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计基本理论比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孝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0977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会计基本理论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会计基本理论必须前后一贯1
一、“两论”结合,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3
二、以会计目标为起点,建立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11
三、以会计对象为基础,建立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体系12
第二节 我国会计基本理论必有中国特色16
一、主要国家的会计各有特色17
二、会计特色的必然性18
第一章 现代会计的演变20
第一节 现代会计早期的演变20
一、复式簿记的产生与发展20
二、折旧会计25
三、成本会计25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28
一、财务会计的形成28
二、管理会计29
三、电算化会计31
四、中国会计的发展32
第二章 会计新领域39
第一节 会计新领域形成和发展因素39
一、会计新领域形成和发展的因素39
二、会计新领域发展方向42
第二节 网络会计43
第三节 社会责任会计47
第四节 社会会计49
一、社会会计的形成和发展49
二、社会会计的特点50
三、社会会计内部51
第五节 人力资源会计51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51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53
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54
四、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55
五、人力资源报告56
六、中国人力资源会计最新发展研究57
第六节 自然环境会计59
一、“自然环境会计”术语59
二、自然环境会计研究现状61
三、自然环境会计目标61
四、自然环境会计模式62
五、自然环境会计对象要素62
六、自然环境会计计量62
第七节 行为会计63
一、行为会计与会计行为辨析63
二、行为会计的产生和发展65
三、行为会计目标和范围66
第八节 物价变动会计66
一、物价变动的影响67
二、物价变动会计主要模式68
第三章 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72
第一节 会计理论的性质72
一、会计理论的定义72
二、会计理论的分类74
第二节 会计研究方法论——规范研究流派77
一、归纳法79
二、演绎法81
三、历史法82
四、伦理法83
五、比较法85
六、事项法和价值法86
七、系统法——种系统范式思维88
第三节 会计研究方法论——实证研究方法90
一、实证研究方法的产生90
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91
三、实证研究方法的程序91
四、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92
第四章 会计、会计环境和会计对象94
第一节 会计的方位94
一、簿记与会计94
二、会计与会计学95
三、财务与会计96
四、会计与审计100
第二节 会计环境理论104
一、会计环境要素观104
二、会计环境要素研究106
第三节 会计对象117
一、会计对象研究概况117
二、主要观点及其评价121
第五章 会计职能、动因及起点理论124
第一节 会计职能理论124
一、 控制职能130
二、 控制职能130
三、两种基本职能的关系140
四、会计职能的多种提法141
五、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和任务143
第二节 会计动因理论145
一、从会计基本职能探索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145
二、从最初的会计探索其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145
三、受托责任论146
四、界定和维护产权论146
五、节约劳动时间规律论147
第三节 会计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理论148
一、起点理论命题148
二、起点学说述评152
第四节 基础理论体系研究起点基本职能论159
一、会计基本职能与社会环境159
二、会计基本职能与会计本质160
三、会计基本职能与基本目标161
四、会计基本职能与会计对象161
五、会计基本职能与基本动因161
第五节 基础理论体系逻辑起点基本动因论162
一、基本动因联系会计环境与会计系统163
二、基本动因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163
三、基本动因是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的统一164
四、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164
第六章 会计属性理论165
第一节 会计是上层建筑论166
第二节 会计是生产力论169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169
二、从生产力系统论的观点来考察169
三、会计反映和控制生产力170
四、会计能形成价值,会计费用是生产性支出170
五、会计是生产劳动,是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170
六、会计是门技术经济学科,属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分支170
七、决定会计性质的主要方面的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171
八、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看,会计是生产力171
第三节 对会计是生产力论的质疑171
一、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171
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会计是否是生产力172
三、从会计对象看会计是否是生产力173
四、会计“不形成产品和价值”,会计费用是纯粹流通费用174
五、关于生产劳动和总体工人174
六、关于“会计是门技术经济学科,属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分支”175
七、关于“决定会计性质的主要方面的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176
八、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看会计是否是生产力177
九、从一些经济范畴和制度看会计是否是生产力178
十、“生产力论”的逻辑推理179
第四节 会计是经济信息系统论180
第五节 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论182
一、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看会计管理184
二、从会计人员的职责看会计管理186
三、从管理和会计的职能、对象看会计管理186
四、从系统科学看会计188
第六节 会计工作是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190
一、对经济信息系统论的评析190
二、对经济管理活动论的评析192
三、会计本质与会计结构、会计职能192
四、会计工作是以处理价值为基础的控制系统194
第七章 会计目标理论196
第一节 会计目标研究评介196
一、国际研究情况196
二、国内研究情况201
三、有关会计目标的几个问题202
第二节 制订会计目标的客观依据207
第三节 会计目标系统论210
一、会计基础职能与基本目标210
二、会计总目标211
三、会计具体职能与具体目标212
四、新职能、目标体系的优点214
第八章 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216
第一节 国外对理论框架组成内容的研究218
第二节 我国对理论框架的研究222
第三节 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新探224
第九章 会计基本假设与质量特征227
第一节 会计基本假设227
一、中外会计假设内容比较228
二、网络时代基本会计假设体系229
第二节 会计原则236
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36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237
三、英国237
四、中国238
五、中国台湾地区239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244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情况245
二、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246
三、IASC会计信息质量特征247
四、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248
五、比较分析249
第四节 会计控制质量特征253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控制质量特征253
二、会计控制质量特征体系254
第十章 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确认、计量理论259
第一节 会计对象要素259
一、会计对象要素与财务报表要素,会计要素比较259
二、中外会计对象要素比较261
第二节 会计确认269
一、会计确认概述269
二、会计确认基本标准271
三、会计确认基础及选择273
第三节 会计计量274
一、会计计量的基本要素274
二、会计计量单位275
三、会计计量属性比较277
四、会计计量模式及选择283
第十一章 会计规范理论284
第一节 会计制度规范284
一、法国的会计制度285
二、俄罗斯的会计制度287
三、我国的会计制度287
第二节 会计准则规范288
一、美国289
二、英国296
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299
四、日本302
五、会计准则制定的主体305
第三节 法律规范305
第四节 职业道德规范308
第五节 建立我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314
第十二章 复式记账理论317
第一节 历史上的借贷学说317
一、拟人说317
二、“物”的理论318
第二节 当代的平衡理论321
第三节 价值运动理论324
一、价值运动理论的新依据326
二、会计对象的矛盾运动328
三、用运动理论说明复式记账法329
第十三章 会计账户理论338
第一节 会计科目和账户338
第二节 账户设置和分录理论341
一、账户设置理论341
二、关于双重性账户科学性的讨论344
三、会计分录理论345
四、关于“同借同贷”分录348
第三节 账户分类理论348
一、账户分类的原则349
二、传统账户分类的成就和缺陷350
三、从会计对象出发,研究账户分类352
四、新账户分类的优点354
第十四章 财务会计报告理论357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基本理论358
一、财务会计报告与会计对象——价值运动358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360
三、近代会计报表的发展362
第二节 会计报表理论各论364
一、资产负债表理论364
二、利润表理论367
三、现金流量表理论381
第三节 财务会计报告展望385
一、从面向过去到兼顾未来385
二、从重视成本到兼顾价值385
三、从货币讲师到兼顾其他量度385
四、电算化、网络化为财务会计报告发展提供了条件386
后记387
热门推荐
- 3622659.html
- 667050.html
- 375289.html
- 314807.html
- 3421314.html
- 766065.html
- 3683068.html
- 1526896.html
- 1735342.html
- 3217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5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8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5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8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2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0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