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命运与前景的深层次思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经济命运与前景的深层次思考
  • 周天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167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命运与前景的深层次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模式困境: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反思1

1.1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1

1.2 资源配置理想和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的后果3

1.3 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困境:国有制被迫收缩9

1.4 传统社会主义动力体制的困惑和狭窄20

第2章 工作中偷闲:拖垮国有经济的痼疾26

2.1 努力动机和在岗闲暇动机26

2.2 逆市场制度与岗闲暇31

2.3 低效率循环与偷闲的成本和风险转嫁36

2.4 其他制度安排的比较39

第3章 冗员:国有企业陷入低效率困境52

3.1 要素收益变化规律与经济学家们的论证53

3.2 中国发展中要素收益变化规律的必然趋势55

3.3 资本主义社会对要素收益变化规律的适应57

3.4 中国对要素收益变化规律的抗拒及其后果60

第4章 体制成本:市场淘汰国有企业的重要原因63

4.1 体制成本为零的假定与企业体制运行的现实63

4.2 国有企业非经济功能的非经济体制成本69

4.3 市场淘汰高体制成本企业的功能74

4.4 小结:一些启示77

5.1 国企高负债是拨改贷造成的吗79

第5章 高负债:国企泥潭与银行货币危机79

5.2 效率、负债率和利息率之谜82

5.3 银企债务正常循环的宏观稳定功能84

第6章 债转股:充满风险的解债之路88

6.1 债转股:到底要转哪一部分资产88

6.2 债转股过程的博弈风险92

6.3 债转股后企业运营的产权软约束风险98

6.4 债转股运行的两个暗含条件及其风险102

6.5 避免债转股风险的一些政策建议105

第7章 金融风暴:离高负债的中国远吗107

7.1 高负债经济发展模式108

7.2 泡沫向金融系统的转移和积累113

7.3 逐年通胀:泡沫的慢性消解方式118

7.4 金融风暴:泡沫的急性消解方式124

7.5 一些重要的结论和政策含义129

第8章 世纪末之谜:从通货膨胀转入通货紧缩132

8.1 融资制度变迁:储蓄不能顺利转化为投资132

8.2 发展中的结构转换:收入与消费的流程梗阻135

8.3 走私对国民经济运行的不良影响139

8.4 需求的综合分析:可能陷入长时间萧条141

8.5 通货紧缩的危害143

8.6 财政货币政策的有限性与挤出性恶性通胀146

8.7 经济形势需要澄清的九大模糊问题151

第9章 农民变成市民:不可抗拒的结构转换趋势157

9.1 各种观点的争论157

9.2 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历史沿革159

9.3 中国城市化中的问题165

9.4 中国人口城市化趋势171

第10章 社会不稳定:增长可能中断的陷阱175

10.1 增长的回顾和突变简述175

10.2 社会稳定的金融资产质量隐患181

10.3 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不稳定183

10.4 收入差距与社会不稳定190

10.5 腐败滋生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198

10.6 社会稳定的前后比较和未来的稳定因素206

第11章 地区差距扩大:深层次的要素流向和制度原因213

11.1 要素区域流向法则与东西部经济成长差异213

11.2 西部发展的一些客观制约217

11.3 制度非正式约束的地域特征222

11.4 制度结构正式约束与发展差距232

第12章 新的社会主义的动力:职工和经营者激励245

12.1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245

12.2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251

13.1 中小企业将是解决就业的主要空间256

第13章 摆脱失业困境:中小企业是就业和增长的关键256

13.2 英德发展中小企业解决就业的介绍259

13.3 英德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和经验262

13.4 中国发展中小企业应采取的政策措施267

第14章 稳定与增长:发展小城镇与缩小地区差距273

14.1 大力发展小城镇274

14.2 城市化长远的战略和策略278

14.3 缩小差距:欠发达地区的制度创新282

14.4 西部大开发的思路和对策287

第15章 从危机中走出:化解金融风险与走出经济萧条298

15.1 以正确的思路和对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298

15.2 鼓励社会投资,扩大投资需求301

15.3 严厉打击走私304

第16章 走出模式困境:从传统社会主义转向新型社会主义308

16.1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因308

16.2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形式:政府垄断经济312

16.3 政府集中经济与市场经济需要社会化的矛盾315

16.4 与市场机制相融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317

16.5 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国家和政府325

16.6 经济发展与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搭配330

第17章 结语:简略的补充与判断333

本书参考文献336

后记3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