视知觉障碍康复的概念175
二、视觉功能的发育过程176
三、视知觉障碍和视觉-运动障碍178
四、小儿眼科疾病的康复对象179
五、小儿眼科疾病的康复180
第三节 听功能的发育障碍及早期诊断185
一、听觉中枢及传导通路185
二、小儿听功能的发育和听力检查方法186
三、听觉通路损害的症状187
四、听知觉障碍的治疗188
五、脑性瘫痪合并听力障碍189
第四节 其他感知觉的发育与障碍191
一、嗅觉和味觉的解剖学基础和发育191
二、嗅觉和味觉障碍192
三、皮肤感觉的发育及异常193
第五节 感觉统合失调195
一、感觉统合概述195
二、儿童感觉统合失调197
三、感觉统合失调的评定方法200
四、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201
第七章 运动障碍的评定203
第一节 评定的一般原则203
一、评定的目的与原则203
二、参加评定的人员204
三、评定与治疗一体化204
第二节 评定的具体内容204
一、观察与询问204
二、运动功能发育的评定205
第三节 评定的具体方法210
一、仰卧位的评定210
二、俯卧位的评定212
三、坐位的评定214
四、四点支持位的评定215
五、膝立位和单膝立位的评定216
六、立位和步行的评定217
第四节 评定量表和记录方法218
一、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218
二、Bobath的记录法221
三、发育商评定法222
四、日本的远城寺式婴幼儿分析的发育检查法记录法222
五、PALCI评定表225
六、国内应用的检查和记录法227
七、挛缩的判定230
参考文献233
第二篇 康复医学治疗方法237
第八章 神经发育学治疗法237
第一节 神经发育学治疗法的发展史237
第二节 神经发育学治疗法的理论基础239
一、未熟性与异常性的概念239
二、正常姿势反应机制240
第三节 神经发育学治疗法的操作方法247
一、控制关键点247
二、促进自律的姿势反应的操作方法254
三、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的操作方法259
第四节 不同月龄小儿的活动性分析及治疗目标设定261
一、神经发育学治疗法的理念261
二、各月龄小儿的活动性分析及治疗目标的设定262
三、对脑损伤患儿的早期训练方法266
第九章 不同类型脑性瘫痪的神经发育学治疗法268
第一节 痉挛型四肢瘫和重症痉挛型双瘫的治疗268
一、痉挛型四肢瘫和重症痉挛型双瘫的主要问题和治疗原则268
二、痉挛型四肢瘫和重症痉挛型双瘫的基本治疗操作方法270
第二节 痉挛型双瘫的治疗282
一、痉挛型双瘫的主要问题和治疗原则282
二、中度和轻度痉挛型双瘫的基本治疗操作方法283
第三节 痉挛型偏瘫的治疗293
一、痉挛型偏瘫的特点293
二、痉挛型偏瘫的治疗操作方法293
第四节 不随意运动型的治疗300
一、不随意运动型的主要问题和治疗原则300
二、不随意运动型的治疗目标301
三、应抑制和促进的模式301
四、不随意运动型的治疗操作方法302
第五节 失调型的治疗309
一、失调型的主要问题和治疗原则309
二、失调型的治疗操作方法310
第十章 Vojta疗法313
第一节 Vojta疗法的概念与起源313
一、概念313
二、起源313
第二节 移动运动的原理315
一、移动运动的特点315
二、移动运动的构成要素315
第三节 反射性移动运动的原理与特征317
一、反射性移动运动的概念317
二、反射性移动运动的分类及性质317
三、反射性移动运动与移动运动构成要素的关系318
四、反射性移动运动模式与个体发育中的自发运动的关系318
五、在反射性移动运动中主动肌与拮抗肌的活动特点320
六、反射性移动运动的出发体位321
七、反射性腹爬运动的特征321
八、反射性翻身运动的特征322
九、相反性运动模式322
十、总结反射性移动运动的特点324
第四节 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作用和适应证324
一、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作用324
二、Vojta疗法的适应证329
第五节 Vojta姿势反射329
一、Vojta姿势反射的概念329
二、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概念330
三、Vojta姿势反射的检查方法330
四、Vojta反射的临床意义340
第六节 反射性腹爬341
一、出发体位341
二、诱发带的部位及刺激方向342
三、反射性运动344
四、反射性腹爬运动与步行、四爬运动的步行周期的关系349
五、操作方法351
第七节 反射性翻身353
一、反射性翻身第Ⅰ相(RU1)353
二、反射性翻身第Ⅱ相(RU2)358
三、反射性翻身运动模式的总结362
第八节 Vojta法的实施原则、程序设定及疗效362
一、操作方法的程序362
二、应用工具363
三、治疗的次数与时间363
四、需掌握及注意的事项363
五、设定治疗程序的相关问题363
六、Vojta疗法的疗效365
第十一章 作业治疗367
第一节 作业治疗的概念367
一、作业治疗的定义367
二、作业治疗的特点368
三、作业治疗的发展史368
四、作业治疗的作用370
五、作业治疗的对象371
第二节 作业治疗的理论基础372
一、生长发育与作业治疗的关系372
二、知觉和认识的发育过程377
三、活动在作业治疗中的应用380
第三节 作业治疗的评定384
一、作业治疗评定的目的384
二、作业治疗评定的程序和方法385
第四节 作业治疗的治疗目标及治疗内容398
一、设定治疗目标398
二、作业治疗的内容400
第五节 脑性瘫痪患儿的作业治疗402
一、脑性瘫痪的主要问题403
二、脑性瘫痪患儿的作业治疗实施404
第十二章 语言治疗417
第一节 语言和言语概述417
一、语言和言语的概念417
二、语言中枢及与语言障碍的关系418
三、言语功能发育的生理基础421
四、儿童期语言的发育过程421
第二节 语言障碍的评定425
一、语言障碍的类型与特点425
二、语言功能的评定428
第三节 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的语言治疗432
一、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语言发育障碍的原因432
二、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语言障碍433
三、语言治疗概述433
四、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康复治疗434
五、语言发育迟缓的康复训练436
六、交流辅助系统的使用436
七、特殊教育437
第十三章 其他运动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438
第一节 颅裂和脊柱裂的康复治疗438
一、颅裂和脊柱裂的概念及分类438
二、颅裂和脊柱裂的临床症状439
三、颅裂和脊柱裂的康复治疗440
四、脊柱裂的合并障碍及预防、治疗方法441
五、脊柱裂患儿的泌尿系管理442
第二节 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442
一、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的原因442
二、臂丛神经的解剖与损伤原因的关系443
三、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的分型及临床表现444
四、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预后的评定445
五、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的康复445
六、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的康复程序总结449
七、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的预防450
第三节 神经肌肉疾病的康复451
一、杜兴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疾病进展过程451
二、运动功能评定方法451
三、运动功能训练454
第四节 神经源性疾病455
一、康复的目的455
二、康复治疗程序456
第十四章 脑性瘫痪的手术治疗457
第一节 概论457
一、脑性瘫痪手术治疗的对象与原则457
二、手术的适应年龄459
三、手术治疗的术式460
四、患儿的运动发育和手术适应证的关系461
五、手术后的管理461
第二节 各肢体的手术治疗462
一、上肢的手术治疗462
二、下肢的手术治疗464
第三节 髋关节脱位的治疗466
一、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情况466
二、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和处理466
第四节 对尖足变形的手术治疗474
一、一般概念474
二、对内翻尖足变形的矫正手术治疗475
三、对外翻尖足变形的手术治疗478
第五节 对有不随意运动类型患儿的手术治疗478
一、控制不随意运动的肌腱固定术479
二、手术的适应证479
三、胫骨后肌固定术479
四、脊柱侧弯矫正术480
第十五章 引导式教育481
第一节 引导式教育体系简介481
一、引导式教育的概念481
二、引导式教育的起源482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的理论基础483
一、正常功能与异常功能的概念483
二、学习理论及其应用485
三、节律性意向在引导式教育中的作用487
第三节 正常儿童的基本动作模式489
一、基本动作模式489
二、从运动发育看基本动作模式489
三、功能障碍儿的动作模式491
第四节 引导式教育的特点491
一、引导式教育的适应范围491
二、引导式教育的组织形式492
三、引导员及其职责493
四、引导式教育的具体实施程序495
第五节 对功能障碍儿的观察和设定训练目标496
一、进食与饮水功能496
二、如厕功能498
三、穿、脱衣物的功能499
四、洗漱与整容功能499
五、洗浴功能500
六、坐位功能500
七、体位转换功能500
八、上床功能501
九、起床功能502
十、站立功能503
十一、步行功能503
十二、手的精细动作功能505
第六节 引导式教育的日课流程506
一、日课流程506
二、日课的范例介绍509
三、课题程序的注意点509
第七节 日间课程的程序510
一、日间课程的计划书510
二、课题的实施511
三、学习并获得技能512
第八节 疗育的促通515
一、促通的概念515
二、促通的方法515
三、促通的范围521
四、达成目标522
第九节 引导式教育体系应用的工具及作用522
一、木条床522
二、梯背椅523
三、木箱526
四、木棒526
五、胶圈或塑料圈527
六、球527
七、木梯527
八、平行杠527
九、长条凳528
十、三角垫528
十一、抽屉式阶梯528
十二、夹板529
十三、踝足矫形器529
十四、沙袋530
十五、屈曲手指的套手用具530
十六、教室用具530
十七、训练凳531
十八、站立架531
十九、粗大的绳子531
第十节 引导式教育体系的疗育成果531
一、匈牙利的布达佩斯Pet?研究所的成果531
二、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的成果532
三、引导式教育体系与其他疗育方法的比较533
第十六章 康复医学中的辅助用具534
第一节 保持姿势的用具534
一、坐位姿势保持具534
二、轮椅538
第二节 矫形器539
一、矫形器概述539
二、各类矫形器及其功能541
第三节 其他辅助用具549
一、爬行器549
二、俯卧位支持用具550
三、坐位辅助用具550
四、坐位移动辅助用具550
五、立位辅助用具551
六、步行辅助具552
第十七章 其他用手法操作治疗运动障碍的方法553
第一节 多种感觉刺激技术553
一、基本理论553
二、基本技术与方法554
三、临床应用555
第二节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555
一、理论基础555
二、运动模式556
三、PNF技术手法558
四、PNF手法具体操作559
第三节 上田法560
一、上田法的基本原理560
二、上田法的手法分类561
三、各种手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证、治疗效果561
四、上田法的疗效567
五、手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568
六、上田正对早期诊断脑性瘫痪的认识568
第十八章 物理因子治疗570
第一节 电疗法570
一、治疗机制570
二、电疗法的作用572
三、神经生理学基础572
四、种类及方法573
五、电疗法的临床应用575
六、禁忌证576
七、参数选择576
八、操作方法576
九、适应证576
第二节 超声波疗法585
一、概述585
二、作用机制586
三、超声波疗法与超声药物透入疗法586
第三节 传导热疗法587
一、石蜡疗法587
二、热袋温敷法589
第四节 水疗法589
一、作用机制590
二、常用的水疗方法590
三、水疗的实施方法591
第五节 冷疗法596
一、作用机制596
二、冷疗技术596
三、注意事项596
四、适应证597
五、禁忌证597
第十九章 其他治疗方法598
第一节 中医治疗方法598
一、头针疗法598
二、体针疗法607
三、推拿疗法608
第二节 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肌肉痉挛609
一、概念609
二、适应证610
三、治疗药物与剂量610
四、不良反应与禁忌证610
五、操作程序611
六、注射后的康复训练611
七、注意事项611
八、肉毒杆菌毒素A的临床效果612
第三节 溶神经术612
第四节 呼吸训练613
一、脑性瘫痪患儿呼吸功能障碍的概念613
二、小儿呼吸运动的发育613
三、脑性瘫痪患儿的异常呼吸模式和治疗要点614
参考文献618
第三篇 儿童精神医学623
第二十章 儿童精神障碍623
第一节 儿童精神医学概论623
一、儿童精神医学的定义623
二、儿童精神医学的发展史623
三、儿童精神医学的特点624
第二节 儿童的精神发育625
一、婴儿期625
二、儿童前期627
三、游戏期627
四、学龄期628
五、青春期前期628
六、青春期后期629
七、成年期629
八、成熟期629
九、老年期629
第三节 儿童期精神障碍的原因及主要疾病629
一、身体方面的原因630
二、心因632
三、儿童精神障碍的主要疾病633
第二十一章 精神发育迟滞636
第一节 概论636
一、精神发育迟滞的定义636
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637
三、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637
四、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638
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640
一、出生前的原因640
二、围生期的原因644
三、出生后的原因645
第三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646
一、病史与早期发现646
二、智力发育评定649
三、社会适应能力检查654
四、临床检查654
五、婴幼儿期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655
第四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合并症及精神医学问题655
一、精神发育迟滞的合并症655
二、精神发育迟滞的精神医学问题656
第五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658
一、发育评定与疗育658
二、疗育的理念658
三、新生儿的疗育658
四、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疗育659
第二十二章 广泛性发育障碍664
第一节 儿童孤独症664
一、孤独症的定义664
二、流行病学资料664
三、正常小儿的社会交往和交流方面的发育665
四、病因666
五、发病机制667
六、孤独症的症状668
七、学龄期和青年期问题发生机制670
八、孤独症的诊断671
九、鉴别诊断678
十、治疗679
第二节 阿斯伯格综合征688
一、概念688
二、诊断标准(DSM-Ⅳ)689
三、原因690
四、临床症状690
五、诊断691
六、治疗692
七、转归693
第三节 Rett综合征693
一、概念693
二、临床表现693
三、诊断694
四、鉴别诊断695
五、治疗695
六、Rett综合征两例报告696
第二十三章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698
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概念698
二、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认识过程698
三、病因699
四、临床症状700
五、诊断701
六、治疗703
第二十四章 抽动障碍706
一、抽动障碍的概念及分类706
二、临床表现706
三、病因70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708
五、治疗709
六、预后710
第二十五章 学习障碍711
第一节 概述711
一、学习障碍的概念711
二、学习障碍的类型713
三、学习障碍的特征713
四、学习障碍的原因715
五、学习障碍的早期发现716
第二节 学习障碍的治疗717
一、学习障碍的早期干预718
二、各类学习障碍的表现和治疗719
第二十六章 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723
第一节 概述723
一、概念723
二、儿童精神治疗的特点723
三、一般的精神治疗方法724
第二节 沙盘游戏疗法725
一、沙盘游戏疗法的概念725
二、沙盘游戏疗法的发展史725
三、沙盘游戏疗法的工具726
四、沙盘游戏疗法的进行方法726
五、对沙盘游戏疗法的作品的解释方法727
六、在制作过程中患儿与治疗者的关系728
第三节 绘画疗法728
一、绘画疗法的概念728
二、绘画疗法的分类728
三、绘画疗法的象征性730
四、绘画疗法的意义731
第三节 心理剧疗法731
一、心理剧疗法的概念731
二、作用原理和治疗机制732
三、治疗方法的要求732
四、治疗的具体方法733
参考文献734
索引736
热门推荐
- 2356518.html
- 482562.html
- 3784826.html
- 2178286.html
- 1735118.html
- 1162442.html
- 88248.html
- 2083149.html
- 3463180.html
- 1965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9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2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8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9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8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5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