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甘肃通史 当代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劲,吴晓军,李春芳,卢毅彬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604323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甘肃省-地方史-1949~198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甘肃通史 当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1
第一节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3
一、甘肃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3
二、清剿土匪7
三、稳定物价12
第二节 政治运动与社会改革20
一、抗美援朝运动20
二、土地改革运动23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30
四、“三反”“五反”运动33
五、社会改革38
第三节 恢复国民经济48
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48
二、工商业的合理调整51
三、甘肃省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56
第二章 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政治建设的继续61
第一节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3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4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0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3
第二节 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78
一、实施“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78
二、实施“一五”计划的主要措施80
三、“一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84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95
一、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95
二、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活动96
第四节 中共甘肃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党的工作107
一、中共甘肃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07
二、中共甘肃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的主要工作108
三、中共甘肃省第二次代表大会111
四、整风及“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113
第三章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117
第一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119
一、甘肃省“大跃进”局面的形成119
二、农村、城市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26
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129
四、党内的反“右”倾斗争131
第二节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以及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133
一、对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133
二、严重的经济困难135
三、西北局兰州会议137
四、“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141
第三节 甘肃经济调整恢复的成就及继续发展149
一、农业恢复后的发展149
二、工业建设规模的扩大与国防工业的起步150
三、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64
四、城市商业贸易和财经工作168
第四节 政治建设174
一、甘南、临夏平叛后的反封建反宗教特权斗争174
二、“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77
四、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活动181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甘肃189
第一节 从“六·七”事件到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191
一、兰州大学“六·七”事件与甘肃红卫兵运动191
二、全面夺权,党政机关瘫痪和群众武斗195
三、甘肃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推行的极“左”路线199
四、上山下乡运动和建立“五·七”干校208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两次整顿,反击“右倾翻案风”213
一、国民经济的整顿和经济形势的一度好转213
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221
第三节 “文革”中的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24
一、“文革”时期工农业生产概况224
二、“文革”时期甘肃的重大项目建设232
三、“文革”期间的交通运输、邮电事业240
四、“文革”期间的商业贸易和财经工作242
第五章 开创甘肃省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247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纠正“左”倾错误249
一、粉碎“四人帮”,扫除甘肃阴霾249
二、围绕整顿铁路局,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在缓慢中进行252
三、甘肃省委领导班子的调整256
四、肃清极“左”思潮的影响258
五、甘肃省五届人大和政协四届委员会260
六、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干部群众的思想大解放263
第二节 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各项政策267
一、平反冤假错案267
二、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276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现伟大历史转折282
一、全省工作重点的转移282
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实践291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期探索302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改革开放的初步成果306
一、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06
二、畜牧业、林业的恢复与发展320
三、工交商贸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27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事业335
第一节 教育事业337
一、1949—1952年:接管改造旧教育,建立人民教育337
二、1953—1957年: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的尝试345
三、1958—1965年: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教育的新道路347
四、1966—1976年:在“文革”中受到重创的甘肃教育事业358
五、1976—1985年:拨乱反正,甘肃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期361
第二节 科学研究365
一、科学技术365
二、哲学及社会科学376
第三节 文化事业386
一、文溯阁《四库全书》在甘肃386
二、文学389
三、戏剧392
第四节 广播电视397
一、广播397
二、电视400
第五节 体育运动402
一、举办全省人民体育运动会402
二、全民健身和体育人才的培养405
三、体育运动场地的建设409
第七章 当代甘肃的社会发展413
第一节 人口与婚姻415
一、人口状况415
二、城市人口迁移与农村移民417
三、婚姻与计划生育421
第二节 就业救济与社会保障427
一、就业工作427
二、抗灾救灾428
三、社会福利事业433
四、临时救济与难民救济434
五、对烈军属、伤残和退伍军人的安置与优待437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443
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443
二、地方病、慢性病的防治446
三、爱国卫生运动与公共卫生事业452
四、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455
第四节 民族地区的社会变迁458
一、民族地区的解放与反封建斗争458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61
三、民族地方的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466
四、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468
第五节 甘肃的宗教472
一、伊斯兰教472
二、佛教475
三、道教478
四、基督教480
五、天主教482
第六节 环境保护485
一、环保工作的起步485
二、环境保护的加强487
三、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宣传与科研489
四、新时期的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492
大事记499
后记517
热门推荐
- 1850023.html
- 3711337.html
- 1475631.html
- 402450.html
- 2287095.html
- 701300.html
- 1443145.html
- 3774005.html
- 1182895.html
- 2476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6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3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7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5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8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8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32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8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