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
  • 佟勇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508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数据库系统-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关系数据库原理与设计2

第1章 数据库概论2

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2

1.1.1 人工管理阶段2

目录2

1.1.2 文件管理阶段3

1.1.3 数据库系统阶段4

1.1.4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比较7

1.2.1 数据库的定义与特性8

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8

1.2.2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原则10

1.2.3 自主系统与宿主系统12

1.2.4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与组成14

1.3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15

1.3.1 数据库的三级结构16

1.3.2 数据库的两级映射17

1.4.1 DBA的作用18

1.4 数据库管理员与数据库管理系统18

1.3.3 数据独立性18

1.4.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19

1.4.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程序组成20

1.4.4 数据语言21

1.4.5 数据字典23

1.4.6 数据库日志24

1.4.7 用户访问数据库的过程25

1.5 数据模型26

1.5.1 名词解释27

1.5.2 实体-联系模型31

1.5.3 格式化模型32

1.5.4 关系模型37

小结38

习题39

第2章 关系数据库43

2.1 关系定义43

2.1.1 关系定义及其基本术语44

2.1.2 关系的性质45

2.2.1 关系代数与ISBL语言46

2.2 关系运算与关系语言46

2.2.2 元组关系演算与QUEL语言54

2.2.3 域关系演算与QBE语言59

2.3 关系查询语言SQL63

2.3.1 数据定义63

2.3.2 数据查询65

2.3.3 数据更新67

2.4 关系语言的评价68

2.5.1 关系模型评价69

2.5 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69

2.5.2 函数依赖71

2.5.3 关键字72

2.5.4 关系模式的规范理论基础72

2.5.5 多值依赖与第四范式(4NF)75

2.5.6 连接依赖与第五范式(5NF)77

小结79

习题80

3.1.1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83

3.1 数据库设计概述83

第3章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安全保护83

3.1.2 数据库设计方法简介85

3.1.3 数据库设计的内容86

3.2 数据库规划与需求分析87

3.2.1 数据库规划87

3.2.2 需求分析88

3.3 概念模型设计92

3.3.1 概念模型的作用92

3.3.2 建立E-R模型的方法93

3.3.4 全局概念E-R模型的设计94

3.3.3 建立局部E-R模型94

3.4 逻辑结构设计95

3.4.1 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95

3.4.2 关系规范化应用98

3.4.3 关系模式优化99

3.5 数据库物理设计100

3.5.1 物理设计主要的目标与要解决的问题101

3.5.2 物理设计的内容101

3.6.2 数据库的试运行103

3.6 数据库的实现103

3.6.1 组织数据入库103

3.7 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104

3.8 数据库安全与保护105

3.8.1 安全性控制106

3.8.2 数据库完整性控制108

3.8.3 数据库并发控制110

3.8.4 数据库的恢复112

小结113

习题114

第二篇 关系数据库应用技术基础122

第4章 预备知识122

4.1 数据库技术概述122

4.2 Visual FoxPro简介123

4.2.1 Visual FoxPro的主要特点123

4.2.2 Visual FoxPro主要技术性能125

4.2.3 Visual FoxPro主要技术指标126

4.3.1 数据类型127

4.3 常量与变量127

4.3.2 常量129

4.3.3 变量129

4.3.4 数组变量131

4.4 运算符与表达式131

4.4.1 运算符131

4.4.2 表达式133

4.5 常用函数135

4.5.1 数值处理函数135

4.5.2 字符处理函数136

4.5.3 日期和时间处理函数139

4.5.4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141

4.5.5 与数据表(库)相关的函数141

4.6 Visual FoxPro的文件类型与命令结构145

4.6.1 常用文件类型145

4.6.2 常用系统环境设置148

4.6.3 命令结构与书写规则150

4.7.4 记录指针152

4.7.3 字段152

4.7.2 记录152

4.7.1 表152

4.7 Visual FoxPro中数据库的相关概念152

4.7.5 逻辑视图153

4.7.6 数据库153

小结153

习题154

第5章 Visual FoxPro的基本操作158

5.1 建立Visual FoxPro应用程序的过程简介158

5.1.1 建立项目文件159

5.1.2 建立数据库160

5.1.3 向数据库添加表格161

5.1.4 建立一个表单163

5.1.5 运行表单165

5.1.6 制作报表166

5.1.7 退出Visual FoxPro的使用168

5.2 数据库、表的建立与访问168

5.2.1 自由表的建立与访问168

5.2.2 数据库的建立与访问176

5.3.1 向数据库添加与删除数据表181

5.3 数据的基本操作181

5.3.2 与数据库信息有关的函数183

5.3.3 修改数据表的结构185

5.3.4 记录指针的定位186

5.3.5 数据输入188

5.3.6 数据的修改、复制、删除与恢复190

5.3.7 数据查询195

5.3.8 数值计算207

5.4.1 索引的特点210

5.4 数据的排序与索引210

5.4.2 索引类型211

5.4.3 建立索引211

5.4.4 用多个字段进行索引排序214

5.4.5 筛选记录215

5.5 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216

5.5.1 建立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216

5.5.2 编辑数据库之间的关系217

5.6 数据视图218

5.6.1 建立本地视图219

5.6.2 修改本地视图221

5.7 数据的屏幕输入与输出222

5.7.1 基本输入与输出222

5.7.2 格式化输入与输出224

5.8 数据报表的设计227

5.8.1 使用可视化方式创建报表227

5.8.2 浏览建立好的报表230

5.8.3 修改报表230

5.9.1 SQL语言239

5.9 SQL命令与查询239

5.9.2 在Visual FoxPro系统中的查询240

5.9.3 SQL查询命令240

5.10 与高级语言的数据交换243

5.10.1 数据表文件转换为其他格式的数据文件243

5.10.2 其他格式的数据转换为数据表文件244

5.10.3 使用文件操作函数进行交换数据245

小结247

习题248

第6章 程序设计基础252

6.1 程序设计概述252

6.1.1 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253

6.1.2 程序的建立与编辑253

6.1.3 程序文件的编译和执行255

6.2 选择结构设计256

6.2.1 简单判断语句256

6.2.2 选择判断语句257

6.2.3 多选择判断语句258

6.2.4 选择结构的比较259

6.2.5 选择语句的嵌套260

6.2.6 条件选择函数261

6.3 循环结构设计262

6.3.1 条件循环262

6.3.2 计数循环264

6.3.3 多重循环265

6.3.4 表文件扫描循环266

6.4.1 数组的定义与赋值267

6.4 数组应用267

6.4.2 数据表与数组的数据交换268

6.4.3 数组有关的常用函数270

6.5 ON命令控制进程273

6.6 子程序、过程与自定义函数的程序设计277

6.6.1 子程序277

6.6.2 过程281

6.6.3 用户自定义函数284

6.7.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285

6.7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简介285

6.7.2 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286

小结287

习题288

第三篇 上机指导与习题解答296

第7章 Visual FoxPro系统实验环境简介296

7.1 Visual FoxPro系统的安装296

7.1.1 Visual FoxPro系统安装环境296

7.1.2 Visual FoxPro系统的安装过程297

7.3 命令窗口300

7.2 Visual FoxPro系统的界面简介300

7.4 系统菜单302

7.4.1 “文件”菜单302

7.4.2 “编辑”菜单307

7.4.3 “显示”菜单310

7.4.4 “格式”菜单316

7.4.5 “工具”菜单319

7.4.6 “程序”菜单323

7.4.7 “窗口”菜单324

7.4.8 “帮助”菜单326

7.5 Visual FoxPro系统的工具栏327

7.5.1 定制主窗口工具栏327

7.5.2 工具栏329

7.5.3 定制工具栏中的按钮336

7.5.4 工具栏的显示方式338

7.6 Visual FoxPro系统的项目管理器338

7.6.1 项目管理器的窗口339

7.6.2 项目管理器的按钮339

7.6.3 项目管理器的使用340

7.6.4 项目管理器的定制341

7.7 系统选项的设置342

7.7.1 “控件”标签342

7.7.2 “区域”标签342

7.7.3 “调试”标签344

7.7.4 “语法着色”标签344

7.7.5 “字段映像”标签345

7.7.6 “显示”标签346

7.7.7 “常规”标签347

7.7.8 “数据”标签348

7.7.9 “远程数据”标签351

7.7.10 “文件位置”标签353

7.7.11 “表单”标签354

7.7.12 “项目”标签356

小结358

第8章 上机实验指导359

8.1 实验一 Visual FoxPro系统的安装环境与安装过程359

8.1.1 实验目的与要求359

8.1.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59

8.3.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0

8.3 实验三 选项设置与项目管理器的使用360

8.2 实验二 Visual FoxPro系统的界面360

8.2.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0

8.2.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0

8.3.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1

8.4 实验四 数据库、表的建立与访问361

8.4.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1

8.4.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1

8.5.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2

8.5.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2

8.5 实验五 数据表的基本维护362

8.6 实验六 数据的排序与索引363

8.6.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3

8.6.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3

8.7 实验七 数据表的数值统计363

8.7.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3

8.9.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4

8.9 实验九 数据的格式化输入与输出364

8.8.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4

8.8.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4

8.7.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4

8.8 实验八 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与数据视图364

8.9.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5

8.10 实验十 数据报表365

8.10.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5

8.10.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5

8.11 实验十一 SQL查询366

8.11.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6

8.11.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6

8.12 实验十二 数据交换366

8.12.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6

8.12.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6

8.14 实验十四循环结构367

8.14.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7

8.14.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7

8.13.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7

8.13.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7

8.13 实验十三 程序设计初步与选择结构367

8.15 实验十五 数组368

8.15.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8

8.15.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8

8.16 实验十六 子程序、过程与自定义函数368

8.16.1 实验目的与要求368

8.16.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369

9.1 第1章习题与解答370

第9章 习题与解答370

9.2 第2章习题与解答377

9.3 第3章习题与解答382

9.4 第4章习题与解答392

9.5 第5章习题与解答398

9.6 第6章习题与解答401

附录414

附录1 实验报告格式414

附录2 Visual FoxPrp系统常用命令简介415

附录3 Visual FoxPro系统常用函数简介429

主要参考文献4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