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价值论疑难初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孝先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
- ISBN:98875933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价值论疑难初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指导思想1
一、为什么要提出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指导思想问题1
二、深化研究和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应该坚持的具体指导思想6
三、“深化研究和认识”只能使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15
第二篇 商品18
一、劳动价值论如何理解商品范畴18
二、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考察,劳动产品能否成为商品的一般规定性20
三、商品构成的比例大小能否成为建立商品范畴的根据24
四、商品范畴应该如何定义26
五、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对商品范畴认识的历史局限性29
第三篇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31
一、如何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31
二、如何理解经典作家关于商品使用价值范畴的两种认识32
三、如何认识经典作家关于商品价值量的两种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两种价值质量观41
四、如何认识两种价值观在理论上引起的诸多矛盾46
五、商品价值的源泉是什么48
六、如何理解效用及其同商品价值的关系51
第四篇 具体劳动与使用价值56
一、如何理解商品生产劳动二重性的存在,以及劳动二重性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56
二、所谓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命题能否成立59
三、如何理解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这两个命题62
第五篇 抽象劳动与价值69
一、劳动价值论证明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出发点,是寻找在商品中存在的能够使不同商品相互比较的实体因素,并认为这种因素就是劳动。这一出发点是否具有合理性69
二、劳动价值论关于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证明在逻辑上的疑点之一:证明中包含的几个令人费解的命题72
三、劳动价值论关于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证明在逻辑上的疑点之二:证明中的抽象链最终能否得出一般人类劳动这一抽象结果76
四、抽象劳动能否成为劳动产品的一般规定性81
第六篇 劳动84
一、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关于抽象劳动范畴的表述84
二、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劳动含义85
三、从物理学的意义上应该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所说的劳动力耗费88
四、从劳动力耗费需要生活资料补偿的论点看劳动价值论所理解的劳动本质91
五、应该如何认识劳动范畴的特征或规定性93
六、劳动是一种自然要素,是否具有天然的价值意义96
第七篇 价值量与劳动时间99
一、关于劳动价值论用劳动时间计量商品价值量观点的疑难99
二、什么是时间100
三、从物理学意义上说,劳动量能否还原为劳动时间102
四、用劳动时间计量劳动量在理论上能否实现103
五、不同劳动方式下的劳动量能否通过劳动时间准确计量108
六、所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一定量凝固的劳动时间”能否成立110
第八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12
一、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基本定义中的逻辑矛盾112
二、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四种不同说法115
第九篇 生产资料与商品价值130
一、如何理解生产资料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130
二、劳动创造价值同生产资料不创造价值能否互为逻辑前提133
三、如何认识生产过程中劳动和生产工具的关系139
第十篇 科学技术与商品价值145
一、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只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改变产品的总价值量145
二、如何理解归属于人的科学技术创造价值,而归属于劳动资料的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148
三、如何从生理学意义上理解科学技术劳动的复杂性154
四、科学技术的作用能否还原为科技劳动156
第十一篇 劳动与商品等价交换159
一、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能否成为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160
二、作为商品等价交换的“价”,究竟产生于主体对交换物的需求关系中,还是产生于交换物的构成要素中163
三、如何理解劳务交换的等价性166
四、商品本身的某些性质能否成为商品的交换价值169
第十二篇 商品价值与价格172
一、货币商品作为各种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是否由于它们之间包含着“可以通约”的人类劳动172
二、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能否经常同商品价值相背离175
三、如何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没有(劳动)价值的价格183
第十三篇 价格形成机制187
一、劳动价值论关于商品价格形成的三种不同机制187
二、劳动价值论关于不含有劳动的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价格和生息资本的利息是虚幻的和不合理的说法能否成立191
三、劳动价值论在解释由劳动与自然资源相结合而形成的产品价格机制时所遇到的二律背反195
四、如何认识被劳动价值论否定的土地价格和生息资本利息的形成机制,同样可以解释劳动产品的价格,而劳动决定价格的机制却解释不了土地价格和生息资本的利息这一矛盾196
第十四篇 资本202
一、如何理解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货币增值来源于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否是货币变资本的前提条件202
二、如何理解劳动力是资本增值唯一源泉的观点同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投资渠道、投资形式多样性的矛盾207
三、如何认识资本增值来源于雇佣劳动剩余价值的观点同现实投资过程存在风险的矛盾210
四、如何认识资本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213
五、如何认识资本的本质215
第十五篇 劳动与剩余价值217
一、所谓必要劳动创造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命题能否成立218
二、劳动价值论对劳动力价值的理解是否充分体现了劳动价值论自身的观点219
三、依据剩余价值理论对劳动力价值的理解,劳动力能否创造剩余价值222
四、资本价值增值的源泉究竟是市场,还是所谓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否也是一种资本225
五、如果说劳动力不能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在理论上将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是否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228
第十六篇 雇佣劳动关系233
一、资本无偿占有或剥削雇佣劳动剩余价值这一命题所引出的几点困惑233
二、从雇佣劳动关系与资本收益之间的因果关系考察,在理论上能否断定雇佣劳动关系就是一种剥削关系236
三、如何认识雇佣劳动关系的本质239
四、如何认识雇佣劳动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243
五、如何认识经济剥削问题245
六、如何认识雇佣劳动关系能够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必然性249
第十七篇 资本的增值和贬值252
一、剩余价值理论关于资本增值和贬值的概念及其引起的质疑252
二、如何认识不变资本增值贬值的发生及其对投资利润率的影响254
三、如何认识可变资本增值贬值的发生及其对投资利润率的影响265
四、如何认识货币资本的增值和贬值267
五、如何认识资本增值和贬值机制的社会意义268
第十八篇 财产所有权与资本主义占有规律272
一、如何认识商品交换过程中存在的财产所有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73
二、如何从权利交换的意义上认识商品交换的本质及所有权体系中使用权的独立交换职能277
三、所有权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在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280
四、如何认识所有权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283
热门推荐
- 2334890.html
- 2334907.html
- 416039.html
- 3644230.html
- 3497286.html
- 1109512.html
- 1890647.html
- 1305702.html
- 369444.html
- 69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8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6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9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5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8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