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与保护研究 从制度科学性入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与保护研究 从制度科学性入手
  • 孙宪忠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599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29页
  • 文件大小:296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国有资产-所有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与保护研究 从制度科学性入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为什么要从制度科学性入手?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从一个国际性案例说起4

三“全民”,以及“国家”的主体资格考察10

四“国家”所有权内的利益冲突16

五 小结:问题归纳及其答案19

第一章 公法法人25

第一节 概述26

一 历史考察26

二 公法法人与相关概念辨析32

第二节 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相关制度36

一 大陆法系36

二 英美法系39

第三节 我国相关制度41

一 行政机关的公法法人地位41

二 事业单位公法法人地位43

三 社会团体公法法人地位44

第四节 公法法人的主体资格46

一 民事主体资格的一般规则46

二 公法法人的权利能力47

三 公法法人的行为能力49

四 公法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50

五 公法法人的破产能力问题52

本章小结54

第二章 公法法人财产所有权56

第一节 相关理论分析59

一 马克思关于国家“虚幻共同体”的讨论59

二“经济人”与政府的“经济人”角色61

三 公共财政理论的支持64

四 公法法人履行公共职能的需要66

五 公地悲剧的启示68

六 物权法理角度的分析71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历史变迁74

一 19世纪74

二 20世纪75

三 当代78

第三节 相关理论和制度在我国78

一 我国法学界的观点综述79

二 公法法人所有权的观点93

第四节 公有财产法制的类型化分析96

一 公产(公物)的类型化分析96

二 大陆法系99

三 英美法系112

四 我国国有财产的类型化分析113

本章小结116

第三章 权能分析118

第一节 概述118

一 所有权的概念、特征118

二 所有权的权能120

第二节 占有权能125

一 所有权人的占有125

二 所有权人出让其占有127

三 占有的标的物128

四 公法法人的占有130

第三节 使用权能131

一 使用的含义132

二 使用的设定与变更139

三 使用的原则141

四 使用的限制147

五 使用的废止154

第四节 收益权能155

一 收益的内涵155

二 收益的正当性问题156

三 收益的实现158

四 收益的限制159

五 收益权的消灭161

第五节 处分权能161

一 处分权概述161

二 公法法人是否享有处分权能162

三 处分的原则167

四 处分的限制170

五 处分权的行使172

第六节 公法法人财产管理179

一 管理权能179

二 比较分析181

本章小结183

第四章 所有权变动185

第一节 物权变动的一般规则185

一 一般规则185

二 法律根据186

三 不动产登记与动产交付原则的适用189

第二节 所有权取得192

一 依据民法取得192

二 依据公法途径的取得203

三 国外相关法制的比较216

第三节 所有权的变更与消灭227

一 变更227

二 消灭227

本章小结229

第五章 所有权保护231

第一节 概说231

一 公共财产保护的责任落实231

二 所有权保护的基本类型235

第二节 民法上的保护236

一 自力保护236

二 诉讼保护237

第三节 公法上的保护241

一 宪法保护241

二 行政法保护242

三 刑法保护243

本章小结244

第六章 国有企业投资人制度246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246

一 为什么研究国有企业投资人问题247

二 国有企业改革迷局如何破解250

第二节 国企投资人法律地位的演变256

一 改革开放之前256

二 改革开放初期258

三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263

第三节 《企业国有资产法》中的投资人制度分析264

一 股东权抑或所有权265

二 投资人抑或监管人266

三 法人治理抑或内部人控制268

四 公司处分抑或政府处分269

第四节 国有企业投资人的地位270

一 问题在哪里270

二 立法上的国企投资人271

三“国企”必须分为“央企”和“地方国企”273

四 企业的投资应该明确为政府分级投资274

五 国企投资人应该名副其实276

六 国企以及国企领导人“去行政化”278

第五节 国有股权方面的问题281

一 国企投资人必须行使其股权282

二 股权不可以混淆监管权285

三 针对“国企”的具体股权285

本章小结287

第七章 国有企业的法人所有权28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289

一 理论问题290

二 实践问题292

第二节 国企法人296

一 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企业及其权利296

二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的改革进程298

三 国企必须首先是企业302

四 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法人的特殊性306

第三节 国有企业法人所有权307

一 公有制企业财产权利的各种学说307

二 坚持公有制与企业法人所有权并不矛盾313

三 国企享有法人所有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316

本章小结322

第八章 国家事业单位所有权32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325

一 概念325

二 财产权利问题326

第二节 事业单位的公益法人特征329

一 事业单位的公益法人特征329

二 比较法上的资料332

第三节 事业单位财产所有权336

一 立法以及法理分析336

二 现实意义339

三 可资借鉴的操作措施341

本章小结345

第九章 博物馆的国家所有权348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348

第二节 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状349

一 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基本情况349

二 法律制度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351

三 制度研究意义355

第三节 国际立法例比较分析356

一 概述356

二 分述358

三 借鉴意义363

第四节 现状分析以及立法建议365

一 博物馆的法人所有权理论365

二 国家出资行为369

三 藏品的权利370

四 立法建议374

五 应注意的问题379

本章小结381

第十章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38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383

一 主导法律观念问题383

二 主要法律制度问题386

三 主要观点争议389

第二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再认识390

一 现有制度体系的形成390

二 主体制度反思393

三 公共利益分析396

四 法律责任分析397

五 标的物角度分析398

六 简要的结论403

第三节 比较法的借鉴404

一 大陆法系404

二 英美法系410

第四节 制度建言410

一 思想认识问题410

二 关于主体的构建412

三从“物”科学定义构建自然资源法权413

本章小结416

第十一章 自然景观国家所有权418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418

第二节 我国自然景观法权探讨420

一 我国自然景观法权制度现状420

二 现行制度分析425

第三节 借鉴资料:德国和美国的国家公园制度434

一 德国森林国家公园制度434

二 美国国家公园制度445

第四节 我国制度的发展建言452

一 坚持自然景观的国家所有权453

二 建构明确肯定的自然景观法权主体454

三 自然景观上的“国家”公法法人、公物支配权454

四 自然景观管理机构的法人资格456

五 通过立法强制自然景观复归公共利益456

六 景区经营租金改为资源补偿税458

本章小结458

第十二章 公路国家所有权问题46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461

第二节 我国公路国家所有权概述462

一 公路的基本制度462

二 国家在公路所有权方面的民事主体地位问题464

三 公路的国家所有权465

四 法律对公路国家所有权的规定468

第三节 立法例的比较470

一 公路所有权特许经营模式470

二 公路所有权三级政府所有模式475

三 公路所有权两级政府所有模式478

第四节 现状分析及制度建言481

一 现行立法481

二 在公路法权体制中构建公法法人所有权制度483

三 政府路权必须尽快回归公益目的486

本章小结487

第十三章 文物的国家所有权48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489

一 文物的概述489

二 现行法的问题492

第二节 比较法的借鉴496

一 德国相关立法及特点497

二 日本相关立法及保护措施500

第三节 我国立法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制度建议502

一 我国文物所有权的立法体系503

二 法理疑问504

三 文物保护的责任主体问题507

四 国有文物上经济利益问题509

五 文物经营权问题510

六 经济发展冲击文物保护511

第四节 制度建言512

一 从责任主体的角度构建权利主体512

二 承认文物的公法法人所有权513

三 以立法强化文物的公用物属性515

四 区分文物中的不动产和动产并建立不同规制517

本章小结518

第十四章 无线电频谱资源所有权52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520

第二节 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民法上的“物”的考察523

一 无线电频谱的物理特性与资源特性523

二 民法上的“物权”客体考察526

三 无线电频谱资源不属于民法上的“物”529

第三节 无线电频谱纳人国家所有权的必要性考察531

一 公产理论简介531

二 无线电频谱资源在我国目前国家所有权语境下的解读533

三 还原无线电频谱纳入国家所有权的真实面貌534

第四节 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制度完善541

一 我国现存无线电频谱管理体制的僵化和不足541

二 国外无线电频谱资源法律体系探究544

三 我国无线电频谱制度改革探究547

本章小结549

第十五章 国家所有权的侵权法救济55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551

第二节 关于侵权问题的比较法分析553

一 关于法人资格问题554

二 关于责任承担问题555

三 关于应诉保护问题557

第三节 中国现有法律制度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558

第四节 关于侵权问题的起诉和应诉563

一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作为公法法人被侵权的起诉563

二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作为公法法人侵权的应诉567

第五节 立法建议570

一 关于法人独立财产权的确定570

二 关于侵权责任的确定570

三 关于被侵权后的应诉保护机制570

四 关于侵权后的责任承担和追偿572

本章小结572

结语573

一 问题揭示、研究宗旨573

二 主要观点578

三 研究成果基本结构588

四 本书主要不足588

参考文献590

索引616

写作分工627

后记6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