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诊断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阎文泰,王智慧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市: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229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21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节 发热6
第一篇 常见症状6
第二节 疼痛9
一、头痛10
二、胸痛11
三、腹痛12
第三节 水肿13
第四节 咳嗽与咳痰15
第五节 咯血16
第六节 呼吸困难17
第七节 紫绀18
第八节 心悸19
第九节 黄疸20
一、呕血24
第十节 呕血与便血24
二、便血25
第十一节 腹泻26
第十二节 意识障碍27
第十三节 排尿异常28
三、尿潴留29
二、多尿29
一、少尿与无尿29
五、尿频、尿急与尿痛30
四、尿失禁30
第十四节 血尿31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33
第一节 问诊的重要性33
第二篇 问诊33
第三节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37
第一节 视诊38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38
第三篇 检体诊断38
第二节 触诊39
第三节 叩诊40
第四节 听诊42
第五节 嗅诊43
(一)体温44
三、生命征44
第二章 全身状态与皮肤、淋巴结检查44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44
一、性别44
二、年龄44
四、发育与体型45
(四)血压45
(二)脉搏45
(三)呼吸45
五、营养46
八、面容与表情47
七、语调与语态47
六、意识状态47
十、步态49
十、姿势49
九、体位49
一、颜色51
第二节 皮肤51
六、皮下出血52
五、皮肤脱屑52
二、湿度与出汗52
三、弹性52
四、皮疹52
十一、毛发53
十、瘢痕53
七、蜘蛛痣53
八、水肿53
九、皮下气肿53
第三节 淋巴结54
第一节 头颅56
第三章 头部及其器官的检查56
一、眼57
第二节 头部器官57
三、鼻61
二、耳61
四、口62
五、腮腺66
(四)颈部血管68
(三)颈部的皮肤与包块68
第四章 颈部检查68
(一)颈部的外形与分区68
(二)颈部的姿势与运动68
(五)甲状腺69
(六)气管70
一、骨骼标志72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72
第五章 胸部检查72
三、胸部的自然陷窝和解剖学区域73
二、胸部的体表垂直线标志73
一、胸壁74
第二节 胸壁、胸廓与乳房74
二、胸廓75
三、乳房76
第三节 肺和胸膜77
(二)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的变化78
(一)呼吸运动78
一、视诊78
(二)语音震颤79
(一)胸廓扩张度79
二、触诊79
(二)影响叩诊音的主要因素80
(一)肺部叩诊注意事项80
(三)胸膜摩擦感80
三、叩诊80
(三)正常叩诊音81
(四)异常叩诊音82
(一)呼吸音83
四、听诊83
(二)啰音85
(四)胸膜摩擦音87
(三)语音传导87
三、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88
二、支气管哮喘88
(五)硬币叩击征88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88
一、肺炎球菌性肺炎88
五、气胸89
四、胸腔积液89
(二)心尖搏动91
(一)心前区外形91
第五节 心脏检查91
一、视诊91
(二)震颤92
(一)心前区搏动92
(三)心前区其他部位的搏动92
二、触诊92
(二)正常心界(相对浊音界)93
(一)心脏浊音界叩诊法93
(三)心包摩擦感93
三、叩诊93
(四)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94
(三)心界的各部组成94
四、听诊95
1.心率96
(二)听诊内容96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96
3.心音97
2.心律97
4.心脏杂音103
(二)周围血管109
(一)颈部血管109
5.心包摩擦音109
第六节 血管检查109
一、视诊109
(五)波形110
(四)强弱或大小110
二、触诊110
(一)速率110
(二)节律110
(三)紧张度110
(一)测量方法111
四、血压测定111
(六)动脉壁的情况111
三、听诊111
(一)枪击音与Duroziez双重音111
(二)血管杂音111
一、二尖瓣狭窄112
第七节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112
(二)正常值112
(三)临床意义112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3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13
五、心功能不全114
四、心包积液114
二、腹部分区117
一、体表标志117
第六章 腹部检查117
第一节 腹部体表标志与分区117
一、腹部外形119
第二节 视诊119
四、腹壁静脉120
三、腹壁皮肤120
二、呼吸运动120
五、蠕动波121
二、压痛与反跳痛122
一、腹壁紧张度122
第三节 触诊122
四、脏器触诊123
三、液波震颤123
五、腹部包块129
第四节 叩诊130
四、胃泡鼓音区131
三、脾脏叩诊131
一、腹部叩诊音131
二、肝和胆囊叩诊131
七、移动性浊音132
六、膀胱叩诊132
五、肾区叩击痛132
三、血管杂音和胎心音133
二、振水音133
第五节 听诊133
一、肠鸣音133
一、消化性溃疡134
第六节 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134
四、腹膜摩擦音134
五、搔弹音134
二、急性阑尾炎135
五、肠梗阻136
四、急性腹膜炎136
三、急性胆囊炎136
六、肝硬化137
二、阴囊139
一、阴茎139
第七章 生殖器、肛门及其直肠检查139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139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140
四、精囊140
三、前列腺140
二、触诊141
一、视诊141
第三节 肛门与直肠141
二、脊柱活动度144
一、脊柱弯曲度144
第八章 脊柱及四肢检查144
第一节 脊柱144
一、形态异常145
第二节 四肢145
三、脊柱压痛与叩击痛145
二、运动功能障碍147
一、随意运动与肌力148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148
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148
第一节 脑神经检查148
二、肌张力149
四、共济运动150
三、不随意运动150
一、浅感觉检查151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151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152
三、复合感觉(皮质感觉)检查152
二、深感觉检查152
二、深反射153
一、浅反射153
三、病理反射155
四、脑膜刺激征157
二、括约肌功能158
一、一般观察158
五、拉赛格(Lasegue)征158
第五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158
二、急性脊髓炎159
一、多发性神经炎159
三、自主神经反射159
第六节 神经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59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161
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查161
第四篇 实验诊断161
第一章 血液检查161
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164
二、红细胞比积测定168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168
第二节 贫血的其他检查168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和常用实验室检查169
三、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算和意义169
(五)抗人球蛋白试验170
(四)尿含铁血黄素试验170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170
(二)酸溶血试验170
(三)蔗糖水溶血试验170
第五节 血型鉴定与配血试验171
第四节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171
一、ABO血型系统172
二、RH血型系统173
三、配血试验174
一、血细胞的生成175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规律175
第二章 骨髓试验175
第一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175
二、骨髓血细胞发育演变规律176
一、骨髓涂片检查177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法及结果分析177
三、正常骨髓象178
二、结果分析及填写检验报告单178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180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180
第四节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180
一、缺铁性贫血181
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181
三、特异性酯酶染色181
四、非特异性酯酶染色181
五、骨髓铁染色181
三、巨幼细胞性贫血182
二、溶血性贫血182
五、白血病183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183
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185
一、检查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试验187
第一节 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常用检查法187
第三章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187
二、检查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试验188
三、检查凝血障碍的试验189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190
五、副凝试验191
四、凝血酶时间191
一、血小板计数191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91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191
八、红细胞形态学观察192
七、纤溶酶原活性测定192
六、FDP定量192
二、颜色和透明度193
一、尿量193
第四章 尿液检查193
第一节 标本的收集与保存193
第二节 一般性状检查193
一、蛋白尿194
第三节 化学检查194
三、气味194
四、酸碱反应194
五、比重194
二、尿糖195
(一)细胞196
第四节 显微镜检查196
三、尿酮体196
四、尿淀粉酶196
(二)管型197
(三)结晶198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200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试验200
第五章 肾功能检查200
三、血肌酐测定201
二、血尿素氮测定201
二、浓缩稀释试验202
一、酚红排泌试验202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试验202
第三节 酸碱平衡功能试验203
一、标本采集204
第二节 精液检查204
第六章 妊娠诊断试验和生殖系统的体液检查204
第一节 妊娠试验204
第三节 前列腺液检查205
三、显微镜检查205
二、一般性状检查205
三、细菌学检查206
二、显微镜检查206
一、一般性状检查206
二、颜色及性状207
一、量207
第七章 粪便检查207
第一节 标本采集207
第二节 一般性状检查207
一、细胞208
第四节 显微镜检查208
三、气味208
四、寄生虫体208
第三节 化学检查208
三、寄生虫卵及原虫209
二、食物残渣209
一、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211
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检查211
第八章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211
三、甲胎蛋白测定212
二、血清蛋白电泳212
三、尿胆原测定213
二、尿胆红素测定213
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检查213
一、血清胆红素测定213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14
第三节 酶学检查214
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215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215
(三)乙型肝炎e抗原、抗体216
(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抗体216
第四节 乙型肝炎的免疫学检查216
(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216
三、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查217
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查217
第五节 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查217
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查217
四、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查218
二、化学检查219
一、一般性状检查219
第九章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219
第一节 胃液检查219
第二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220
三、显微镜检查220
二、显微镜检查221
一、一般性状检查221
三、显微镜检查223
二、一般性状检查223
第十章 痰液检查223
一、标本采集223
(一)蛋白质检查225
三、化学检查225
第十一章 其他体液检查225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225
一、标本收集225
二、一般性状检查225
(一)细胞检查226
四、显微镜检查226
(二)葡萄糖检查226
(三)氯化物检查226
(四)酶活性测定226
一、标本采集227
第二节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227
(二)细菌学检查227
五、细菌学检查228
四、显微镜检查228
二、一般性状检查228
三、化学检查228
二、斑疹伤寒血清反应230
一、伤寒、副伤寒血清学检查230
第十二章 免疫学检查230
第一节 临床血清学检查230
四、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231
三、布鲁菌病血清反应231
六、流行性出血热的血清学检查232
五、梅毒血清学试验232
一、免疫球蛋白测定233
第二节 免疫功能检查233
七、冷凝集素试验233
八、艾滋病的血清检查233
(三)补体单一成分C4测定234
(二)补体单一成分C3测定234
二、补体的检查234
(一)总补体活性测定234
(一)抗核抗体的检查235
三、自身抗体的检查235
(二)类风湿因子测定236
二、血清钠测定237
一、血清钾测定237
第十三章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237
第一节 常用血液电解质检查237
四、血清钙测定238
三、血清氯化物测定238
一、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测定239
第二节 血清铁及有关成分测定239
三、血清铁蛋白测定240
二、转铁蛋白测定240
一、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测定241
第三节 心肌酶学检查241
一、血清总胆固醇测定242
第四节 血脂及脂蛋白测定242
二、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242
三、脂蛋白测定243
二、血清甘油三酯测定243
第五节 血糖测定244
一、X射线的产生245
第一节 X线设备和成像原理245
第五 篇影像诊断245
第一章 概述245
二、X射线的特性246
三、X线的成像原理247
二、特殊检查248
一、普通检查248
第二节 X线检查技术248
三、造影检查249
一、CT成像原理与设备251
第三节 计算机体层摄影(CT)251
二、CT图像特点252
三、CT检查技术与临床应用253
一、MRI的成像原理与设备254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MRI)254
二、MRI图像特点255
三、MRI检查技术与临床应用256
第五节 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256
一、介入放射学器械257
第六节 介入放射学257
一、DSA成像原理与设备257
二、DSA检查技术与临床应用257
二、介入放射学技术与临床应用258
三、其他影像学检查261
二、特殊X线检查261
第二章 肺与纵隔261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261
一、普通X线检查261
一、正常X线表现262
第二节 肺与纵隔的正常影像学表现262
二、正常CT表现265
第三节 肺与纵隔的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266
一、支气管病变267
二、肺部病变268
三、胸膜病变269
一、炎性病变270
第四节 肺与纵隔的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270
二、结核性病变272
三、肺肿瘤276
二、特殊X线检查279
一、常规X线检查279
第三章 心脏与大血管279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279
四、其他影像学检查280
三、介入放射学280
一、正常X线平片表现281
第二节 心脏与大血管正常影像学表现281
二、心脏、大血管的搏动282
四、正常心血管造影、CT、MRI表现283
三、影响心脏形态的生理因素283
二、各房、室增大284
一、心脏增大及常见类型284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284
四、肺循环改变287
三、主动脉改变287
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89
第四节 心脏与大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289
二、高血压与高血压性心脏病290
四、心肌病291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91
五、心包炎292
六、动脉瘤293
七、先天性心脏病294
二、普通造影检查296
一、常规X线检查296
第四章 消化系统296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296
三、介入放射学297
四、其他影像学检查298
一、食管299
第二节 消化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299
二、胃300
五、大肠301
四、空肠和回肠301
三、十二指肠301
六、胆系302
八、胰腺303
七、肝脏303
一、管腔病变304
第三节 消化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04
一、食管疾病306
第四节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306
二、实质器官病变306
二、胃疾病307
三、肠管疾病309
四、肝脏疾病310
五、胆系疾病312
六、胰腺疾病313
二、特殊X线检查315
一、普通X线检查315
第五章 泌尿和生殖系统315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315
一、肾脏316
第二节 泌尿生殖系正常影像学表现316
三、其他影像学检查316
二、肾上腺317
四、膀胱318
三、输尿管318
六、子宫、输卵管和卵巢319
五、前列腺与精囊319
三、其他器官320
二、肾盏、肾盂、输尿管320
第三节 泌尿生殖系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20
一、肾脏320
二、泌尿系炎性疾病321
一、泌尿系结石321
第四节 泌尿生殖系常见病影像学表现321
三、泌尿系肿瘤和囊肿323
四、肾上腺疾病324
六、女性生殖系统病变325
五、前列腺疾病325
三、其他影像学检查327
二、特殊X线检查327
第六章 软组织和骨骼系统327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327
一、普通X线检查327
一、长骨328
第二节 软组织和骨骼正常影像学表现328
三、脊柱329
二、四肢关节329
一、骨骼基本病变330
第三节 软组织和骨骼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330
四、正常变异330
二、软组织基本病变331
一、骨关节外伤332
第四节 软组织和骨骼常见病影像学诊断332
三、关节基本病变332
二、骨关节化脓性感染335
三、骨关节结核336
四、慢性骨关节病337
六、骨肿瘤338
五、代谢性骨病338
一、超声波341
第一节 超声诊断的基础知识341
第七章 超声检查341
二、超声波的物理特性342
四、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344
三、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344
(二)B型诊断法345
(一)A型诊断法345
第二节 超声诊断法的种类345
一、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346
第三节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346
(三)M型诊断法346
(四)D型诊断法346
(五)其他诊断方法346
二、肝、睥疾病的超声诊断356
三、胆系疾病的超声诊断358
四、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359
五、泌尿系疾病的超声诊断360
六、妇产科疾病的超声诊断361
第一节 甲状腺吸131Ⅰ率测定363
第八章 放射性核素检查363
第二节 甲状腺显像364
第三节 放射性肾图365
第四节 心肌灌注显像366
第五节 骨显像368
一、正常心电图的基本构成371
第一节 概述371
第六篇 其他器械检查371
第一章 心电图371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372
一、常用心电图导联373
第二节 导联373
二、其他选用导联和附加导联376
二、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377
一、心电产生的原理377
第三节 心电图产生的基本原理377
三、心脏的除极与复极378
四、动作电位曲线与心电图波段的关系379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及其正常值380
一、心电向量的基本概念380
第四节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及其正常值380
一、导联轴386
第五节 导联轴、心电轴及钟向转位386
三、小儿正常心电图的特点386
二、心电轴389
一、心电图的常规测量391
第六节 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391
三、钟向转位391
一、心律失常的解剖学基础与心肌的电生理特性394
第七节 心律失常394
二、心电图描图的检查、分析及结论394
三、激动起源异常所致心律失常396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396
四、激动传导异常所致心律失常404
一、病理解剖和心电图改变413
第八节 心肌梗死413
二、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图形414
三、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及分期416
四、心肌梗死的分类和定位诊断418
一、心肌缺血时T波改变的两种类型424
第九节 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424
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425
三、S-T段压低的测定和ST-T改变的意义427
一、心房肥大428
第十节 心房、心室肥大428
二、心室肥大431
一、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435
第十一节 药物、电解质对心电图的影响435
二、电解质对心电图的影响436
一、心电图负荷试验439
第十二节 与心电图有关的一些检查439
二、动态心电图441
三、阿托品试验442
五、心室晚电位443
四、普萘洛尔试验443
二、心电向量图的导联445
一、心电向量图的临床价值445
第二章 心电向量图和心音图445
第一节 心电向量图445
三、心电向量图的形成及图形分析方法446
四、正常心电向量图448
五、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的关系449
一、正常心音图450
第二节 心音图450
二、心音的变异451
三、心脏杂音453
一、肺容量455
第一节 肺功能检查455
第三章 肺功能和脑电图455
三、换气功能456
二、通气功能456
五、血气分析457
四、呼吸力学457
第二节 脑电图458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461
第一章 临床诊断步骤与思维方法461
第七篇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461
二、归纳分析,形成印象462
三、临床实践,明确诊断464
一、门诊病历466
第二节 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466
第二章 病历书写466
第一节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466
二、住院病历467
【附一】住院病历范例470
【附二】表格式住院病历内容及格式474
【附三】入院记录范例480
【附四】病程记录范例482
一、皮内注射485
附录一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485
二、皮下注射486
三、肌内注射487
四、静脉注射488
六、胸腔穿刺术489
五、动脉穿刺489
七、肘静脉压测定490
八、中心静脉压测定491
九、心包穿刺术492
十、洗胃术493
十一、鼻饲494
十二、十二指肠液引流术495
十三、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496
十四、肝穿刺抽脓术497
十六、灌肠与排气498
十五、腹腔穿刺术498
十八、导尿术500
十七、乙状结肠镜检查术500
十九、睾丸鞘膜积液穿刺术501
二十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502
二十、前列腺检查及按摩术502
二十二、骨髓穿刺术503
二十四、腰椎穿刺术504
二十三、淋巴结穿刺术504
二十五、普鲁卡因封闭术505
一、血液507
附录二 临床检验参考值507
二、骨髓513
三、尿液514
四、肾功能检查515
五、粪便515
六、胃液516
七、十二指肠引流液516
八、脑脊液517
九、精液517
十一、内分泌功能检查518
十、前列腺液518
十二、肺功能检查519
十三、心功能检查520
热门推荐
- 1378296.html
- 2775764.html
- 1622101.html
- 1381909.html
- 3181451.html
- 2608839.html
- 3147487.html
- 1610892.html
- 28941.html
- 2657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0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7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6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2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8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1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7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2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5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7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