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评估与政策优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米红,牛春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9648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评估与政策优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与制度优化研究3
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历程3
1.1 缘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时机与意义3
1.1.1 全国老龄化与农村养老现状的基本情况3
1.1.2 当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覆盖状况4
1.2 伊始:“老农保”与“地方新农保”的试点实践5
1.2.1 “老农保”制度的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
1.2.2 “地方新农保”制度的探索与实践6
1.3 演变:“国家新农保”制度的建立与推广8
1.4 小结9
1.5 分析思考题10
2 他山之石: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演化11
2.1 典型社会保障制度比较11
2.1.1 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11
2.1.2 福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13
2.1.3 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15
2.1.4 储蓄型的社会保障制度16
2.2 各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比较18
2.2.1 各国社会保障水平分析18
2.2.2 各国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分析20
2.3 各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经济条件比较22
2.3.1 农业部门的份额23
2.3.2 人口压力24
2.3.3 经济发展水平26
2.4 国际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对我国的启示27
2.5 小结29
2.6 分析思考题29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30
3.1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30
3.1.1 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理论30
3.1.2 社会保障的社会需求理论34
3.1.3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36
3.1.4 我国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要性和条件的理论分析39
3.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制定标准分析:基于农村低保的基础41
3.2.1 参数估计及弹性系数的测算42
3.2.2 弹性区间的界定及保障标准的测算46
3.2.3 测算结果及弹性系数的分析46
3.2.4 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48
3.2.5 保障标准的关联指标分析50
3.3 新农保政策制定的可行性分析:基于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缴费能力论证54
3.3.1 农村经济背景限制54
3.3.2 东中西部农民缴费能力再认识57
3.4 小结59
3.5 分析思考题59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推进60
4.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风险分析60
4.1.1 国际风险因素分析60
4.1.2 国内风险因素分析62
4.1.3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的典型风险因素分析64
4.2 “三步走”战略下的东中西部制度推进仿真66
4.2.1 “三步走”战略框架诠释66
4.2.2 覆盖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仿真研究:以浙江省为例70
4.2.3 “新农保”全覆盖推进指标体系构建及聚类分析70
4.2.4 中西部20省新农保制度模式识别73
4.3 中西部“新农保”基金可持续运营分析78
4.4 “有限财政”理念下的新农保推进分析80
4.4.1 “有限财政”含义80
4.4.2 参保人数和覆盖率预测83
4.4.3 缴费和领取84
4.4.4 政府财政补贴预测85
4.5 小结89
4.6 分析思考题89
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90
5.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90
5.1.1 基于主观认识的个人最低养老金标准90
5.1.2 基于模式选择的待遇标准设计91
5.1.3 不同待遇标准下的财政负担预测92
5.1.4 新农保制度“具有激励适度普惠型”模式研究与优化后风险研究95
5.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激励机制的设计96
5.2.1 “新农保”制度参保激励性的含义及意义96
5.2.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激励机制困境99
5.2.3 农村居民参保路径选择模型101
5.2.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政策建议109
5.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系统动力学政策仿真模型构建与分析110
5.3.1 指标体系构建110
5.3.2 基于系统动力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长缴长得政策实证分析112
5.3.3 引入缴费变动机制与出口补贴调整机制的国家新农保实证分析114
5.4 小结116
5.5 分析思考题116
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117
6.1 土地制度创新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117
6.1.1 “两分两换”制度设计117
6.1.2 制度需求118
6.1.3 预期收益119
6.1.4 约束条件120
6.1.5 后续问题123
6.2 理论探索:中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优化模式”125
6.2.1 “制度优化模式”的关键因素125
6.2.2 “制度优化模式”理论的构建与选择127
6.2.3 研究假设与数据准备131
6.2.4 研究方法与模型创新133
6.2.5 研究结果与结论135
6.2.6 政策建议137
6.3 小结139
6.4 分析思考题140
下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实施探究与路径选择140
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现状与评估:基于微观调研140
7.1 数据质量评估分析143
7.1.1 调查抽样设计143
7.1.2 问卷发放与回收143
7.1.3 数据库的建立与问卷录入143
7.1.4 数据录入的抽查与核对144
7.1.5 数据库的修正144
7.2 新农保制度运行现状与问题144
7.2.1 新农保制度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取得显著成效,广受欢迎144
7.2.2 参保率高,但低缴费档次选择者占大多数145
7.2.3 养老金领取率高,但仍有部分老人没有领取到养老金146
7.2.4 养老金成为重要生活收入来源,但待遇水平偏低146
7.2.5 农村居民对新农保有较好的了解,但信息化水平太低147
7.2.6 政府补贴到位,但基层机构经办力量不足148
7.2.7 养老金发放渠道基本通畅,但金融服务等基础设施滞后148
7.3 新农保制度运行规律挖掘与认识149
7.3.1 规律挖掘之激励型适度普惠新农保制度创新149
7.3.2 规律挖掘之代际供养151
7.3.3 规律挖掘之养老金需求152
7.3.4 规律挖掘之信息化水平154
7.3.5 规律挖掘之调查预计寿命156
7.4 小结157
7.5 分析思考题158
8 新农保养老金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黑龙江黑河市的调研158
8.1 新农保养老金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159
8.1.1 研究背景159
8.1.2 文献回顾159
8.1.3 数据来源和样本分析161
8.2 新农保养老金需求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162
8.2.1 样本个人特征统计162
8.2.2 样本家庭经济状况统计163
8.2.3 样本未来预期的统计164
8.2.4 样本参保和缴费情况统计166
8.2.5 样本养老来源统计166
8.2.6 变量构建与分析167
8.3 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与分析170
8.3.1 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170
8.3.2 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172
8.3.3 新农保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175
8.3.4 其他养老服务的需求176
8.4 研究结论及建议178
8.5 小结179
8.6 分析思考题180
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宝鸡市微观数据180
9.1 研究设计181
9.1.1 研究背景181
9.1.2 文献综述182
9.1.3 数据、变量和模型184
9.2 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187
9.2.1 健康状况与预期寿命对参保者缴费水平影响的描述性分析187
9.2.2 经济因素对参保者缴费水平影响的描述性分析188
9.2.3 实证结果189
9.3 研究结论及建议193
9.3.1 研究结论193
9.3.2 政策建议194
9.4 小结196
9.5 分析思考题196
10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代际供养模式变化的影响197
10.1 问题的提出: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口全覆盖”的思考197
10.2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198
10.3 研究意义及主要创新201
10.3.1 “新农保”制度建立以来的农村微观家庭数据实证分析201
10.3.2 填补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口全覆盖”的政策研究空白201
10.3.3 寻找微观层面推进新农保制度“人口全覆盖”的显性变量201
10.4 数据来源与基础数据分析202
10.4.1 数据来源202
10.4.2 基础数据分析202
10.5 统计回归结果分析203
10.5.1 多变量均显著影响子代对父代的货币供养203
10.5.2 居住安排显著影响子代对父代的看望时间205
10.5.3 父代的健康状况显著影响子代对父代的物质帮助206
10.5.4 居住地分离显著影响代际关系207
10.6 结论与政策建议208
10.6.1 结论208
10.6.2 政策建议208
10.7 小结209
10.8 分析思考题210
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评估与优化:基于农村治理模式210
1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评估:基于农村治理模式211
11.1.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农村基层实施研究设计211
11.1.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农村基层实施现状与分析213
11.1.3 新农保村级实施的结论与建议219
1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优化:基于农村治理模式222
11.2.1 新农保制度实施与后税费时代基层治理222
11.2.2 新农保经办管理模式及改进方案研究231
11.3 小结237
11.4 分析思考题238
1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政策仿真:基于可持续性的视角238
12.1 研究设计239
12.1.1 研究背景239
12.1.2 文献回顾240
12.1.3 研究方法242
12.2 模型的建立与政策仿真244
12.2.1 2010-2085新农保收支预测精算模型244
12.2.2 参数估计245
12.3 研究结论246
12.3.1 2010-2085年农村人口情况246
12.3.2 2010-2050年基本生活支出246
12.3.3 2010-2085年新农保收支247
12.3.4 各参数对新农保制度持续性和保障功能影响249
12.4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政策模拟250
12.5 结论及政策建议251
12.5.1 提高基础养老金252
12.5.2 改善补贴方式和缴费方式252
12.5.3 提高养老金系数252
12.5.4 发放高龄津贴并鼓励老人补缴养老金253
12.5.5 提高统筹层次253
12.5.6 创新投资管理思路253
12.6 小结254
12.7 分析思考题254
政策建议255
1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政策建议255
1.1 福利公平视角255
1.2 建立制度的条件255
1.3 筹资模式角度256
2 基于新农保待遇调整的政策建议256
2.1 制度内调整阶段(2013-2020年)256
2.2 从制度间分割过渡到制度间统筹(2021-2040年)257
2.3 从制度间统筹到制度间基础养老金统一(2041-2060年)257
3 基于新农保制度完善的政策建议257
3.1 根据人口期望寿命重新确定月除数257
3.2 拓展缴费档次258
3.3 依据年龄导向设定政策目标258
4 基于新农保的基金运营管理的政策建议259
4.1 提高新农保基金的统筹层次259
4.2 改善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水平259
5 基于新农保在基层治理层面的政策建议260
5.1 建立完善人口信息系统,确保财政拨付基数准确260
5.2 增强经办机构的人力与财力支持260
5.3 加快完善配套的金融服务网络261
5.4 建立农村新媒体系统,方便政策的宣传与意见反馈261
6 基于新农保在代际供养层面的政策建议261
6.1 创新“新农保”制度代际正向捆绑激励机制的设计261
6.2 建立家庭成员“新农保”个人账户之间的继承和统筹机制262
参考文献263
热门推荐
- 1632291.html
- 488052.html
- 2202176.html
- 1821151.html
- 3130417.html
- 369118.html
- 1215479.html
- 3810732.html
- 131428.html
- 1692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8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2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6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0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1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0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6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9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6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