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诗史论 1840-201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史诗史论 1840-2010
  • 冯文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665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史诗史论 1840-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中国史诗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价值及意义1

第二节 书写中国史诗学术史的思考5

第三节 西方文论语境中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换9

第四节 中国文论视野中的史诗与叙事诗的关系22

第一章 晚清至新文化运动前中国学者的史诗观念31

第一节 艾约瑟:“唐杜甫作诗关系国事谓之诗史,西国则真有诗史也。”32

第二节 梁启超:“数诗才而至词曲,则古代之屈、宋,岂让荷马、但丁?”37

第三节 王国维:“史诗”则“我国尚在幼稚之时代”40

第四节 章太炎:“韵文完备而后有笔语,史诗功善而后有舞诗”45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50年代前中国文学“史诗问题”的诸家论:鲁迅、胡适、闻一多及其他学者52

第一节 鲁迅:“终不闻有荟萃熔铸为巨制,如希腊史诗者”53

第二节 胡适:“故事诗(Epic)在中国起来的很迟”57

第三节 闻一多:“古本《五子之歌》或即史诗的残骸”62

第四节 陆侃如:“作者也许有意组织一个大规模的‘周的史诗’”68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50年代前史诗与弹词、鼓词比较之种种:吴宓、郑振铎、陈寅恪及其他学者82

第一节 吴宓:“以其大体精神及作成之法论之,弹词与荷马史诗极相类似”82

第二节 郑振铎:“弹词可真不能不算是中国的史诗”87

第三节 陈寅恪:就文体立论弹词与史诗“实未有差异”97

第四节 茅盾:“荷马的史诗”“跟我们的鼓词实在差不多”102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学者的国外史诗研究108

第一节 季羡林:《罗摩衍那》及其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的研究112

第二节 黄宝生:《摩诃婆罗多》的翻译和史诗理论的探讨119

第三节 罗念生、王焕生、陈中梅等学者对荷马史诗的翻译与研究123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格局形成和拓展134

第一节 钟敬文:南方史诗传统与中国史诗学建设134

第二节 降边嘉措、杨恩洪、王沂暖等学者的《格萨尔》研究144

第三节 仁钦道尔吉、陈岗龙、斯钦巴图等学者的蒙古英雄史诗研究155

第四节 郎樱、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等学者的《玛纳斯》研究169

第五节 陶阳、梁庭望、刘亚虎等学者的南方史诗研究175

第六章 中国史诗研究的新趋势与学术范式的转换184

第一节 巴·布林贝赫对蒙古英雄史诗诗学的建构184

第二节 “活形态”史诗观的确立与学术中心的转换191

第三节 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与其他学者的学术新范式及其影响197

第七章 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形成和发展的特点210

第一节 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术与政治变革210

第二节 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术与外来文化的影响216

第三节 19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术与研究者的知识构成之关系224

结语232

参考文献235

后记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