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义务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英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592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义务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本理论3
第一章 民事诉讼义务基本理论3
第一节 民事诉讼义务概述3
第二节 诉讼义务的正当性分析5
一、诉讼义务:审判权和诉权配置合理的良方5
二、诉讼义务: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的保障6
三、诉讼义务:诉讼利用率的有效提高7
四、诉讼义务: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7
五、诉讼义务:促进诉讼的要求8
第三节 民事诉讼义务的分类9
一、对应于权利和权力主体的诉讼义务9
二、法定义务和非法定的诉讼义务10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义务10
四、积极的诉讼义务和消极的诉讼义务11
五、一般意义上的诉讼义务和特殊意义上的诉讼义务11
六、程序形成方面的诉讼义务和实体形成方面的诉讼义务12
第四节 诉讼义务设定的原则12
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13
二、当事人与法官相互制衡原则14
第五节 法官的诉讼义务15
第六节 关于诉讼义务立法完善的思考17
一、增加与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要求相适应的诉讼义务17
二、根据民事诉讼改革的需要,适当地增加当事人相应的诉讼义务18
三、完善失权制度,保障诉讼义务的正确实施19
第二章 民事诉讼促进义务20
第一节 诉讼促进义务的理论基础21
一、程序理念的发展21
二、诉讼模式的转换22
三、诉讼效率的要求24
四、诚信原则的确立25
五、诉讼促进的要求26
第二节 诉讼促进义务的内容28
一、诉讼促进义务的内涵28
二、诉讼促进义务的实质30
三、违反诉讼促进义务的法律后果——失权31
第三节 诉讼促进义务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具体适用32
一、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当事人的诉讼促进义务33
二、建立与诉讼促进义务相配套的答辩失权制度34
三、完善法官阐明权指导当事人履行诉讼促进义务35
四、完善失权制度,保障诉讼促进义务的正确实施35
第三章 当事人的真实义务37
第一节 真实义务的界定37
第二节 真实义务的渊源及演变39
第三节 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理论基础42
一、体现了公法与私法相互融合的理念42
二、有助于体现当事人之间实质平等、实现程序公正43
三、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益44
四、体现了现代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44
第四节 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46
一、真实义务内涵的确定46
二、当事人真实义务的可行性分析47
三、当事人真实义务的具体适用49
第四章 民事诉讼中律师的真实义务52
第一节 律师真实义务的法理基础52
一、当事人真实义务与律师的真实义务53
二、律师真实义务的法律依据55
第二节 律师真实义务的内容58
一、律师真实义务的适用程序58
二、律师真实义务的适用对象58
三、律师真实义务的适用主体58
四、律师真实义务的内容59
五、律师真实义务的界限60
第三节 违反律师真实义务的法律效果61
第五章 当事人到场及陈述义务63
第一节 当事人陈述的现状64
第二节 各国关于当事人到场及陈述义务的规定66
第三节 当事人到场及陈述义务的意义69
一、有利于法官调查证据和证明案件事实69
二、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益69
三、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70
第四节 当事人到场及陈述义务的构建70
一、明确当事人的到场义务71
二、规定在法官讯问时的陈述义务71
三、设立独立的询问当事人调查程序72
第六章 民事诉讼中的其他义务73
第一节 诚实信用义务73
一、诚实信用义务在现代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及其意义73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诚实信用义务的设想74
第二节 法官的释明义务77
一、释明的概念和性质77
二、释明制度的机理及其在我国适用的必要性79
三、释明义务的保障机制81
第三节 法官的公正裁判义务83
一、公正裁判义务概述83
二、公正裁判义务的具体内容83
结语87
下篇 相关论文91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研究91
二、亲子鉴定协助义务研究——以证明妨碍为视角132
三、诉权入宪: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政之道138
四、民事公诉:正途还是歧路156
五、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冷思考163
六、论比例原则在司法审查中的适用167
七、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175
八、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法律对策探析183
九、论科技创新的法律保障188
十、唐山市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研究——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视角193
参考文献198
致谢203
热门推荐
- 3044877.html
- 3839169.html
- 2827353.html
- 3413378.html
- 3101811.html
- 2710578.html
- 892011.html
- 2220322.html
- 3650282.html
- 915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8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8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7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2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0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6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2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0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0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