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 李菁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3842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

一、研究的背景1

二、问题的提出4

第二节 文献综述7

一、关于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理论基础的梳理7

二、关于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具体问题争论的梳理11

三、名义账户制的思想基础和制度雏形17

第三节 研究的角度和方法20

第二章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影响因素21

第一节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功能21

一、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含义21

二、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类型23

三、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功能28

四、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定位29

第二节 影响公共养老保险制度选择的因素30

一、经济制度30

二、经济发展水平31

三、人口结构变化32

四、文化因素33

五、政治体制35

第三节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评价标准37

一、关于评价标准的理论37

二、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评价标准39

第三章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创新46

第一节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46

一、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46

二、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48

三、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当代形态50

四、现代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贡献52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54

一、存在的问题54

二、问题的成因55

第三节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形态:名义账户制59

一、名义账户制产生的背景59

二、名义账户制的框架71

三、名义账户制的优缺点75

第四章 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稳定机制80

第一节 短期的自动财务稳定机制80

一、短期的自动财务稳定机制的一般运行原理81

二、瑞典的自动平衡机制及其评价84

三、与金融市场相融合的自动财务稳定机制87

第二节 长期的财务平衡稳定机制92

一、主权养老基金的发展及分类92

二、主权养老基金的特点94

三、主权养老基金的功能96

四、主权养老基金性质的判断标准97

五、公共养老保险长期稳定基金的构建98

第五章 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投资运营机制101

第一节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必要性101

一、融资模式对公共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作的影响102

二、公共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必要性104

第二节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原则105

第三节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107

一、投资工具的选择107

二、投资组合与风险分析117

第六章 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督管理机制126

第一节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必要性及目标126

一、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必要性126

二、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目标128

第二节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模式129

一、公共养老保险的监管立法129

二、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组织机构131

三、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方式133

四、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模式136

第三节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体系141

一、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体系142

二、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主要内容145

三、对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评价150

第七章 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机制155

第一节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研究156

一、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融资机制的再分配效应156

二、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给付机制的再分配效应161

第二节 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机制163

一、缴费补偿机制164

二、基于性别视角的收入再分配机制165

三、继承资本的逆分配机制174

四、残疾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机制175

第三节 名义账户制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定位177

一、世界组织提出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178

二、名义账户制在各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定位180

三、关于名义账户制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定位问题的探讨181

四、构建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183

第八章 中国特色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模式设计185

第一节 中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沿革185

一、传统体制阶段(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185

二、现代体制的探索与改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187

第二节 当前中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192

一、统账合并运行造成制度效率缺失192

二、巨额隐性债务成为制度转轨的桎梏194

三、存在缴费“搭便车”与给付攀升的问题196

四、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200

五、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外生化203

六、个人产权不明晰205

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低下206

第三节 中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模式设想及可行性分析207

一、中国特色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想207

二、中国实行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223

三、中国实行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能性226

第九章 中国特色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保险模式的构建229

第一节 财务稳定机制229

一、短期自动财务稳定机制229

二、长期财务平衡稳定机制231

第二节 投资运营机制234

一、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资产配置的定量分析235

二、关于投资于实体经济的探讨241

第三节 监督管理机制253

一、我国公共养老保险的立法253

二、我国监管模式的选择——适度监管255

三、我国监管体系的构建256

四、监管内容263

第四节 收入再分配机制268

一、缴费补偿机制268

二、基于性别视角的收入再分配机制271

三、残障待遇分配机制273

第五节 设立最低养老保险制度274

参考文献279

致谢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