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堰市老区教育史 1921-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十堰市老区教育史 1921-1949
  • 十堰市教育局,十堰市老区教育研究会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十堰市老区教育史 1921-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1

第一章 十堰市老区教育的源流1

第一节 大革命前十堰市的历史概况1

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

二 历史、文化概况2

三 人民富有革命斗争传统3

四 社会政治状况4

第二节 清末民初十堰的教育5

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育改革在十堰的推行5

二 北洋军阀政府的复古主义教育6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在十堰的萌芽6

一 旅外十堰籍进步人士对家乡的影响7

二 施洋的教育思想8

三 “五四”时期十堰的教育改革13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十堰的教育15

第一节 共产党组织在十堰地区和学校的建立15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调整改革17

一 兴办县立高等小学和女子高等小学17

二 组织师生参加革命活动18

第三节 工农群众教育19

一 工人教育20

二 农民教育20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堰的苏区教育23

第一节 十堰苏区的创建23

一 大革命后十堰地区的政治形势23

二 鄂西北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4

第二节 苏区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管理28

一 苏区的教育方针和任务28

二 苏区的教育管理29

第三节 苏区的小学教育31

一 县城和城郊的小学31

二 多种形式的农村小学32

三 经过改造的私塾33

第四节 苏区的干部教育和红军教育33

一 干部教育34

二 红军教育37

第五节 工农业余教育40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十堰的抗战教育44

第一节 党的抗战教育方针44

一 十堰地区的政治形势44

二 党的抗战教育方针46

第二节 党员、干部教育47

一 黄龙山党训班47

二 飞石岩党训班47

三 白杨坪和上寺党训班48

第三节 抗日救亡的社会教育48

一 抗日救亡教育运动的兴起49

二 抗日救亡教育运动的高涨49

(一)一批抗日救亡团体云集草店49

(二)扩大宣传开辟抗战教育局面58

第四节 中小学教育66

一 中学教育66

(一)迁居十堰的国立湖北中学66

(二)抗日烽火中的郧阳中学68

(三)进步师生活跃的郧西中学76

二 小学教育81

(一)坚持抗战教育的房县西关小学81

(二)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朝阳寺小学85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十堰教育95

第一节 根据地的创建与陕南区的成立95

一 创建鄂陕革命根据地95

二 创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96

三 成立陕南区97

第二节 十堰教育的恢复与管理98

一 教育政策与任务99

二 教育管理100

三 教师队伍建设101

四 教育经费、编制及教员待遇104

第三节 干部教育108

一 革命学校108

(一)鄂陕军政学校108

(二)十二旅随营学校112

(三)三十四团随营学校112

(四)鄂陕卫生学校113

(五)鄂陕军分区部队文化艺术学校114

(六)两郧地方干部学校114

(七)陕南公学116

二 干部训练班118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的教育121

一 陕南解放战争的形势与教育的任务121

二 政治思想教育122

三 军事技术教育126

四 文化宣传教育127

第五节 普通中小学教育129

一 中学的恢复与兴建129

(一)筹办郧县联中与成立两郧第一联合中学129

(二)恢复房县初中与成立两郧第二联合中学132

二 小学的恢复与改革134

(一)郧西县小学教育的恢复134

(二)郧县小学教育的恢复135

(三)均县小学教育的恢复135

(四)南三县小学教育的恢复136

(五)私塾的改造与管理137

第六节 工农社会教育139

一 工人教育140

二 农民教育141

三 支前民工的教育143

四 文化宣传教育144

结束语149

下编154

一 历史文献154

(一)文告资料154

(二)新民歌、诗词207

二 教育人物223

(一)郭肇明223

(二)施洋225

(三)杨献珍227

(四)燕韶九231

(五)燕若痴232

(六)李明铨233

(七)柳直荀236

(八)张云冕240

(九)雷天明241

(十)李树森242

(十一)林光蟾243

(十二)饶一245

(十三)王觉新245

(十四)宋奎卿246

(十五)任岱青246

(十六)张鸿盛248

三 大事记251

后记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