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2578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1
第一节 流行病学1
一、发病率1
二、患病率2
三、死亡率2
四、复发率2
五、致残率3
第二节 危险因素3
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4
一、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4
第二章 脑应用解剖与生理7
第一节 大脑7
一、大脑皮质7
二、大脑白质11
三、基底神经节及锥体外系统12
四、脑室系统13
第二节 间脑15
一、丘脑15
三、底丘脑17
四、下丘脑17
二、上丘脑17
五、边缘系统18
第三节 脑干19
一、脑干大体解剖21
二、脑干内部结构22
第四节 小脑27
一、外部结构27
二、内部核团28
三、小脑反馈环路30
四、小脑分区及功能特点30
一、颈内动脉系31
二、椎-基底动脉系31
第三章 脑血液循环系统31
第一节 脑动脉系统31
三、脑底动脉环33
四、脑固有动脉35
第二节 脑静脉系统38
一、大脑浅静脉38
二、大脑深静脉39
三、静脉窦40
四、基底节41
三、外囊41
一、大脑皮质41
二、内囊41
第三节 脑的局部血液供应41
五、边缘叶42
六、间脑42
七、视束、视放射、视皮层42
八、脉络丛42
九、中脑42
十、脑桥42
十二、小脑及小脑脚43
十一、延髓43
第四节 脑循环的特点及调节44
一、脑循环的特点44
二、影响脑血液循环的主要因素44
三、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46
第四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47
第一节 发病机制47
一、血管病变47
二、血液流变学改变48
三、血流动力学因素48
一、盗血现象49
第二节 病理生理49
二、脑缺血与缺氧50
三、脑水肿与脑疝53
四、脑血管痉挛54
第五章 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综合征56
第一节 额叶血液循环障碍56
一、额叶底部56
二、额极56
三、额叶内侧面及背外侧部56
第三节 颞叶血液循环障碍57
第二节 顶叶血液循环障碍57
第四节 枕叶血液循环障碍58
第五节 基底节及内囊、胼胝体血液循环障碍58
第六节 间脑血液循环障碍59
第七节 脑干血液循环障碍60
一、中脑60
二、脑桥61
三、延髓62
第八节 小脑血液循环障碍63
三、脑血管的超微结构65
二、脑血管组织学特征65
第一节 脑血管的正常结构及特征65
一、脑血管的大体标本特征65
第六章 病理解剖65
第二节 脑血管病变的基本类型66
一、动脉硬化66
二、动脉炎症66
三、动脉畸形67
第三节 脑梗死67
第四节 不同病因脑梗死的病理特点67
一、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67
三、栓塞性脑梗死68
二、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68
四、血流动力性梗死69
五、脑部盗血综合征69
第七章 辅助检查70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70
一、脑脊液分布70
二、正常脑脊液的获取方法71
三、正常脑脊液检查的常规、生化指标73
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脊液改变73
四、红细胞聚集74
三、红细胞变形能力74
一、全血黏度74
二、血细胞比容74
第二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74
五、血浆黏度75
六、血沉75
七、红细胞电泳75
八、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75
九、血小板75
十、白细胞75
十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76
十一、抗磷脂抗体76
第三节 颅脑CT检查——计算机断层成像术77
一、CT机的原理77
二、颅脑CT扫描方法78
三、正常头颅CT横断面解剖结构79
四、正常头颅CT冠状面解剖结构84
五、矢状面解剖结构90
六、头颅CT的阅片分析95
七、脑梗死的颅脑CT改变96
三、脑梗死的MRI表现99
二、颅脑MRI图像正常解剖结构99
一、MRI检查原理99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术(MRI)99
四、MRI新的检查技术100
五、MRI检查的局限性101
第五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01
一、DSA基本原理101
二、造影方法101
三、DSA的临床应用102
四、缺血性脑血管病DSA表现102
二、SPE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103
一、成像方法103
第六节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103
第七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104
一、PET基本原理104
二、PET检查方法104
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PET改变104
四、PET检查结果的认识与分析105
第八节 脑电图检查(EEG)105
一、记录方法和波形105
二、正常成人脑电图106
第九节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CD)107
三、缺血性脑血管病EEG改变107
一、TCD原理108
二、TCD检查方法108
三、TCD的临床应用108
第八章 短暂脑缺血发作11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10
二、临床表现111
三、临床及辅助检查113
四、诊断(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建议)113
六、治疗114
五、鉴别诊断114
七、预后与预防120
第九章 可逆性脑缺血发作122
一、病因及病理12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22
三、病理123
四、临床表现123
五、辅助检查123
六、诊断124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25
一、概述125
第十章 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125
三、病理126
四、临床表现127
五、辅助检查135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137
七、预后与预防137
八、治疗142
九、预后与预防15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53
第十一章 栓塞性脑梗死153
二、病理155
三、临床表现156
四、辅助检查157
五、诊断、鉴别诊断158
六、预后与预防159
七、治疗159
第十二章 大面积梗死164
一、概述164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64
四、临床表现165
三、病理165
五、辅助检查166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166
七、预后与预防167
八、治疗167
第十三章 出血性脑梗死171
一、概述17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71
三、病理172
四、临床表现172
五、辅助检查173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174
七、预后与预防175
八、治疗175
第十四章 腔隙性脑梗死177
一、概述177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78
三、病理178
四、临床表现179
五、辅助检查182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84
八、治疗185
七、预后与预防185
一、分型18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88
三、病理188
第十五章 脑分水岭梗死188
四、临床表现189
五、辅助检查189
六、诊断191
七、预后与预防192
八、治疗19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95
第十六章 青年脑梗死195
二、辅助检查199
三、病理20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00
五、预后与预防201
六、治疗201
第十七章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205
一、脑静脉及静脉窦的大体解剖与引流途径20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205
四、临床表现206
三、病理206
五、辅助检查209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11
七、预后与预防212
八、治疗213
第十八章 特殊类型脑梗死216
第一节 复发性脑梗死216
一、概述216
二、临床表现216
四、预后与预防217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217
五、治疗218
第二节 外伤性脑梗死218
一、概述218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218
三、治疗218
四、预后219
第三节 无症状性脑梗死219
一、概述219
二、影像学特点219
四、治疗220
三、预后与预防220
一、概述22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221
第十九章 高血压脑病221
三、病理222
四、临床表现222
五、辅助检查223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223
七、预后与预防225
八、治疗226
一、高渗性脱水剂229
第二十章 抗脑水肿治疗及脑疝抢救229
第一节 抗脑水肿治疗229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232
三、利尿剂234
四、氧气治疗234
五、巴比妥钠235
六、亚低温疗法235
七、纳洛酮235
九、脑水肿的治疗进展236
第二节 脑疝的抢救236
八、浓缩血浆血蛋白236
一、常见脑疝类型及临床表现238
二、脑疝临床分期238
第二十一章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及处理241
第一节 消化道出血241
一、发病机制241
二、临床表现241
三、治疗242
四、预后与预防242
二、治疗243
一、发病机制243
第二节 发热243
第三节 脑心综合征245
一、发病机制245
二、临床表现245
三、治疗247
第四节 急性肺水肿247
一、发病机制247
二、临床表现247
三、治疗247
二、治疗248
一、发生机制248
第五节 呃逆248
第六节 癫痫249
一、发病机制249
二、治疗250
三、预防251
第七节 肺炎251
一、病因及发生机制251
二、治疗与预防252
一、血栓形成及溶栓机制253
第二十二章 溶栓治疗253
二、溶栓疗法的适应证254
三、溶栓治疗禁忌证254
四、溶栓治疗注意事项254
五、溶栓治疗的并发症255
六、溶栓治疗的给药途径255
七、常用制剂及使用方法256
第二十三章 扩血管治疗264
一、使用原则264
二、常用的血管扩张剂及使用方法264
第一节 脑保护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69
第二十四章 脑保护治疗269
第二节 临床应用270
一、 改善脑代谢270
二、抗自由基损伤273
三、抑制钙超载275
四、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抑制剂及拮抗剂276
五、纳洛酮277
六、白细胞黏附抑制剂278
七、亚低温疗法278
二、分型治疗280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的特异性治疗280
第二十五章 个体化治疗280
三、分期治疗281
四、分类治疗282
第二十六章 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283
一、抗凝治疗283
二、抗血小板治疗283
第二十七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因治疗287
一、概述289
二、应用289
参考文献289
热门推荐
- 898155.html
- 236348.html
- 3771814.html
- 3020697.html
- 675724.html
- 2903473.html
- 3758895.html
- 2341710.html
- 1710277.html
- 583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0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7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6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0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9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5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