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创造心理学
  • 周治金,谷传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819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创造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造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创造性的研究取向1

第一节 创造性研究的心理测量学取向3

一 创造性心理测量的基本问题4

二 创造性心理测量研究的主要领域5

三 评价7

第二节 创造性研究的认知心理学取向9

一 创造性认知的理论基础10

二 创造性认知研究内容11

三 争议12

第三节 创造性研究的神经生物学取向13

一 创造性脑结构成像研究14

二 创造性脑功能成像研究15

三 评价16

第四节 创造性研究的综合取向16

一 创造性组成成分理论17

二 创造性系统模型18

三 创造性投资理论20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22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中的认知加工22

一 创造性认知理论23

二 创造性思维中信息的激活与抑制25

三 注意在创造性认知加工中的作用29

四 记忆在创造性认知加工中的作用32

五 信息加工速度、灵活性与创造性认知加工的关系35

第二节 创造性想象41

一 发散思维42

二 远程联想51

三 艺术创作56

第三节 直觉60

一 直觉的概述60

二 直觉的研究方法63

三 直觉的认知加工机制68

第四节 创造性语言理解69

一 隐喻理解70

二 幽默理解74

三 汉语歇后语理解77

总结78

第三章 顿悟问题的解决79

第一节 概述79

一 顿悟79

二 顿悟问题81

三 顿悟问题研究的发展85

第二节 顿悟问题解决的理论92

一 表征转换理论92

二 进程监控理论96

三 选择性加工理论98

四 类比思维理论100

第三节 酝酿效应106

一 酝酿效应的概念106

二 酝酿效应的研究范式107

三 酝酿效应的理论110

第四节 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16

一 问题特征117

二 个体因素119

三 其他因素122

总结与展望124

附录:顿悟问题及其答案126

第四章 创造性思维的神经生物学基础130

第一节 创造性想象的脑机制131

一 发散思维的脑机制132

二 远程联想的脑机制143

第二节 顿悟问题解决的脑机制147

一 思维定式的打破和转移147

二 组块破解与限制解除151

三 新颖有效联结的形成154

四 原型启发156

第三节 语言创造的脑机制158

一 创造性语言生成的脑机制158

二 创造性语言理解的脑机制159

总结与展望168

第五章 知识经验与创造171

第一节 概述171

一 知识类别与知识表征171

二 知识与创造关系的传统之争174

第二节 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179

一 图式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180

二 联结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182

三 样例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184

四 程序性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186

五 策略性知识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作用187

六 元认知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188

七 创造活动中知识间的交互作用190

第三节 专家知识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影响192

一 专家知识的组织方式192

二 专家知识的调用194

三 专家隐性知识的作用196

四 专家知识的反向作用197

总结与展望199

第六章 创造性人格200

第一节 创造性与人格关系的研究200

一 创造性与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200

二 个体创造性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202

三 小结与思考210

第二节 创造性人格的领域特殊性212

一 科学领域的创造性人格特点212

二 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人格特点214

三 社交领导领域的创造性人格特点217

总结与展望222

一 创造性本质及其测量标准问题222

二 对创造人格的作用机制研究不足223

三 对创造性人格的发展性重视不够223

四 创造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223

第七章 创造性的发展与促进225

第一节 创造性的发展趋势和个别差异225

一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225

二 创造性人格的发展230

三 创造性发展的个别差异232

四 创造性发展的领域特殊性234

第二节 创造性发展的影响因素236

一 家庭与创造性发展236

二 学校与创造性发展240

三 社会文化与创造性发展242

第三节 创造性的促进245

一 促进创造性的基本要素和条件245

二 创造性教学与训练247

三 创造系统观对创造性教育的启示253

参考文献257

英中人名对照表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