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新臣,孙向东,马建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5962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肿瘤-放射治疗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放射治疗学总论1
一、放射治疗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地位1
二、放射治疗的历史1
三、放射治疗的发展现状2
四、近距离放射治疗4
五、放射治疗信息管理系统5
第二节 放疗技术的发展趋势6
一、图像引导的放疗6
二、自适应放疗8
三、呼吸控制系统9
四、质子和重离子治疗13
第三节 放疗技师的工作职责16
一、放射治疗流程16
二、放疗技师的工作职责17
第四节 放疗技师的工作要求20
一、放疗技术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20
二、放疗技术员的工作要求20
三、放射治疗记录单23
第五节 放疗技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30
一、放射治疗技术学30
二、肿瘤放射物理学30
三、临床肿瘤学30
四、放射生物学30
五、医学影像学31
六、相关基础知识31
第六节 放疗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31
一、预防措施31
二、应急预案32
三、应急措施32
四、治疗室急救流程33
第二章 放射物理学基础34
第一节 核物理基础34
一、原子结构34
二、原子、原子核能级34
三、原子核的衰变类型35
四、原子核的衰变规律37
第二节 X射线的产生及性质38
一、X射线的产生与发展38
二、X射线的产生机制43
三、X射线的基本特性47
四、X射线辐射场的空间分布49
第三节 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53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4
二、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6
三、X(γ)射线在物质中衰减59
四、X(γ)射线在人体内的衰减65
第三章 放射生物学基础69
第一节 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意义69
一、概念69
二、治疗策略69
三、规范化69
第二节 电离辐射对生物的作用69
一、正常组织和恶性肿瘤受照射后的反应70
二、电离辐射对细胞杀灭的概念70
三、放射线对细胞的杀灭机制70
四、人体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71
第三节 正常组织放射耐受量72
一、常规标准治疗条件下人体正常组织耐受剂量72
二、局部照射的正常组织耐受量(供常规分次治疗参考)74
第四节 放射所致细胞反应75
一、照射后所致的细胞死亡方式和时间75
二、细胞存活曲线76
三、解释细胞存活和放射剂量之间几个重要的模式76
四、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79
第五节 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80
一、影响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因素80
二、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82
三、剂量率效应83
四、肿瘤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83
第六节 改变放射效应的措施86
一、增加氧在肿瘤内的释放或传递86
二、放射增敏剂87
三、放射保护剂87
四、加热治疗87
五、高LET射线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87
第四章 常用放射治疗设备89
第一节 X线治疗机89
第二节 医用加速器91
一、概述91
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加速原理92
三、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结构94
四、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特点101
第三节 远距离钴-60治疗机101
一、钴-60源的产生与衰变101
二、钴-60远距离治疗机的一般结构102
三、钴-60半影103
四、钴-60治疗机的工作原理104
五、钴-60治疗机的优缺点104
第四节 远距离控制的近距离治疗机105
一、HDR后装治疗设备的组成105
二、现代后装机具有的优点106
第五节 新的放疗设备107
一、质子治疗系统107
二、伽玛刀(陀螺刀)108
三、赛博刀110
四、螺旋断层放疗系统110
五、中子刀110
第五章 X(γ)线射野剂量学112
第一节 射野剂量学中的基本概念112
一、人体模型112
二、几何学概念113
第二节 百分深度剂量114
一、百分深度剂量定义114
二、建成效应115
三、百分深度剂量随射线能量变化116
四、射野面积和形状对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117
五、源皮距对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119
第三节 组织空气比和组织模体比120
一、组织空气比(TAR)120
二、反散射因子(BSF)121
三、散射因子121
四、散射空气比(SAR)122
五、组织模体比(TPR)和组织最大剂量比(TMR)122
第四节 射野离轴比与等剂量曲线123
一、离轴比123
二、等剂量曲线124
第五节 人体曲面和组织不均匀性的校正125
一、均匀模体和人体之间的差异125
二、人体曲面的校正126
三、不均匀组织对剂量分布影响的校正方法127
四、组织补偿132
第六节 处方剂量计算134
一、处方剂量134
二、加速器剂量计算134
第六章 电子线射野剂量学138
第一节 电子线剂量学138
一、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曲线138
二、电子线的有效源皮距离141
三、电子线的输出因子142
第二节 电子线治疗计划设计142
一、能量和射野尺寸的选择143
二、电子线的空气气隙以及斜入射校正143
三、组织不均匀性校正144
四、电子线的补偿技术145
五、射野挡铅技术145
六、射野剂量计算147
第七章 外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原理148
第一节 外照射技术的分类及特点148
第二节 常用照射技术149
一、楔形野照射技术149
二、半束照射技术156
三、不规则野照射技术156
四、切线野照射技术157
第三节 相邻野照射技术158
第四节 全脑、全脊髓照射技术162
第五节 术中照射技术163
第六节 X(γ)线全身照射技术166
一、概述166
二、X(γ)线全身照射治疗的技术要求166
第七节 电子线全身皮肤照射技术170
一、照射技术170
二、辐射场物理特性172
三、患者治疗剂量及分布的测定172
四、处方剂量与摆位要求172
第八节 靶区剂量分布原则173
一、临床剂量学原则173
二、外照射靶区的定义174
三、剂量规范176
第九节 照射野设计原理178
第八章 放射治疗技术186
第一节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186
一、适形放射治疗的目的与定义186
二、CCRT的实现方式187
三、3D-CRT计划设计执行步骤188
四、临床医生对整个治疗计划的要求188
五、临床应用及不足190
第二节 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192
一、调强的临床意义和概念192
二、三维方向上剂量分布的控制193
三、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过程194
四、调强的实现方式196
五、剂量验证208
六、临床应用及不足210
第三节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212
一、立体定向放疗的定义212
二、X(γ)射线立体定向放疗剂量分布的特点213
三、立体定向放疔设备213
四、立体定向放疔执行的不确定性217
五、无框架结构立体定位217
第四节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217
一、质子治疗发展的历史回顾217
二、重离子治疗发展的历史回顾218
三、质子的物理学特点和生物学特性218
四、重离子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特点219
五、重离子和质子放疗的优缺点219
六、质子重离子加速器类型219
七、SOBP技术220
第五节 近距离照射治疗技术221
一、近距离放射治疗概述221
二、近距离照射常用放射性核素221
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辅助设备223
四、粒子源224
五、后装治疗机225
六、近距离治疗的临床应用225
第九章 体位固定技术231
第一节 治疗体位的选择231
一、体位选择的重要性231
二、治疗体位的确定232
第二节 体位固定技术234
一、患者刚性的体位固定支架基本原理234
二、简单的辅助设备235
三、制作体位固定器的技术236
四、当前常用的固定技术237
五、各部位固定装置的有效性比较245
第十章 放疗定位技术247
第一节 常规模拟定位技术247
一、模拟定位机247
二、常规模拟定位流程251
第二节 CT模拟定位技术253
一、模拟机CT253
二、CT模拟机253
三、CT模拟定位方法255
四、虚拟模拟257
五、工作流程259
六、CT模拟定位的优势260
第三节 特殊定位技术261
第四节 临床应用举例266
一、头颈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266
二、胸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268
三、腹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273
四、全脑全脊髓的定位技术275
五、CT模拟定位技术(以CT模拟定位方法Ⅰ为例)275
第十一章 放疗摆位技术279
第一节 常规摆位照射技术279
一、固定源皮距照射摆位技术279
二、等中心与给角照射摆位技术280
三、乳腺癌相邻野照射、切线野照射及半束照射摆位技术282
四、楔形野照射摆位技术285
五、不规则野照射摆位技术286
六、近距离放射治疗摆位技术287
第二节 精确摆位照射技术288
一、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摆位技术288
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摆位技术290
三、调强放射治疗摆位技术291
第三节 临床应用举例294
一、鼻咽癌摆位技术294
二、肺癌摆位技术295
三、全脑、全脊髓照射摆位技术297
第十二章 位置验证技术299
第一节 位置验证的应用背景299
第二节 位置验证的必要性300
一、确定摆位标记线300
二、减少摆位误差300
第三节 位置验证的实现方式301
一、模拟定位机复位验证确定摆位标记线301
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减少摆位误差302
第十三章 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312
第一节 头颈部肿瘤312
一、鼻咽癌312
二、喉癌314
三、鼻腔-鼻旁窦癌315
第二节 胸部肿瘤318
一、食管癌318
二、肺癌319
三、胸腺肿瘤321
四、乳腺癌322
第三节 腹部肿瘤324
一、胃癌324
二、肝癌326
三、胰腺癌327
第四节 盆腔肿瘤328
一、直肠癌328
二、前列腺癌329
三、宫颈癌330
第五节 神经系统肿瘤331
一、脑瘤331
二、垂体瘤333
三、脑转移瘤334
第十四章 放疗技术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35
第一节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必要性335
第二节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目的336
第三节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内容336
一、质量保证的组织336
二、质量保证的内容337
三、放射治疗及辅助设备的QA内容338
四、放疗过程中各阶段的质量保证341
第四节 质量控制342
参考文献344
热门推荐
- 2878201.html
- 3303232.html
- 3112139.html
- 3341754.html
- 487883.html
- 1720491.html
- 1537499.html
- 1207648.html
- 3373612.html
- 288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7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1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3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3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6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3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9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9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8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