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谢代银,邓燕云 著
- 出版社: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14540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农村-土地使用权-土地转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追溯1
1.1原始社会时期的土地共有制1
1.2奴隶社会时期非私有性的井田制度2
1.3封建社会时期以私有为主的土地混合所有制3
1.3.1秦代的土地制度3
1.3.2汉代的土地制度4
1.3.3曹魏时期的屯田制6
1.3.4西晋时期的占田制7
1.3.5北魏至唐朝的均田制7
1.3.6唐代前后赋税制度的租庸调法与两税法9
1.3.7宋元以来土地明显私有化及明清两次重大税费改革11
1.4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农村土地制度14
1.4.1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14
1.4.2民国时期的民生主义14
1.5本章小结15
第二章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18
2.1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农地政策的形成18
2.1.1土地革命时期18
2.1.2抗战时期(1937~1945):双减政策20
2.1.3解放战争时期(1947~1948)20
2.2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22
2.2.1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土地私有私营22
2.2.2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1951~1957):土地公私合营24
2.2.3人民公社时期(1958~1980):土地公有公营26
2.2.4人民公社解体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7
2.2.5家庭承包制的实践创新33
2.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41
2.3.1十年来的土地政策41
2.3.2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土地政策42
2.3.3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分析43
第三章 国外农村土地政策案例分析48
3.1英国的“圈地运动”48
3.1.1“圈地运动”概述48
3.1.2“圈地运动”的由来49
3.1.3“圈地运动”的路径50
3.1.4对“圈地运动”的评价52
3.2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土地法令53
3.2.1南北战争前53
3.2.2林肯政府的《宅地法》53
3.3日本的农地制度54
3.3.1日本农地制度的设定体系54
3.3.2日本农地制度评价及启示55
3.4苏维埃俄国的《土地法令》57
3.4.1《土地法令》的颁布57
3.4.2中俄土地改革比较评价58
3.5本章小结61
第四章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解读63
4.1农村土地政策概述63
4.1.1农地政策63
4.1.2非农地政策64
4.1.3新土改政策——土地流转65
4.2专家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解读66
4.2.1实现农村“第二个飞跃”的时机成熟66
4.2.2土地流转不是土地私有化,而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67
4.2.3土地流转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要求69
4.2.4保障农民权益,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72
4.3政府官员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解读74
4.3.1土地承包制是我国土地政策的主体74
4.3.2放宽金融政策,赋予农民在经济领域自由做主的权利75
4.3.3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完善的土地产权体系76
4.4民众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解读81
4.4.1土地流转是土地改革的创新81
4.4.2土地流转是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82
4.4.3土地流转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91
4.4.4四川民众解读土地流转政策94
4.4.5解读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98
4.5本章小结114
第五章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115
5.1土地流转类型115
5.1.1农民自主型115
5.1.2政府主导型116
5.1.3业主经营型116
5.2土地流转模式117
5.2.1转包模式117
5.2.2出租模式117
5.2.3互换模式118
5.2.4转让模式119
5.2.5股份合作模式120
5.3本章小结121
第六章 地换房换社保流转模式案例分析123
6.1天津华明宅基地换房模式123
6.1.1基本情况123
6.1.2主要做法124
6.1.3取得的成效124
6.2成都温江“三保障、两放弃”模式124
6.2.1基本情况124
6.2.2主要做法125
6.2.3取得的实效125
6.3重庆九龙坡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模式126
6.3.1基本情况126
6.3.2主要做法126
6.4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模式的分析评价127
6.4.1宅基地换住房模式比较分析127
6.4.2承包地换社保模式比较分析127
6.4.3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模式的评价128
第七章 土地股份合作流转模式案例分析130
7.1成都土地股份合作模式130
7.1.1邛崃汤营土地入股模式130
7.1.2龙泉龙华股份合作模式132
7.1.3武侯永康资金入股模式135
7.1.4成都股份合作模式的评价138
7.2浙江模式140
7.2.1浙江省土地流转模式和创新141
7.2.2土地流转模式案例144
7.2.3浙江省土地流转实践的评价146
7.3上海、江苏、广州南海股份合作模式149
7.3.1上海集体土地股份合作模式149
7.3.2江苏以奖代补、执照经营模式150
7.3.3广州南海分区规划模式153
7.4股份合作模式的经济学分析154
7.4.1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154
7.4.2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特征155
7.4.3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实践指导意义158
第八章 中国其他土地流转模式161
8.1安徽小岗村土地自愿流转,发展规模化现代农业161
8.1.1小岗村基本情况161
8.1.2小岗村土地流转办法161
8.1.3小岗村模式的成效及评价163
8.2重庆开县土地流转“八种模式”164
8.2.1开县模式的基本情况164
8.2.2开县土地流转模式165
8.2.3对开县土地流转模式的评价167
8.3福建、云南、甘肃土地流转模式168
8.3.1福建三明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贷款模式168
8.3.2云南法邑传统农业的工业化改造模式169
8.3.3甘肃宁县民生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170
8.4浙江土地流转其他模式172
8.4.1温岭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72
8.4.2台州农田托管、规模经营模式174
附件一:《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76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193
附件三:《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的通知》202
附件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11
参考文献214
热门推荐
- 1999262.html
- 2638473.html
- 448486.html
- 3246082.html
- 3270227.html
- 3050917.html
- 33634.html
- 2088034.html
- 1772200.html
- 2685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9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0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45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0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4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2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