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革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变革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
  • 邵静野,王维翊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0204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社会管理:创新管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变革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1

第一节 社会管理及其目标、价值1

一、社会管理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厘清1

二、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价值4

第二节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5

一、构建“三维”社会治理基础结构5

二、优化社会阶层结构6

三、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8

第二章 利益协调13

第一节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不协调的主要表现13

一、经济利益关系不均衡14

二、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18

第二节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不协调的原因分析23

一、结构原因——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23

二、体制原因——市场经济存在功能性缺陷24

三、政策原因——不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25

四、机制原因——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有待完善25

五、个体原因——利益观念和素质的差异26

第三节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基本思路27

一、建立和完善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27

二、建立和完善有力的利益约束机制30

三、建立和完善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32

四、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35

五、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利益引导机制37

第三章 权益保障40

第一节 我国公民权益保障的现状40

一、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40

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突出41

三、社会边缘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形势严峻42

第二节 公民合法权益被侵害的主要原因44

一、消费者合法权益被侵害的原因44

二、劳动者合法权益被侵害的原因46

三、社会边缘弱势群体权益被侵害的原因47

第三节 加强对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的对策48

一、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对策48

二、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对策50

三、保障社会边缘弱势群体权益的对策52

第四章 诉求表达56

第一节 诉求表达的含义和作用56

一、诉求表达的含义56

二、诉求表达的作用58

第二节 我国社会诉求表达机制的现实运作及存在的问题60

一、转型时期我国诉求表达机制的现实运作情况60

二、转型期我国诉求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62

第三节 加强诉求表达机制建设的思路64

一、加强引导64

二、畅通渠道66

三、建立规范78

第五章 社会风险预警81

第一节 社会风险预警的含义、功能、作用和意义81

一、社会风险预警的含义81

二、社会风险预警的功能和作用81

三、社会风险预警意义82

第二节 发达国家社会风险预警工作的基本特征83

一、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83

二、健全的组织机构84

三、完备的公共危机预警管理体系84

四、先进的公共危机预警网络84

五、重视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技能的培训85

第三节 做好社会风险预警工作的基本思路85

一、建立社会风险预警管理框架85

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87

三、加强对公众社会态度的调查88

四、用创新思维构建我国社会风险预警管理体系97

五、做好社会风险预警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99

第六章 社会矛盾化解100

第一节 当前我国面临的社会矛盾现状100

一、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仍未改变100

二、我国社会矛盾的主流是人民内部矛盾100

三、我国社会矛盾涉及问题复杂多变102

四、我国社会矛盾表现形式日益激烈103

第二节 我国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104

一、利益格局失衡贫富差距过大104

二、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106

三、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不完善107

四、部分官员行为失范,基层干群矛盾激化108

第三节 化解社会矛盾的思路109

一、政府应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行政理念109

二、建立合理公正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109

三、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12

四、畅通民众利益诉求渠道113

五、完善社会矛盾的常态管理与应急处置机制115

六、提高领导干部处理各类矛盾的素质与能力118

第七章 公共安全119

第一节 当前我国公共安全面临的形势119

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我国公共安全面临诸多挑战119

二、各种风险相互交织使我国公共安全面临巨大威胁120

三、人民群众对于公共安全方面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使公共安全建设面临巨大压力127

第二节 我国公共安全建设的现状127

一、预案建设128

二、体制机制建设134

三、法制建设135

第三节 当前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36

一、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136

二、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有待健全137

三、公共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137

四、公共安全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137

五、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137

六、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138

第四节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的思路138

一、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工作138

二、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建设139

三、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物质保障141

四、加强领导和协调配合形成各方参与的合力142

第八章 流动人口管理144

第一节 我国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144

一、我国流动人口的分类、基本状况与变化趋势144

二、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的影响147

第二节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历史回顾、现状及问题152

一、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历史回顾152

二、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155

第三节 完善我国流动人口体制建设的对策建议159

一、转变管理理念,从管理向服务转变159

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提高流动人口管理的实效性160

三、加快建立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机制164

第九章 信息网络管理168

第一节 信息网络的特点及其影响169

一、信息网络的特点169

二、信息网络的普及对社会管理的影响170

第二节 网络民意的回应173

一、建立网上官民互动机制及时捕捉民意173

二、建立网络民意的甄别机制全面把握民意176

三、建立网络民意的回应机制主动应对民意178

第三节 网络舆情的引导180

一、发布权威信息181

二、促进相互交流182

三、建好门户网站183

第四节 网络监督的完善183

一、传统行政监督方式的缺陷及网络监督的兴起184

二、当前制约网络监督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186

三、完善网络监督的建议187

第五节 网络文化的构建190

一、网络文化建设191

二、网络文化管理191

三、网络公民素养的提升192

第十章 微博政务194

第一节 微博概述194

一、微博及其发展历程194

二、微博的特点197

三、微博的作用204

第二节 微博政务的发展现状207

一、我国微博政务的概况及典型207

二、当前我国微博政务呈现出的主要特点210

三、微博政务的作用211

四、当前微博政务存在的不足216

第三节 发展微博政务的思路217

一、树立微博服务于民的政务理念217

二、实现微博政务的常态化与制度化218

三、建设和运用好政务微博218

四、政务微博要有内容,见实效220

五、塑造理性和责任的微博文化222

六、公务人员要善用微博222

第十一章 社会诚信建设223

第一节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223

一、当前我国社会诚信存在的问题223

二、导致我国社会诚信问题的原因227

第二节 加强我国社会诚信建设的思路234

一、加强经济领域的诚信建设234

二、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236

三、加强社会生活领域的诚信建设240

第十二章 社会心理建设244

第一节 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社会心理类型及其成因分析244

一、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社会心理类型244

二、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心理成因分析251

第二节 建立社会心理干预与服务机制254

一、建立社会心理千预与服务机制的主要内容254

二、构建社会心理干预与服务机制257

第十三章 社会组织262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分类及其功能262

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263

二、我国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主要功能264

第二节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70

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270

二、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72

第三节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思路278

一、政府树立扶持、利用社会组织的理念278

二、变入口管理为过程管理279

三、加强社会组织扶持体系建设280

四、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281

第十四章 城乡社区治理283

第一节 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探索与发展283

一、实现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必然要求283

二、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发展历程285

第二节 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289

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289

二、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293

第三节 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95

一、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思路295

二、推进农村社区化,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305

参考文献309

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