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学
  • 马润平主编;王霞,程贵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7745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金融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

【教学目标与要求】1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起源1

一、货币的含义1

二、货币的起源2

第二节 货币形态3

一、实物货币3

二、金属货币5

三、纸质货币6

四、电子货币7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8

一、价值尺度8

二、流通手段10

三、价值储藏11

四、支付手段11

五、世界货币12

第四节 货币的层次13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13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13

三、主要国家货币层次的划分13

第五节 货币制度15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5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17

三、我国的货币制度20

第六节 国际货币制度24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和作用24

二、国际货币制度类型25

【知识链接1-1】形形色色的实物货币4

【知识链接1-2】比特币7

【知识链接1-3】中国古代的“贾谊法则”18

【本章思考题】28

第二章 信用29

【教学目标与要求】29

第一节 信用概述29

一、信用的含义29

二、信用的本质30

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31

四、信用与金融34

五、信用风险与泡沫经济35

第二节 信用形式36

一、商业信用36

二、银行信用37

三、国家信用38

四、消费信用39

五、民间信用41

第三节 信用工具42

一、信用工具的含义和基本特征43

二、票据44

第四节 信用体系46

一、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46

二、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49

【知识链接2-1】信用——从过去到现在34

【知识链接2-2】信用卡40

【知识链接2-3】美国的征信制度49

【本章思考题】50

第三章 利息和利息率51

【教学目标与要求】51

第一节 利息及其计量51

一、利息的含义及本质51

二、收益的资本化52

三、利息的计算方法53

四、关于利息本质理论的几种观点54

第二节 利率与利率种类55

一、利率的含义55

二、利率的种类55

三、利率体系及其结构57

四、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58

第三节 利率的作用59

一、利率的作用60

二、利率作用发挥的环境与条件61

第四节 利率理论63

一、利率决定理论63

二、利率结构理论67

第五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71

一、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演进71

二、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72

【知识链接3-1】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利率风险结构68

【本章思考题】75

第四章 金融市场76

【教学目标与要求】76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76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与特点76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77

三、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79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83

五、现代金融市场理论84

第二节 货币市场86

一、同业拆借市场86

二、票据市场88

三、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89

四、国库券市场90

五、证券回购市场91

第三节 资本市场92

一、资本市场工具92

二、发行市场94

三、流通市场96

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状况101

第四节 衍生金融市场102

一、金融期货市场102

二、金融期权市场103

三、金融互换市场104

四、衍生金融市场的功能104

五、我国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105

第五节 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105

一、风险投资105

二、创业板市场107

【知识链接4-1】世界几种主要股价指数99

【本章思考题】108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109

【教学目标与要求】109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109

一、金融机构的含义和分类109

二、金融机构的功能110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111

一、中央银行112

二、商业银行112

三、专业银行112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113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116

一、国际金融机构的形成和发展116

二、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117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120

一、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变迁121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122

三、“大一统”模式的金融机构体系122

四、1979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123

五、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124

六、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128

【知识链接5-1】影子银行115

【知识链接5-2】金砖国家开发银行120

【本章思考题】129

第六章 商业银行130

【教学目标与要求】130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130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形成途径130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31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133

四、商业银行的发展134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136

一、负债业务137

二、资产业务139

三、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140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与管理理论143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144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144

【知识链接6-1】存款保险制度136

【知识链接6-2】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143

【本章思考题】146

第七章 中央银行147

【教学目标与要求】147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47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147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148

三、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50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51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151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52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54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156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56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58

三、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159

四、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160

【知识链接7-1】欧洲中央银行155

【本章思考题】162

第八章 国际金融163

【教学目标与要求】163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163

一、外汇的含义和种类163

二、汇率的种类及标价方法164

三、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对经济的影响166

四、汇率制度173

第二节 国际收支176

一、国际收支的含义177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主要内容177

三、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180

第三节 国际储备184

一、国际储备的含义184

二、国际储备的构成185

三、国际储备的管理186

【知识链接8-1】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重回“双顺差”格局179

【本章思考题】188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189

【教学目标与要求】189

第一节 货币需求189

一、货币需求概述189

二、货币需求理论192

三、货币需求量的测算195

第二节 货币供给198

一、货币供给概述198

二、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紧缩198

三、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201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207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207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207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209

四、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表现的差异210

【知识链接9-1】我国“迷失的货币”197

【本章思考题】211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12

【教学目标与要求】212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212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212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213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215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216

一、需求拉上说216

二、成本推动说217

三、供求混合推动论218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论219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221

一、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或经济增长效应221

二、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222

三、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效应223

四、通货膨胀的资源配置效应223

五、强制储蓄效应224

六、其他负面效应224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225

一、紧缩性货币政策225

二、紧缩性财政政策226

三、需求管理政策226

四、供给政策227

五、所得管理政策227

六、指数连动政策228

七、货币制度改革228

八、世界货币供应量控制和管理228

第五节 通货紧缩229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229

二、通货紧缩的类型229

三、通货紧缩的成因230

四、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233

五、通货紧缩的治理234

【知识链接10-1】“油你涨”“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苹什么”225

【本章思考题】236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237

【教学目标与要求】237

第一节 货币政策概述237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237

二、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237

三、货币政策的调控机理238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39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含义与内容239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间的冲突240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242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42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243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244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245

一、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含义245

二、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246

三、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常用指标变量246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49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49

二、货币政策时滞251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52

第六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253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253

二、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254

【知识链接11-1】通货膨胀目标制241

【知识链接11-2】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245

【知识链接11-3】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面临的挑战248

【本章思考题】257

第十二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259

【教学目标与要求】259

第一节 金融风险259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与分类259

二、金融风险的特征260

三、金融风险度量的方法261

四、金融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263

五、金融风险管理的流程264

六、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265

七、我国的金融风险266

第二节 金融监管267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与必要性267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269

三、金融监管的方法270

四、金融监管的内容271

五、金融监管体制272

六、金融监管的国际规则274

七、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宏观审慎监管277

【知识链接12-1】香港百富勤公司为什么突然入不敷出266

【本章思考题】281

第十三章 金融创新282

【教学目标与要求】282

第一节 金融创新概述282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282

二、金融创新的内容282

三、金融创新的原因285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效应287

一、金融创新的正效应287

二、金融创新的负效应288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290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与发展模式290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传统金融业的影响292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风险293

四、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295

【知识链接13-1】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289

【知识链接13-2】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296

【本章思考题】296

第十四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297

【教学目标与要求】297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297

一、金融发展的内涵与衡量指标297

二、金融发展的规律299

三、金融发展的功能观301

四、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03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306

一、金融抑制论306

二、金融深化论307

三、金融约束论312

【知识链接14-1】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深化改革310

【知识链接14-2】韩国、新西兰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深化改革311

【本章思考题】313

参考文献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