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保护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保护学
  • 岳永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528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保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1

一、环境的定义1

二、环境的种类2

第二节 环境问题3

一、生态环境破坏3

二、环境污染4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

一、环境保护的任务5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5

三、我国的环境保护战略和纲领6

第二章 环境生态学基础8

第一节 生态系统8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8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10

三、生态平衡12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应用13

一、城市生态学13

二、生态农业14

三、污染生态学16

第三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18

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18

一、大气的结构18

二、大气的组成19

第二节 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20

一、大气污染源20

二、主要大气污染物22

三、大气污染物浓度表示法和排放量估算26

第三节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30

一、“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31

二、臭氧层破坏33

三、酸雨问题35

第四节 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与扩散的因素37

一、风和湍流38

二、气温垂直分布和大气稳定度39

三、下垫面条件41

四、其他因素44

第五节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6

一、大气污染与健康46

二、几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危害毒性47

第六节 大气污染对农业的影响和危害49

一、大气污染对农业影响概述49

二、主要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52

三、大气污染对农作物危害的调查研究方法58

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60

第七节 大气污染防治60

二、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61

第四章 水体污染与防治66

第一节 水体和水质66

一、水体的概念66

二、水体的水质67

三、水质指标67

第二节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69

一、水体污染和污染源69

二、水体自净70

第三节 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70

一、需氧有机污染物70

二、重金属72

三、酚和氰化物73

四、酸、碱、盐74

五、石油污染75

六、热污染75

第四节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76

一、富营养化的发生和危害76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77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78

四、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79

第五节 水体污染防治79

一、水体污染综合治理的原则和策略79

二、废水处理方法81

三、废水处理流程85

二、土壤自净与污染87

一、土壤特性87

第一节 土壤的特性和土壤污染87

第五章 土壤污染与防治87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90

一、镉(Cd)的土壤污染与危害90

二、汞(Hg)的土壤污染与危害91

三、铅(Pb)的土壤污染与危害93

四、铬(Cr)的土壤污染与危害94

五、砷(As)的土壤污染与危害95

第三节 土壤农药污染97

一、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97

二、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和转移98

三、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99

第四节 土壤化肥污染100

一、化肥对土壤的污染101

第五节 土壤其他污染103

一、三氯乙醛污染103

二、化肥污染防治103

二、地膜污染105

第六章 固体废物污染与防治107

第一节 固体废物概述107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107

二、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108

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109

四、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109

第二节 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110

一、高炉渣的处理与利用110

二、粉煤灰的处理与利用112

三、煤矸石的处理与利用114

四、废石和尾矿的处理与利用114

一、城市垃圾的性质和产量115

第三节 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115

二、城市垃圾的预处理116

三、城市垃圾的利用117

四、城市垃圾的最终处置119

五、城市垃圾的农业利用120

第四节 农业废物的利用122

一、纤维性废物的利用122

二、畜禽粪便的利用与污染防治123

第七章 环境噪声与控制125

第一节 环境噪声及噪声源125

一、环境噪声125

二、噪声源126

第二节 声音的性质和度量126

一、声速、波长和频率126

二、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127

一、环境噪声的评价128

第三节 环境噪声的评价与控制途径128

三、声音的叠加128

二、噪声环境标准129

三、环境噪声的控制途径130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133

第一节 放射性的基本概念133

一、放射性133

二、放射性衰变类型及规律133

三、放射性的来源134

四、放射性危害及放射性防护135

第二节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类型136

一、放射性污染136

二、放射性污染的来源136

三、放射性污染的类型136

一、放射性废物概述137

第三节 放射性废物及处理137

二、放射性废水的处理138

三、气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140

四、固体放射性废物的处理141

五、放射性废物的固化142

六、放射性废物的最终处置142

第九章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144

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144

一、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144

二、我国陆地水资源利用及其保护145

三、我国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策147

第二节 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148

一、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概况148

二、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49

三、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策150

一、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与特点151

第三节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151

二、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52

三、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策153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154

一、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状况155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156

三、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157

第十章 环境监测159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类别159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159

二、环境监测的类别159

第二节 环境监测试样的采集和保存160

一、采样概述160

二、大气样品的采集161

三、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62

四、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65

五、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66

六、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67

第三节 环境监测常规项目167

一、样品中待测组分的提取(样品前处理)167

二、样品监测分析168

三、大气和废气监测常规项目168

四、水和废水监测常规项目170

五、土壤污染监测172

第四节 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172

一、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172

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174

三、实验室间质量控制176

四、环境监测管理178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180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180

第十一章 环境质量评价180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180

三、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181

第二节 环境质量标准181

一、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质量基准181

二、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型和级别182

三、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依据和步骤183

第三节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184

一、污染源调查185

二、污染源评价187

第四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90

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程序与内容190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91

三、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95

四、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99

一、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制度209

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209

二、环境影响评价类型210

三、环境影响评价程序210

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与规划213

第一节 环境管理213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其发展213

二、环境管理的职能和手段214

三、环境管理制度215

四、环境的监督管理217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218

一、环境保护法概念218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220

三、法律责任221

一、环境规划概述223

第三节 环境规划223

二、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程序224

三、环境规划的实施227

实验部分229

实验一 空气中SO2的测定229

实验二 植物受SO2、HF的伤害症状及抗性232

实验三 植物中氟化物的测定232

实验四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234

实验五 氨氮的测定——纳氏比色法238

实验六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CODCr)240

实验七 污染物对鱼急性毒性的测定243

实验八 铅、镉的测定——双硫腙比色法246

实验九 灌溉水中三氯乙醛的标准分析方法——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248

实验十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50

实验十一 固体废物渗漏模拟试验251

实验十二 污染源调查252

附录254

附录一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254

附录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55

附录三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257

附录四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260

附录五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BG4284-84)261

附录六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值(GB8172-87)261

附录七 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173-87)262

附录八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263

附录九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64

附录十 常用样品保存技术267

主要参考文献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