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新闻传播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程世寿,刘洁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2236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新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新闻传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
一、什么是新闻学2
二、新闻学的发展历史3
三、新闻学研究的三个阶段5
第二节 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6
一、“新闻传播学”概念的是是非非6
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同与异8
三、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现代新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9
第三节 如何学习新闻传播学13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14
二、正确处理新闻传播学与传播新闻学的关系16
三、正确对待外国新闻理论与实践17
第二章 新闻本体论18
第一节 新闻18
一、新闻的本源18
二、“新闻”一词的辨义与历史沿革19
三、新闻的“源”与“流”21
四、新闻定义22
五、新闻的特点26
一、国内外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状况31
第二节 新闻价值31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33
三、新闻价值是相对的36
第三节 新闻信息38
一、什么是信息38
二、新闻信息的本质规定41
三、新闻信息的特征42
四、增大新闻信息量43
第三章 新闻传播论47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模式47
一、核心要素48
二、次级要素50
三、边际因素(干扰因素)55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原则58
一、社会公益原则58
二、集团利益原则59
三、时效性原则60
四、受众最大化原则61
五、针对性原则65
六、适量性原则68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功能70
一、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71
二、新闻传播的直动功能75
三、新闻传播的连动功能——社会化功能84
第四节 新闻传播效果85
一、新闻传播的相对效果86
二、新闻传播效果分类88
三、新闻传播效果变量分析90
第四章 新闻事业论94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特征94
一、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95
二、新闻事业的性质99
三、新闻事业的特征102
四、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征104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媒介系统105
一、口头—信号传播106
二、手抄传播108
三、三大媒介发展轨迹及特征109
四、多媒体网络技术对新闻事业的影响114
第三节 新闻事业体制120
一、新闻事业体制的含义120
二、中国新闻事业体制变革的历史轨迹123
三、当今中国新闻事业体制的主要特点129
四、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目标132
一、社会角色的基本含义136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136
第五章 新闻记者论136
二、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139
三、两种不同的角色观141
第二节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144
一、什么是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144
二、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149
第三节 新闻记者的素质154
一、关于新闻记者素质的概念154
二、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素质155
三、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158
一、新闻记者继社会化的必要性161
第四节 新闻记者的继社会化161
二、新闻记者继社会化的内容165
三、新闻记者继社会化的途径169
第六章 新闻受众论173
第一节 有关新闻受众的基本理论173
一、受众的含义和特征173
二、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175
三、有关受众研究的基本理论180
第二节 受众需求和受众心理183
一、新闻受众的需求183
二、受众心理186
三、新闻受众需求、受众心理的满足与中国当代新闻改革189
第三节 受众权益192
一、新闻受众有哪些权益193
二、新闻受众权益的法律依据195
三、切实保障新闻受众权益197
第七章 新闻舆论导向论200
第一节 新闻事业和舆论200
一、舆论的含义200
二、当代社会舆论的特征202
三、新闻事业和舆论206
一、新闻舆论的含义208
第二节 新闻舆论208
二、新闻舆论的价值209
三、新闻舆论的特点212
四、新闻舆论对社会舆论的作用215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217
一、舆论导向的含义217
二、舆论导向的方式219
三、舆论导向的原则221
四、新闻舆论导向的基本形式225
五、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229
一、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兴起233
第一节 新闻自由的发展过程233
第八章 新闻自由论233
二、社会责任论对新闻自由理论的修正242
三、无产阶级争取新闻自由的历程及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246
四、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观的确立252
第二节 两种不同的新闻自由观252
一、两种新闻自由不同的根源252
二、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253
三、无产阶级对于新闻自由的不同理解255
第三节 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257
一、新闻自律的内涵257
二、新闻自律的历史与现状258
三、进一步提高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自律水平261
第四节 中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65
一、中国新闻自由的现状265
二、我国新闻自由的基本理念268
三、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基本发展趋势270
第九章 新闻舆论监督论273
第一节 新闻舆论监督概说273
一、舆论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274
二、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历史沿革与现状275
三、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281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定位283
第二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与对象283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285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与范围287
第三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290
一、党性原则290
二、真实原则291
三、正面为主原则292
四、平等原则294
五、依法原则295
第四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296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一般性特征29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特点299
第五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法302
一、在新闻媒介上进行公开批评302
二、受众来信303
三、内参304
第六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选择性操作思路305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选择性操作思路的提出305
二、放弃“最优”,追求“满意”:新闻舆论监督的选择性操作的基本原则307
三、新闻舆论监督目标设定与选择性操作308
四、新闻舆论监督中传播资源配置的选择性操作312
第十章 新闻传播社会控制论316
一、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含义及其特点317
第一节 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本质及其必然性317
二、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必然性322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因素及其控制方式326
一、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因素326
二、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内容331
三、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334
第三节 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效果335
一、评价社会控制效果的标准33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播社会控制因素的新变化336
三、新闻传播社会控制效果的优化338
第一节 新闻媒介产业的含义344
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产业论344
一、媒介产业的含义345
二、中国媒介产业化的进程与动因349
三、新闻媒介产业化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354
第二节 媒体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与组合模式356
一、媒体经营管理模式357
二、媒介组合模式364
三、中国特色的媒介经营管理模式——政经综合模式367
第三节 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368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新闻业的挑战369
二、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374
后记379
热门推荐
- 1467870.html
- 3370587.html
- 1710119.html
- 629250.html
- 2013143.html
- 3789023.html
- 3714370.html
- 278534.html
- 192216.html
- 2845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5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9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8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0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1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3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4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