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春成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7911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语文课-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视界融合1
一、研究性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必然1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外延3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3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外延5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区别6
(一)与“探究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区别6
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7
(三)与语文学法指导的区别7
(二)与接受性学习的区别7
五、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新教育10
(一)中学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教育的关系10
(二)创新教育下的中学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11
(三)正确实施研究性学习以推进创新教育12
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学力生成特点14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力培养过程应有一定的梯度14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力在一定研究含量的过程中炼成15
七、重在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时空16
(一)平等审视——把教材直接作为研究对象17
(二)提供参照——增加教材的可研究价值18
(三)节外生枝——由教材引申出研究课题19
(四)拓宽视野——处处都有研究对象19
八、研究性学习为语文教学改革引领广阔的前瞻性走向21
(一)从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看语文教学21
(二)从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看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22
(三)研究性学习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25
九、走出研究性学习的六大认识误区26
(二)误区之二:研究性学习会影响文化课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27
(一)误区之一:研究性学习就是科学研究27
(三)误区之三:研究性学习是少数学科、少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事28
(四)误区之四:研究性学习只是城市学生的课程,广大农村学校无法实施29
(五)误区之五: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征要求取消对学生的封闭式管理29
(六)误区之六: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30
第二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研究精神31
一、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31
(一)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31
(二)中外教育家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32
(三)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33
(一)创新精神的内涵35
二、创新精神及其培养策略35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36
(三)让学生展开自由思维的翅膀39
三、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处理好四个关系42
(一)处理好课堂氛围与培养创新意识的关系42
(二)处理好自主参与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43
(三)处理好质疑求异与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关系44
四、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45
(一)研究精神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性45
(四)处理好再造想像与培养创新素质的关系45
(二)语文学科怎样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46
第三章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49
一、研究性学习对语文教师的五大挑战49
(一)改变传统角色49
(二)改善工作方式51
(三)革新教学智能52
(四)转换学习方式53
(五)转变教学策略55
二、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56
(一)积极介入策略57
(二)步进辅导策略58
(三)适度指点策略60
(四)全面关注策略61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引导62
(一)“激发”问题意识62
(二)“规范”研究态度63
(三)“驾控”研究过程63
(四)“评价”研究结果64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整体设计66
(一)筛选问题,确立课题66
第四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整体设计与实施66
(二)研究文献,搜集整理资料69
(三)设计方案,分步实施70
(四)总结分析,形成小论文70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整体设计的特点71
(一)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71
(二)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72
(三)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73
(四)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74
三、语文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整体设计与实施74
(一)单篇和单元: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组合74
(二)单一和多元: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确立76
(三)短期和长期: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方案制订77
(四)过程和结果: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79
(五)合作和建议:新教材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80
(六)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四个案例80
四、研究性学习过程管理的表格设计85
(一)研究性学习文献检索记录表85
(二)研究性学习实验观察记录表86
(三)研究性学习调查访问记录表87
(四)《活动(研究)记录表》和《学生研究笔记(表)》88
(一)设计研究性作业的基本原则90
五、研究性作业设计90
(二)实施研究性作业的一般过程91
(三)研究性作业类型及举例92
六、课文中的“课题研究”策略94
(一)教师引导提出研究课题94
(二)学生质疑练出研究课题94
(三)课题解读得出研究课题95
(四)课后习题带出研究课题96
(五)实践操练推出研究课题96
(七)插图赏析推出研究课题97
(六)趣味活动引出研究课题97
七、语文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类型98
(一)单篇课文文本研究98
(二)教材中不同课文之间的文本比较研究99
(三)课文拓展研究99
(四)课外文本研究100
(五)课外非文本语文类专题研究100
第五章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102
一、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其作用102
(二)专题调研103
(一)通读课文103
二、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过程103
(三)确立课题104
(四)研究学习104
(五)成果展示105
(六)总结评价105
(七)课后延伸105
三、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应处理好五个关系105
(一)新与旧的关系105
(二)主与辅的关系106
(三)精与泛的关系107
(四)深与浅的关系108
(五)适与不适的关系108
第六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原则109
一、激励性原则109
二、适度原则112
(一)参与度113
(二)亲和度113
(三)自由度113
(六)练习度114
(五)延展度114
(四)整合度114
三、有机结合原则115
(一)随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115
(二)开放性与序列性相结合116
(三)趣味性与竞赛性相结合120
第七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123
一、中学生研究性学力的评价123
(一)评价目的123
(二)评价原则123
(三)评价方法125
(四)操作系统126
二、研究性教学的课堂评价艺术129
(一)包容性评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129
(二)延迟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129
(三)自主性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30
第八章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132
一、给“论点”还是给“论题”——从《黄鹂》一课看启发式教学与研究性教学之区别132
二、《黄鹂》研究性学习方案139
三、知道分子与知识分子: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143
四、语文研究性阅读示例指导148
五、《离骚》的研究性学习指导151
六、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话题158
七、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研究166
八、“老舍之死”课题研究179
九、莫泊桑之死的研究198
十、《过万重山漫想》研究性教学设计215
十一、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应用220
附录一语文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225
附录二立体教学系统工程理论体系229
后记231
热门推荐
- 2133445.html
- 50106.html
- 507735.html
- 136530.html
- 1546934.html
- 1790325.html
- 857241.html
- 3080929.html
- 832497.html
- 2013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5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3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2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5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5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4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