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型水利枢纽总布置优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久晟,虞邦义,西汝泽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ISBN:978780734889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淮河-水利枢纽-水利规划-安徽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型水利枢纽总布置优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总布置优化研究3
第一章 综述3
第二章 临淮岗工程在淮河洪水控制中的重要作用6
第一节 临淮岗工程兴建前的淮河中游防洪形势6
第二节 临淮岗工程建设的历史沿革7
第三节 临淮岗工程在淮河中游防洪体系中的重要作用8
第三章 临淮岗工程的自然条件9
第一节 流域概况9
第二节 气象与径流9
第三节 泥沙10
第四节 工程地质10
第四章 枢纽布置的试验研究15
第一节 试验目的与任务15
第二节 模型设计16
第三节 原布置方案试验成果及分析17
第四节 优化布置方案试验27
第五节 深、浅孔闸之间分流岛体型研究35
第六节 优化布置要点37
第七节 城西湖退水闸与临淮岗的相互影响38
第五章 模型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41
第一节 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的任务41
第二节 系统硬件组成41
第三节 沿程水位采集与新型水位计研制42
第四节 系统软件设计45
第五节 出入流自动控制47
第六节 小结49
第六章 洪水演算及泄流能力计算50
第一节 临淮岗洪水演算特点50
第二节 100年一遇洪水50
第三节 1000年一遇洪水51
第四节 平原水闸泄流能力计算特点52
第五节 水闸泄流能力计算52
第六节 公式应用比较52
第七节 高淹没度泄流计算公式探讨53
第八节 小结55
第七章 枢纽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56
第一节 枢纽工程现状56
第二节 坝轴线选择57
第三节 闸址选择57
第四节 上下游引河布置60
第五节 建筑物设计61
第六节 深、浅孔闸之间分流岛67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70
第一节 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特征70
第二节 环境影响分析70
第三节 负面影响对策71
第九章 工程效益评价72
第一节 临淮岗工程的防洪作用72
第二节 临淮岗工程的灌溉、航运和生态效益72
第三节 临淮岗工程蓄水后的效益73
第四节 国民经济评价73
第二篇 白莲崖水库枢纽总布置优化研究77
第一章 综述77
第二章 白莲崖水库对淮河防洪的重要作用81
第一节 社会经济概况81
第二节 水利水电工程概况81
第三节 前期工作成果及审查主要结论83
第四节 兴建白莲崖水库的必要性84
第五节 综合利用85
第三章 工程的自然条件87
第一节 水文87
第二节 工程地质88
第四章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93
第一节 设计依据93
第二节 主要建筑物方案选择93
第三节 工程总体布置96
第五章 枢纽布置优化研究98
第一节 可行性研究阶段整体模型试验98
第二节 初步设计阶段整体模型试验107
第六章 泄洪中孔体型优化研究122
第一节 坝前右岸山体局部开挖试验122
第二节 增大3#泄洪中孔挑距的试验122
第三节 泄洪中孔进口顶部曲线修改试验123
第四节 泄洪中孔消涡试验125
第五节 小结125
第七章 泄洪隧洞体型优化研究128
第一节 体形曲线的优化128
第二节 掺气减蚀问题研究133
第八章 掺气减蚀的新理论——小气泡保护理论141
第一节 掺气测量仪器简介141
第二节 掺气水流的主要运动特性及模型相似性141
第三节 掺气减蚀保护作用145
第四节 研究方向146
第五节 小结146
第九章 新型针式掺气流速仪147
第一节 工作原理147
第二节 针式掺气流速仪一般的系统配置149
第三节 主要技术指标151
第四节 仪器操作151
第五节 数据分析154
第六节 接线165
第七节 测杆及安装166
第八节 注意事项167
第九节 安装168
第十章 混联水库群联合调度运用方案169
第一节 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三库联合防洪调度运用方案169
第二节 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四库联合灌溉供水发电调度运用方案170
第三节 白莲崖水库以灌溉为主的综合调度运用方案172
第四节 白莲崖水库以发电为主的综合调度运用方案173
第十一章 工程效益评价175
第一节 防洪效益175
第二节 发电效益175
第三节 灌溉效益176
第四节 总效益176
第五节 综合评价176
参考文献177
热门推荐
- 1134918.html
- 2634910.html
- 1625313.html
- 51686.html
- 67427.html
- 722464.html
- 334861.html
- 2394731.html
- 2685116.html
- 508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1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0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0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9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9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7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