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一 中国现代银行 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营销创新成功模式 第3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一 中国现代银行 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营销创新成功模式 第3册
  • 詹向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ISBN:978780529652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835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3页
  • 主题词:银行-经济管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一 中国现代银行 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营销创新成功模式 第3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模式一 中国现代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营销创新成功模式1221

第三册目录1221

第九编 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续)1221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结算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221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结算业务概述1221

一、结算的含义1221

二、办理结算业务的意义1221

(一)集聚闲散资金,扩大银行信贷资金1221

(二)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促进宏观调控的实施1221

(三)加速整个社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222

(四)节省现金使用,减少货币发行,降低社会流通费用1222

(五)反映结算信息,监督国民经济活动,巩固经济合同制和经济核算制1222

三、结算的原则1222

(一)恪守信用,履约付款1222

(二)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1222

(三)银行不垫款1223

四、结算业务的分类1223

(一)按结算业务的性质划分1223

(二)按结算地域不同划分1223

五、银行结算的主要规定1223

(一)开立结算帐户的规定1223

(二)维护客户存款自主权的规定1224

(三)执行结算纪律的规定1224

(四)银行办理结算的期限规定1225

第二节 结算工具创新管理模式1225

一、本票1225

(一)本票的基本内容1225

(二)本票的分类1226

(三)本票的主要用途1227

(四)本票结算的运作程序1227

(五)在我国办理银行本票的规定1227

二、支票1228

(一)支票的记载事项1228

(二)支票的种类1228

(三)支票的主要用途1229

(四)支票结算的运作程序1230

三、汇票1231

(一)汇票的记载事项1231

(二)汇票的种类1231

(三)汇票的主要用途1232

(四)银行汇票1232

(五)商业汇票1233

四、信用证1235

(一)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特点1235

(二)信用证的基本内容1235

(三)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主要当事人1235

(四)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其他当事人1235

(五)信用证的基本种类1236

五、银行保函1237

(一)银行保函的种类1237

(二)银行保函的基本内容1238

六、信用卡1238

第三节 结算方式创新管理模式1238

一、同城结算方式1238

(一)支票结算1239

(二)帐单支票与划拨制度1239

(三)直接贷记转账和直接借记转账1239

(四)票据交换所自动转帐系统1240

(五)公存通存通兑系统1240

二、异地结算方式1240

(一)汇款结算1240

(二)托收结算1241

(三)信用证结算1242

(四)电子资金划拨系统1243

第四节 票据的承兑、转让与背书创新管理模式1243

一、票据的承兑1243

二、票据的转让与背书1243

【专家论坛】1244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问题及解决途径1244

欠发达地区国有银行如何拓展票据业务1247

【银行家说】1249

票据市场:待开发的融资渠道1249

【本土探索】1254

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走出票据业务创新增效之路1254

第三章 商业银行代理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256

第一节 代理业务概述1256

一、代理业务的含义1256

二、发展代理业务的必要性1256

(一)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银行和企业的经济效益1257

(二)可以加速企业资金周转1257

(三)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财产管理和处置的要求1257

(四)有利于协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1257

(五)间接监督与控制社会经济活动1257

(六)扩展经济活动的领域,增加市场竞争能力1257

第二节 代理融通1258

一、代理融通的概念1258

二、代理融通的必要性1258

三、代理融通业务的一般程序1259

(一)接受申请1259

(二)签订代理融通合同1259

(三)提供融资1259

四、代理融通的种类1259

(一)按对卖方有无追索权分1259

(二)按商业银行提供的融通资金的办法分1259

(三)按是否预垫货款分1260

(四)按是否将债权转让通知买方分1260

五、代理融通的利弊1260

(一)对赊销企业的利弊1260

(二)对银行的利弊1261

第三节 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1261

一、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1261

(一)经营目标特殊1262

(二)任务特殊1262

(三)融资原则特殊1262

二、国家开发银行简介1262

(一)基本职能1262

(二)机构设置1262

(三)基本业务性质1263

三、商业银行代理开发银行业务的内容和职责1263

(一)内容1263

(二)职责1263

四、商业银行代理开发银行业务的原则1264

(一)与主体业务相互促进的原则1264

(二)监督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结合的原则1264

(三)以借款合同为依据的原则1264

(四)把贷款收回作为最终目标的原则1264

五、代理开发银行业务的管理1264

(一)项目贷款评估,建立基础档案1264

(二)核对借款合同1265

(三)贷款发放1265

(四)贷款项目管理1265

(五)贷款回收1265

第四节 代理收付款业务1266

一、代理收付款业务概述1266

(一)我国商业银行代理收付款业务的发展1266

(二)代理收付款业务的种类1266

二、开办代理收付款业务的意义1267

(一)为商业银行筹资、融资工作提供新思路1267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吸收大量低成本资金、优化负债结构1267

(三)为单位和个人理财,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1267

(四)可以开拓新的效益增长点,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1267

(五)为社会提供广泛的、多样化的服务1268

三、代理收付款业务的原则1268

四、典型案例1268

第五节 代理项目评估业务1271

一、代理项目评估的基本概念1271

(一)项目的概念1271

(二)项目评估的涵义1272

二、项目评估的基本原则1272

三、项目评估的程序1272

四、项目评估的内容1273

(一)贷款企业概况和项目背景的分析1273

(二)企业资信与项目负责人品格评价1273

(三)工艺技术及设备评估1273

(四)市场营销评估1273

(五)项目效益的不确定性分析1273

(六)项目总评估1273

五、项目评估的作用1273

六、项目评估在西方国家的兴起1274

第六节 代理企业资信评价业务1274

一、企业资信评价业务的定义1274

二、企业资信评价业务的原则1275

(一)贯彻执行国家产业和经济政策1275

(二)做到全面分析1275

(三)做到客观、公正、合理1275

(四)注意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1275

三、企业资信评价业务的程序1275

(一)收集企业的有关资料1275

(二)深层次考察1275

(三)科学论证1275

四、企业资信评价业务的对象1276

五、企业资信评价的基本内容1276

(一)企业经济技术实力评估的内容1276

(二)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评估的内容1276

(三)企业信用程度评估的内容1276

(四)企业经营效益评估的内容1276

(五)企业资产负债状况评估的内容1277

第七节 个人境外遗产托收1277

一、定义1277

二、功能和特点1277

三、办理程序1277

四、个人境外遗产托收对申请人的要求1278

【专家论坛】1278

商业银行开展代理业务的有效方法1278

银行代理业务向转账发展1280

【银行家说】1281

代收代付业务实行有偿服务势在必行1281

保理业务:内涵、创新和适用1283

大力开拓国际保理促进外向型企业发展1286

【本土探索】1288

银行批量代理业务应注意的问题1288

【国际典范】1292

日本政策性银行的实证分析及其启示1292

第四章 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295

第一节 国外银行卡发展现状1295

一、欧洲地区1295

(一)法国1295

(二)英国1296

二、美洲地区1296

(一)美国1296

(二)加拿大1297

三、亚洲地区1297

(一)日本1297

(二)韩国1297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1298

一、银行卡的功能1298

(一)存取功能1298

(二)支付功能1298

(三)消费信贷功能1298

(四)自动存取款功能1298

二、我国银行卡的特点1299

三、银行卡业务的性质1299

(一)从银行卡的基本特点来看1299

(二)从贷记卡的特点来看1300

(三)从银行卡本身的性质来看1300

(四)银行卡业务是银行的零售业务1300

四、银行卡业务的特点1300

(一)技术要求高1300

(二)一次性投资大1300

(三)经营与发展并重,管理复杂、涉及内容多1300

(四)风险性较大1301

(五)业务开展须一定规模1301

五、我国银行卡的种类1301

(一)银行信用卡1301

(二)借记卡1301

六、我国银行卡的发展1302

(一)长城卡1302

(二)牡丹卡1302

(三)龙卡1302

(四)金穗卡1303

(五)太平洋卡1303

七、银行卡业务的运作环节1303

(一)新卡推销1303

(二)商户推广1303

(三)指定和委托代办行1304

(四)办理发卡1304

(五)客户服务与商户服务1304

(六)授权1304

(七)资金清算1304

(八)信用控制1305

八、银行卡服务质量管理与客户服务机构1305

(一)银行卡服务质量的内涵1305

(二)银行卡服务质量管理流程1305

(三)银行卡客户服务中心1308

第三节 金卡工程与银联卡1309

一、金卡工程的概述1309

(一)金卡工程的起源和发展1309

(二)金卡工程的总体目标1310

(三)“金卡工程”建设规划1311

(四)实施金卡工程的重要意义1311

(五)金卡工程存在的问题1313

二、银联卡1313

(一)银联卡产生的意义1313

(二)银联卡产生的过程1314

(三)银联卡面临的竞争1314

第四节 银行卡业务的市场拓展1315

一、银行卡市场的构成1315

(一)持卡人市场1316

(二)特约单位市场1316

二、银行卡市场开拓的意义1316

三、银行卡市场拓展目标1316

(一)持卡人目标1316

(二)特约商户目标1316

(三)存款量目标1316

(四)交易额目标1317

(五)市场占有率目标1317

(六)新的服务领域目标1317

(七)自存营销机构及ATM覆盖目标1317

四、银行持卡人市场开拓1317

(一)持卡人市场开拓的意义1317

(二)持卡人市场开拓的策略1317

(三)特约商户市场的拓展1318

第五节 加入WTO对我国银行卡业务带来的挑战及对策1319

一、加入WTO对我国银行卡业务带来的挑战1319

二、国内银行卡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1320

(一)银行卡技术手段落后1320

(二)银行卡业务管理体制不落实1320

(三)无序竞争限制银行卡业务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1320

(四)社会环境因素制约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1320

三、对银行卡业务发展战略的构想1321

(一)有序竞争,加强行业联合1321

(二)从我国国情出发,大力发展和创新全国的银行卡业1321

(三)改革银行卡运行机制,实行公司化治理运作1322

(四)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1323

(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对银行卡业务的指导和调控1323

【专家论坛】1324

我国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1324

银行卡怎样跨越WTO1326

【银行家说】1329

加入WTO我国银行卡业务面临的竞争形势及发展对策1329

【本土探索】1332

牡丹卡的“STP”营销策略初探1332

广发行信用卡又出新品1334

宁波成立银行卡服务中心 对特约商户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服务1334

【国际典范】1335

法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模式1335

第五章 其他中间业务产品管理模式1341

第一节 租赁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341

一、租赁的定义1341

二、租赁的特点1341

(一)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1341

(二)融资与融物相结合1342

(三)租金的分期归流1342

(四)独特的资金运动形式1342

(五)灵活方便的交易方式1342

三、租赁与其他信用形式的比较1343

(一)租赁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区别1343

(二)租赁信用与信托信用的区别1343

四、租赁业务的种类1344

(一)融资性租赁1344

(二)经营性租赁1345

(三)综合性租赁1345

五、融资性租赁的程序1345

(一)选择租赁设备1345

(二)申请租赁1346

(三)租赁谈判1346

(四)签订合同1346

(五)购进设备1346

(六)交付租金1346

(七)设备处理1346

六、租赁业务的创新1347

(一)现代租赁业务的新发展1347

(二)我国银行开展融资租赁的对策思考1347

第二节 信托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349

一、信托业务概述1349

(一)信托的概念1349

(二)信托的特点1349

二、信托的职能1350

(一)服务功能1350

(二)金融职能1350

(三)财务管理职能1351

三、信托业务的种类1351

(一)西方商业银行信托业务的种类1351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托业务的种类1352

四、信托业务的创新1353

(一)信托业务创新的原因及表现形式1353

(二)创新的信托业务的主要类型1354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托业务与发展展望1356

第三节 信息咨询业务产品管理模式1358

一、信息咨询的含义1358

二、商业银行信息咨询的特点1359

(一)系统性1359

(二)广泛性1359

(三)有用性1359

(四)预测性1359

三、商业银行信息咨询的作用1359

(一)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市场机制逐步完善1359

(二)促进企业搞好经营、提高经济效益1360

(三)在对外开放中为企业引进技术起参谋作用1360

(四)帮助企业避免汇价风险,防止金融诈骗1360

(五)有利于拓展银行的业务领域1360

四、信息咨询业务种类1360

(一)评审类信息咨询1360

(二)委托中介类信息咨询1366

(三)综合类信息咨询1368

五、银行咨询业的兴起和发展1370

六、商业银行开展信息咨询的优势1370

(一)银行信息资料齐全1371

(二)可以与其他业务结合进行1371

(三)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无利益冲突1371

(四)银行机构设置有利于咨询工作开展1371

(五)有先进的技术及各种加工、传送系统1371

【专家论坛】1371

我国融资租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1371

信托产品创新大有可为1378

【银行家说】1380

中国信托业将步入创新与发展的新世纪1380

【本土探索】1383

信托业务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1383

外资进入租赁业有章可循1384

【国际典范】1385

欧盟信托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385

美国租赁业的发展经验1388

第十编 表外业务品种的创新管理模式1393

第一章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兴起与发展1393

第一节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1393

一、表外业务的概念1393

二、表外业务分类及品种1394

(一)表外业务分类1394

三、表外业务的特点1397

(一)资金与服务分离,充分利用非资金资源1397

(二)高金融杠杆,高集中交易度1398

(三)形式多样,灵活性强1398

(四)透明度低,监管难度大1399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现状与借鉴意义1399

一、表外业务的兴起1399

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1400

三、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1400

(一)国际金融环境变化,银行经营风险充分暴露1400

(二)规避管制,增加盈利来源1402

(三)转移和分散风险1402

(四)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高竞争力1403

(五)银行自身具备发展表外业务的有利条件1403

(六)科技进步推行表外业务1404

(七)商业银行实施现代经营管理策略的要求1404

四、表外业务的发展趋势1405

(一)发展势头有扩大的趋势1405

(二)成为银行盈利的新重点1405

五、借鉴意义1406

(一)银行业技术手段的提高1406

(二)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的更新1406

(三)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1406

(四)积极拓展新业务1406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品种的开拓与发展1407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07

(一)表外业务的收益较差1409

(二)表外业务的品种单一,开办面窄,档次不高1409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有待于进一步规范1409

(四)缺乏统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1410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品种的开拓与发展1411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优势1411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战略思想1412

(三)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拓展规划1414

【专家论坛】1417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调查与思考1417

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思考1419

在WTO背景下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思考1422

【银行家说】1425

跟外资银行如何竞争1425

第二章 担保和或有业务创新管理模式1429

第一节 担保和或有业务概述1429

一、担保和或有业务的涵义及范围1429

二、担保和或有业务的产生及发展1429

(一)贸易活动的发展1430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1430

(三)现代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发展1430

三、传统的担保和或有业务的品种1430

(一)商业信用证1430

(二)银行保函1435

(三)信用签证1454

(四)票据承兑1455

第二节 担保和或有业务的开拓与发展1458

一、备用信用证1458

(一)备用信用证的定义1458

(二)备用信用证的特点1459

(三)备用信用证的关系人1460

(四)备用信用证的类型1461

(五)备用信用证的优点1462

(六)备用信用证迅速发展的原因1462

(七)备用信用证的结构1463

(八)备用信用证的价值和价格1463

(九)备用信用证的风险1464

(十)备用信用证开证程序1465

(十一)备用信用证项下的单据1466

(十二)备用信用证与商业信用证的相同与不同1467

(十三)备用信用证与保函的区别1467

二、保理1468

(一)保理的定义1468

(二)保理的优点1469

(三)保理服务的主要内容1469

(四)保理业务的费用1469

三、福费廷1470

(一)定义1470

(二)特点1470

(三)操作程序1470

(四)费用1471

四、银行承诺1471

(一)回购协议1471

(二)信贷便利1472

(三)票据发行便利1473

五、贷款出售1473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担保和或有业务的创新管理模式1473

一、担保和或有业务的创新趋势1473

(一)业务内涵的信息化1473

(二)业务领域的综合化1474

二、担保和或有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1474

(一)操作不规范,银行风险高1474

(二)缺乏来源于自身实践的创新1474

(三)传统类业务为主、创新类业务匮乏1475

三、担保和或有业务创新模式1475

(一)担保和或有业务创新的分类1475

(二)担保和或有业务创新的准备1475

(三)担保和或有业务的发展战略1476

【专家论坛】1477

进口信用证项下的福费廷业务1477

【银行家说】1481

对提货单担保业务风险的认识及防范1481

【本土探索】1483

中国农业银行衡水支行备用信用证案1483

借款保函项下的索赔案1484

付款保函项下的纠纷案1484

补偿贸易保函案例1486

第三章 票据发行便利1489

第一节 票据发行便利及其产生原因1489

一、票据发行便利的概念1489

二、票据发行便利的起源和发展1490

(一)票据发行便利的起源1490

(二)票据发行便利的发展1491

三、票据发行便利迅速发展的原因1494

(一)从经济环境来看1494

(二)从借款人来看1494

(三)从银行的角度看1495

(四)从投资者来看1496

四、票据发行便利的风险1496

(一)信用风险1496

(二)流动性风险1496

(三)管制风险1496

(四)市场风险1496

五、对票据发行便利的监管方法1496

(一)规定信用转换系数1496

(二)规定国家风险权数1497

(三)增加票据发行便利报表1497

(四)增加流动性要求1497

(五)票据信用评级1497

(六)限制对单个借款人的承诺额1497

六、票据发行便利市场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1497

(一)加强自我约束性的内部管理1497

(二)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1498

(三)选择高资信的企业和银行1498

(四)注意保持银行的流动性1498

第二节 票据发行便利的种类1498

一、循环包销的便利1499

二、可转让的循环包销便利1499

三、多元票据发行便利1499

四、无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1499

五、短期(或备用)票据发行便利1500

六、美国优惠利率票据发行便利1500

第三节 票据发行便利市场构成和发行程序1500

一、票据发行便利的市场构成1500

(一)借款人1500

(二)组织银行或牵头行1501

(三)包销银行1501

(四)投标小组1501

(五)票据代理发行机构1501

(六)投资者1501

(七)担保人1502

二、票据发行便利的标准文件1502

三、票据发行便利的发行程序1502

(一)借款人选定组织银行1502

(二)组织银行与借款人共同拟定一份情况备忘录1503

(三)借款人与包销团和投标小组之间签订一系列协议1504

(四)投标及付款1504

四、票据发行便利的定价1504

(一)票据的利息1505

(二)安排和经营费用1505

第四节 我国发展票据发行便利业务的前景1506

一、我国目前票据发行便利市场的情况1506

(一)金融市场仍不发达,票据市场处于起步阶段1506

(二)商业银行制度仍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并不是真正的企业1506

(三)缺乏合格的银行从业人员1506

(四)监管手段及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1506

二、我国发展票据发行便利的途径1506

(一)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尤其是商业票据市场1507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使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企1507

(三)培养金融人才,发展机构投资者1507

(四)加强法规建设,提高监管水平1507

【专家论坛】1507

金融创新:解捆和重新配套1507

【本土探索】1508

工商银行打造票据市场1508

第四章 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品种的创新管理模式1513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概述1513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1513

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的原因1514

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作用1516

(一)增强资金运用的灵活性1516

(二)促进了金融市场一体化,增强了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了效率1516

(三)提高了人们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1516

(四)增加收益1516

四、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参与者1517

(一)根据参与者的目的划分1517

(二)根据参考者的身份划分1517

第二节 远期利率协议1518

一、远期利率协议的含义1518

二、远期利率协议产生的原因分析1519

三、远期利率协议的特点1520

(一)成本较低1520

(二)灵活性大1520

(三)保密性好1520

(四)管制较少1520

四、远期利率协议的类型1520

(一)普通远期利率协议1520

(二)对敲的远期利率协议1520

(三)合成的外汇远期利率协议1520

(四)远期利差协议1521

五、远期利率协议实务1521

(一)远期利率协议市场的参加者1521

(二)远期利率协议交易事例1521

(三)远期利率协议的交易理序1522

(四)远期利率协议的定价1523

六、中国开展远期利率协议业务可能性探讨1525

(一)金融市场的发展1525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1525

(三)资信高的银行和客户1525

第三节 金融期货1526

一、金融期货的定义及概况1526

二、金融期货的产生和发展1527

三、金融期货的特点1529

(一)交易标的物的特定性1529

(二)风险性1529

(三)竞争性1529

(四)国际性1529

四、金融期货的功能1529

(一)避险功能1530

(二)发现价格功能1530

五、金融期货交易的基本规则1532

(一)期货合约1532

(二)交易订单1533

(三)交易程序1534

六、金融期货的种类1534

(一)外汇期货1534

(二)利率期货1541

(三)股指期货1548

第四节 金融期权1552

一、金融期权的定义1552

二、金融期权的类型1552

(一)按履约的方式划分1552

(二)根据期权合约的持有者买入或卖出标的物的行为不同划分1552

(三)根据期权的内涵价值划分1553

(四)根据期权合约标的物的不同划分1553

三、金融期权的盈亏分析1554

(一)买入看涨期权1554

(二)买入看跌期权1554

(三)卖出期权1555

四、几种主要的金融期权1556

(一)外汇期权1556

(二)利率期权1556

(三)股指期权1557

五、期权交易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意义1558

(一)期权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1558

(二)期权使商业银行获得了有力的财务杠杆1558

(三)期权为商业银行管理头寸提供了一条进取型技术1558

第五节 金融互换1558

一、金融互换的定义1558

二、金融互换的产生及发展1559

三、金融互换的特点1560

(一)可保持债权债务关系不变1560

(二)场外交易,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很好地满足交易双方保密的要求1560

(三)能较好地限制信用风险1560

四、金融互换迅速发展的原因1560

(一)金融证券化1560

(二)欧洲美元市场的扩大1560

(三)降低融资成本1560

(四)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积极参与1561

(五)套期保值,规避风险1561

(六)互换交易标准的确立1561

五、互换市场的参与者1562

(一)各国政府1562

(二)各国政府机构和国际机构1562

(三)跨国企业1562

(四)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1562

六、银行在互换中的突出作用1562

(一)信用替代1562

(二)磋合成交1562

(三)批发整合1562

七、金融互换的种类1563

(一)货币互换1563

(二)利率互换1564

第六节 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风险与管理1566

一、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风险1566

(一)市场风险(或价格风险)1566

(二)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1567

(三)表外风险1567

(四)流动性风险1567

(五)电子转账系统风险1567

(六)法律风险1567

(七)管理风险1567

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防范与化解1567

(一)借鉴国外风险监管的经验1568

(二)我国加强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监管的办法1569

三、我国衍生工具市场的拓展1570

(一)完善和发展可转换债券1571

(二)开展远期外汇1573

(三)发展多种形式的认股权证1574

(四)大力发展互换1575

(五)关于外汇期货的思考1576

【专家论坛】1576

金融期权衍生技术的新发展1576

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建立与发展1582

发展金融衍生产品 推动中国金融创新1583

【银行家说】1585

论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发展1585

期货市场:商业银行商机何在1588

【国际典范】1590

西方国家金融工具创新的效应分析及我国的发展思路1590

第五章 其他表外业务品种创新管理模式1596

第一节 贷款承诺1596

一、贷款承诺的含义1596

二、贷款承诺的特点1596

(一)贷款承诺是一种合同化的协议1596

(二)贷款承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1596

(三)贷款承诺具有较低的成本1597

三、贷款承诺的类型1597

(一)定期贷款承诺1597

(二)备用贷款承诺1597

(三)循环承诺1597

四、贷款承诺的程序1598

(一)申请1598

(二)银行审查1598

(三)签约1598

(四)借款1598

(五)偿还1598

五、贷款承诺的优点1598

(一)从需求方即借款人来看1598

(二)从供给方即银行来看1599

六、贷款承诺的定价1599

第二节 贷款出售1600

一、贷款出售的定义1600

二、贷款出售的类型1601

(一)更改1601

(二)转让1601

三、贷款出售的交易程序1601

四、贷款出售的定价1602

(一)对于优质贷款1602

(二)对于劣质贷款1602

五、贷款出售的发展及原因1602

(一)从经济环境来看1602

(二)从银行来看1602

(三)从借款人来看1603

【专家论坛】1603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1603

【银行家说】1605

贷款出售技术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分析1605

第三部分 现代商业银行服务创新与营销创新成功模式1615

第十一编 入世后现代商业银行服务理念的转变与建立1615

第一章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及运作焦点——服务管理1615

第一节 商业银行服务1615

一、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1615

(一)金融服务的内容与特点1615

(二)金融竞争导致金融服务的发展1619

(三)金融服务质量管理1622

二、真正的商业银行服务1624

(一)真正的商业银行服务的含义1624

(二)现代商业银行服务观念1627

(三)商业银行的优质文明服务1628

(四)商业银行服务管理1632

第二节 商业银行规范化服务1636

一、商业银行服务规范的基本内容1636

(一)商业银行服务规范的内容和作用1636

(二)商业银行服务规范制定的依据1637

二、商业银行服务道德规范1638

(一)商业银行服务道德规范的概念1638

(二)商业银行服务道德规范的特点1638

(三)商业银行服务道德规范的要求1639

三、商业银行服务质量规范1639

(一)服务技能规范1639

(二)服务效率规范1641

(三)服务环境规范1643

四、商业银行服务态度规范1644

(一)服务态度规范的概念1644

(二)树立正确服务态度的重要性1645

(三)语言规范1645

(四)仪表规范1646

第三节 建立有特色的客户投诉机制1649

一、商业银行在服务上的盲点1649

二、探究客户抱怨投诉的原因1650

(一)在服务态度方面1650

(二)在服务语言方面1650

(三)在服务质量方面1650

(四)在服务效率方面1650

三、要重视客户投诉的原因1650

四、对待客户投诉的方法和技巧1651

【专家论坛】1652

银行服务功能的同质性与比较竞争优势1652

采取八项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1659

银行新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1660

【银行家说】1662

树立“大服务”观念 全面提高工商银行的服务水平1662

全系列融资组合1668

【本土探索】1673

为知识服务叫好1673

服务创新:工商银行入世的入场券1673

第二章 现代商业银行的全新服务形象1677

第一节 商业银行服务形象的重要性1677

一、商业银行服务形象的概念1677

二、完善商业银行服务形象的重要性1677

第二节 内在和外在服务的统一1678

一、雄厚的财力1678

二、浓厚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市场信誉1679

三、良好的营业服务1679

四、强大的人才阵容1679

五、可观的经济效益1679

六、优美的服务环境1679

第三节 健全的服务窗口1680

一、大堂服务1680

(一)服务纪律1680

(二)工作环境1680

(三)员工态度1680

(四)业务介绍1681

二、柜台服务1681

(一)环境整洁1681

(二)服务准确1681

(三)工作熟练1681

三、电子机具服务1681

(一)自动柜员机服务1681

(二)自动柜员机现金管理1682

(三)自动柜员机数量管理1682

第四节 员工仪表与礼仪1682

一、员工仪表和礼仪的重要性1682

(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1682

(二)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需要1682

(三)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需要1682

二、商业银行礼仪总体规范1683

(一)礼仪服务道德规范1683

(二)礼仪服务仪表规范1683

(三)礼仪服务语言规范1683

(四)礼仪服务态度规范1683

三、商业银行基本礼仪1683

(一)周到服务1683

(二)待人礼貌1684

(三)语言文明1684

(四)仪表端庄1685

四、培养礼仪的途径1685

(一)自觉接受礼仪教育1685

(二)广泛涉猎科学文化领域,学习礼仪方面的知识,使自已博闻多识1685

(三)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注意逐步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1685

【专家论坛】1685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优化的对策与思路1685

服务应从“高效”着手1691

【本土探索】1692

对基层农行强化服务功能的思考1692

【国际典范】1694

俄罗斯银行形象亟待改善1694

第三章 现代商业银行的全新服务理念1696

第一节 客户是员工的衣食父母1696

一、银行服务理念的重点1696

(一)与顾客心手相牵1696

(二)规范服务业务1696

(三)加强协作与配合1696

(四)提供客户意想不到的服务1696

(五)建立顾客满意战略1696

(六)树立良好的银行品牌1697

二、客户是员工的衣食父母1697

第二节 营造高尚的服务氛围1697

第三节 服务是商业银行的唯一产品1698

第四节 定位是银行服务发展的最高阶段1699

一、商业银行服务定位的原则1699

(一)重要性1700

(二)显著性1700

(三)沟通性1700

(四)独占性1700

(五)可支付性1700

(六)盈利性1700

二、商业银行服务的定位分析1700

三、商业银行服务定位应考虑的几个因素1701

(一)服务定位要强化当前位置1701

(二)服务定位要寻找商业银行服务中的空缺,打击竞争者的弱点1701

(三)服务定位必须与目标客户的需求相对应1701

四、定位是银行服务发展的最高阶段1701

五、商业银行成功定位的实例1701

(一)美国花旗银行的服务定位1701

(二)美国的布拉斯加McCooK第一国民银行的服务定位1701

【专家论坛】1702

商业银行应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1702

【银行家说】1704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建中小企业便利融资特色银行1704

【本土探索】1709

提供随时随地金融服务1709

建行上海市分行服务创新1709

第十二编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服务策略与服务体系构建1712

第一章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服务策略概述1712

第一节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观念1712

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概念1712

(一)概念1712

(二)产生1712

(三)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状况1713

二、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内容1713

(一)营销战略的四个“P”1713

(二)营销战术的六个“P”1714

(三)人1715

三、商业银行营销观念的演进1716

(一)生产观念1716

(二)产品观念1716

(三)推销观念1716

(四)市场营销观念1717

(五)社会市场营销观念1717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调研1718

一、商业银行市场调研的涵义及其作用1718

(一)涵义1718

(二)作用1718

二、商业银行市场调研的原则1719

(一)目的性原则1719

(二)及时性原则1719

(三)客观性原则1719

(四)针对性原则1720

(五)同业原则1720

(六)系统性原则1720

三、商业银行市场调研程序1720

(一)准备阶段1721

(二)调研实施阶段1721

四、商业银行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1723

(一)观察法1723

(二)询问调查法1724

(三)实验法1724

(四)抽样调查1725

第三节 商业银行产品策略1725

一、商业银行产品概述1725

(一)商业银行产品的涵义1725

(二)商业银行产品的种类1726

二、商业银行产品生命周期及营销策略1730

(一)导入期1731

(二)成长期1732

(三)成熟期1732

(四)衰退期1733

三、商业银行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策略1734

(一)开发策略1734

(二)开发程序1737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分销渠道策略1739

一、商业银行分销渠道策略概述1739

(一)分销渠道的涵义与种类1739

(二)银行拓展分销渠道的方法1740

二、商业银行直接分销渠道——银行分支机构1742

(一)分支机构的分类1742

(二)银行分支机构设置理论及策略1742

(三)商业银行网点选择的传统模型1744

(四)影响商业银行网点选择的几个最新因素1746

(五)案例1747

三、间接分销渠道1748

(一)信用卡1748

(二)电话银行1749

(三)ATM(自动柜员机)1749

第五节 商业银行促销策略1750

一、商业银行促销概述1750

(一)商业银行促销的涵义和目的1750

(二)商业银行促销的作用1751

(三)商业银行促销方式1752

(四)促销组合1753

(五)促销策略1755

二、人员推销1755

(一)人员推销的特点及方法1755

(二)推销人员的素质1756

(三)人员推销的程序1758

(四)银行人员促销的管理1758

三、营业推广1759

(一)营业推广的基本特征1759

(二)主要营业推广工具1759

(三)营业推广的不足之处1761

四、公关促销1761

(一)公关促销的涵义1761

(二)公关促销的职能1761

(三)公关促销的形式1762

【专家论坛】1763

营销服务的五要五忌1763

【银行家说】1765

构建新世纪的营销战略1765

【本土探索】1769

工商银行市场营销问题初探1769

【国际典范】1773

国外银行如何营销金融机构业务1773

从西方金融服务营销的发展中寻找启示1776

多渠道:银行服务的革命1780

第二章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782

第一节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计划与控制1782

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计划1782

(一)概述1782

(二)功能1782

(三)分类1783

(四)内容1783

(五)营销计划的重要性1784

(六)银行计划与营销计划的关系1785

二、商业银行营销控制1785

(一)决定控制对象1786

(二)建立量度1786

(三)制定目标1786

(四)测量效果或预报1786

(五)建立标准1786

(六)分析原因1786

(七)采取校正措施1786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营销系统的建立1786

一、营销系统的构成1787

(一)商业银行产品计划及其特征1787

(二)营销沟通渠道1787

二、营销系统管理步骤1788

(一)决定营销目标1788

三、营销情报系统1788

【专家论坛】1789

中国银行业的CRM革命1789

商业银行的整体营销战略1793

商业银行的定制式市场营销1797

【银行家说】1799

差异化营销 银行新的营销点1799

【本土探索】1803

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1803

以财务顾问为核心带动全面产品营销1809

第三章 商业银行形象塑造与广告宣传战略1811

第一节 商业银行形象塑造1811

一、商业银行形象概述1811

(一)社会“认同”取向1811

(二)文明经营的总体标志1811

(三)提高银行知名度的有效方式1812

(四)增强员工的信任感和归属感1812

二、商业银行形象的基本内容及作用1813

(一)基本内容1813

(二)作用1813

三、塑造银行形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1814

(一)商业银行塑造企业形象的原则1814

(二)商业银行塑造企业形象的程序1815

(三)商业银行塑造企业形像的方法1815

第二节 商业银行CIS识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1816

一、CIS的概念1816

二、CIS的构成1817

(一)理念识别1817

(二)行为识别1818

(三)视觉识别1819

三、案例——金融企业标准字1821

四、CIS的作用1822

(一)管理功能1822

(二)对外识别功能1822

(三)协调功能1822

(四)扩大影响1822

(五)教育功能1822

(六)增强凝聚力1823

第三节 商业银行广告宣传战略1823

一、广告的含义及特点1823

(一)含义1823

(二)特点1823

二、商业银行广告发展过程1824

(一)强调银行实力的银行形象广告阶段1824

(二)银行产品广告阶段1824

(三)整合广告阶段1824

三、广告媒体的种类和选择1825

(一)银行广告媒体的种类1825

(二)广告媒体的选择1826

【专家论坛】1827

别冷落了不花钱的好广告1827

广告背后是文化1828

【银行家说】1830

营销宣传莫走偏1830

【本土探索】1831

我国商业银行形象的设计、实施1831

中国工商银行征集广告语的成功案例1833

【国际典范】1834

英国储蓄银行吸引投资的成功广告案例1834

瑞士银行项目融资的独特广告18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