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物保藏学原理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物保藏学原理 第3版
  • 张承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8730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09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文物-藏品保管(博物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物保藏学原理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篇 文物的沾污理论第一章 沾污理论概述1

1.沾污作用的危害7

2.沾污理论的发展过程11

3.沾污作用的定义12

4.沾污与污染的区别13

5.固体的表面力15

6.固体表面的其他易沾污特性16

7.纤维状结构的沾污模型17

第二章 尘粒的沾污19

1.引言19

2.尘粒的性质24

3.尘粒的沉积机理25

4.沉积沾污的滞留机理28

5.尘粒的接触沾污机理33

6.尘粒的静电沾污机理33

第三章 室外尘粒的运动与侵入33

1.室外尘粒的运动37

2.风压引起的尘粒侵入38

3.烟囱效应引起的尘粒侵入40

第四章 室内尘粒的迁移与沉积40

1.室内尘粒的迁移45

2.室内尘粒的沉积48

3.室内尘源52

第五章 液体污的沾污机理52

1.液体污的组成及沾污形式54

2.液相尘粒的生成及雾的化学反应55

3.液相尘粒的沉积沾污机理58

4.非悬浮态液体污的沾污机理60

第六章 气相物质的吸附沾污60

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65

2.吸附沾污的危害67

3.单分子层、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及吸附等温式69

4.多孔固体的吸附及毛细凝结71

5.油画的“癌变”71

第七章 微生物沾污76

1.尘粒沾污与微生物侵害的相关性76

2.微生物沾污概述77

3.化能无机营养细菌对文物的破坏机理79

4.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对文物的破坏机理81

5.抗沾污新理念82

第二篇 文物的色变理论第一章 预备知识82

1.有关光的学说85

2.光的主要特征87

3.颜色理论91

4.物体的颜色95

5.光化学基本原理98

第二章 无机着色剂的呈色理论98

1.d-d色105

2.离子色110

3.能带色114

4.色心的呈色理论118

5.假色的呈色理论119

6.有关无机着色剂呈色的其他问题120

第三章 有机着色剂的呈色理论120

1.引言123

2.呈色的量子理论概念125

3.非环多烯发色体——类胡萝卜素的呈色128

4.环多烯发色体——叶绿素的呈色129

5.菁型发色体——花青素的呈色129

6.动物体表的颜色132

第四章 无机着色剂的色变机理132

1.影响色变的主要环境因素136

2.光化学反应引起的色变137

3.能带色的光致色变141

4.热化学反应引起的色变142

5.不同颜料组分间相互作用引起的色变144

6.活性含氧游离基及臭氧引起的色变145

7.含硫大气污染物引起的色变150

8.碱性物质引起的色变152

9.元素水迁移引起的色变153

10.微生物作用引起的色变156

第五章 有机着色剂的褪色理论156

1.影响褪色的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159

2.有机着色剂褪色理论概述160

3.三线态氧参与的光氧化褪色反应161

4.单线态氧参与的光氧化褪色反应163

5.臭氧与原子氧的漂白作用166

6.活性含氧游离基的氧化褪色反应167

7.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引起的褪色167

8.光催化氧化作用引起的褪色167

9.光还原反应引起的褪色169

10.光解离引起的褪色171

11.生物标本的褪色机理172

第六章 泛黄与失光179

1.概述179

2.木质素引起的泛黄180

3.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引起的泛黄184

4.热感应引起的泛黄185

5.环境的pH值变化对纸张泛黄的影响186

6.毛皮和丝的泛黄186

7.微生物引起的木制品变色189

8.失光190

第三篇 石质文物的劣变理论第一章 风化作用190

1.物理风化193

2.化学风化:溶解作用与水合作用197

3.其他形式的化学风化199

4.微生物风化作用201

5.风化壳的形成206

6.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208

7.风化作用对石质文物的危害209

第二章 风沙侵蚀211

1.沙粒的起动理论211

2.沙粒的起动风速216

3.沙粒的运动形式217

4.冲蚀磨损220

5.磨蚀225

6.窄管效应229

7.沙埋原理229

8.影响风蚀的因子233

第三章 降雨侵蚀235

1.雨滴冲蚀235

2.酸雨的腐蚀磨损238

3.泥沙输移过程造成的危害246

第四章 重力侵蚀251

1.滑移、崩塌的危害状况251

2.应力与应变的概念251

3.斜坡岩体的失稳252

4.水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255

5.斜坡岩体(块)的滑移256

6.斜坡岩体的崩塌258

第五章 静态疲劳262

1.断裂力学概述262

2.岩石的脆性断裂264

3.静态疲劳理论265

4.岩石的断裂预测270

第四篇 玻璃、陶瓷的劣变理论第一章 不致密陶瓷的冻裂与腐蚀270

1.引言273

2.不致密陶瓷材料的冻裂275

3.不致密陶瓷的腐蚀276

第二章 玻璃文物的风化理论276

1.污染与沾污对玻璃风化过程的影响279

2.玻璃的表面结构283

3.水气对玻璃表面的化学侵蚀284

4.玻璃受水侵蚀动力学287

5.玻璃受水侵蚀热力学289

6.大气中酸性物质对玻璃表面的化学风化291

7.玻璃文物的微生物风化理论293

第三章 玻璃、陶瓷的脆性断裂与静态疲劳293

1.沾污作用对材料断裂过程的影响296

2.玻璃、陶瓷的脆性断裂297

3.格里菲斯微裂纹断裂理论298

4.断裂力学中的几个主要本征参数298

5.裂纹扩展的动力与阻力300

6.裂纹的生成及快速扩展301

7.静态疲劳302

8.应力的产生303

第五篇 金属文物的腐蚀第一章 金属腐蚀的基本概念303

1.腐蚀的定义307

2.腐蚀的分类307

3.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308

4.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309

5.腐蚀电池的类型310

第二章 腐蚀的主要类型310

1.孔蚀312

2.缝隙腐蚀314

3.沉积物腐蚀315

4.“膏药”状腐蚀316

5.选择性腐蚀316

6.腐蚀磨损317

7.晶间腐蚀317

第三章 金属的大气腐蚀317

1.腐蚀大气的类型319

2.金属表面水膜的形成320

3.大气腐蚀机理322

4.影响大气腐蚀的因素323

第四章 金属的土壤腐蚀323

1.影响土壤腐蚀的因素325

2.土壤腐蚀的电化学过程327

第五章 金属的应力腐蚀断裂327

1.引言330

2.应力的来源331

3.腐蚀电池331

4.金属断裂334

5.应力腐蚀断裂机理336

第六章 铜及铜合金的腐蚀336

1.铜及铜合金的耐蚀性342

2.铜及铜合金的应力腐蚀344

3.铜及铜合金的变色与铜绿的生成345

4.酸雨对铜及铜合金的腐蚀346

第六篇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第一章 高分子材料的化学老化及热降解346

1.纤维素的酸性水解降解353

2.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355

3.高分子材料的热降解355

第二章 高分子材料的光化学老化355

1.光降解357

2.光自动氧化358

3.光敏氧化降解359

4.光催化氧化反应361

5.大气污染物对老化过程的影响363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形变、开裂与断裂363

1.纸张的塑性形变365

2.木质文物的干缩与开裂367

3.塑料的银纹生成与环境应力断裂371

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侵害371

1.微生物的化学作用373

2.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微生物降解373

3.微生物对塑料、橡胶的腐蚀374

4.害虫对纸质文物的危害375

第七篇 卤化银影像材料的劣变第一章 黑白影像材料的劣变375

1.环境介质引起的银氧化反应381

2.环境介质引起的银的硫化反应384

3.银盐片本身引起的硫化反应385

第二章 彩色影像材料的褪色385

1.三线态氧和单线态氧引起的光氧化反应387

2.臭氧的脱色反应388

3.光还原反应引起的褪色389

4.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引起的光氧化反应389

第三章 明胶和片基的劣变389

1.明胶的劣变392

2.玻璃片基风化对银影像的影响395

3.纸基及酯片基的劣变397

第八篇 劣变的抑制对策(编著)第一章 空气洁净技术的应用397

1.空气洁净度402

2.乱流洁净室原理402

3.洁净室的压力404

4.洁净室的空气新鲜度409

5.空气净化的指标411

6.生物洁净室413

7.洁净室的温湿度控制419

8.光照条件的控制422

第二章 保藏环境的传统控制方法422

1.温湿度条件的控制与调节423

2.有害气体和尘粒的控制423

3.静电的控制425

4.光照条件的控制426

第三章 去污427

1.织物的去污机理427

2.多价螯合剂、离子交换剂及抗再沾污剂的作用432

3.纺织物文物的去污清洗433

4.壁画去污434

5.陶器的清洗435

6.纸质文物的去污436

7.石质、木质、金属文物及古迹的去污437

第四章 光化学反应的抑制对策437

1.博物馆、美术馆的光源选择438

2.博物馆、美术馆的照度控制440

3.图书馆、档案馆的照明445

4.光稳定剂及抗氧化剂的使用449

5.泛黄的抑制453

6.减反膜的应用454

第五章 石质文物的保护技术454

1.方解石取代石膏的强化保存处理456

2.合成树脂浸渍加固457

3.风沙侵蚀的防护462

4.重力侵蚀的防护464

第六章 金属文物的防护464

1.缓蚀剂概述466

2.有机缓蚀剂的作用机理467

3.大气腐蚀缓蚀剂及其应用470

4.青铜器去锈蚀方法477

第七章 纸质文物的保藏技术1.去酸480

2.字迹的恢复与显示482

3.水浸文物的干燥484

4.防虫484

5.图书、档案的消毒杀菌技术487

6.修补、加固和装裱488

第八章 其他文物的保护方法1.影像媒体保存方法489

2.玻璃风化的防止方法490

3.饱水器物的脱水及糟朽器物的加固492

4.生物标本褐变反应的抑制494

5.壁画的修复与加固496

主要参考文献4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