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 2003年卷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 2003年卷 上
  • 赵秉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7629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4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刑法-中国-研究报告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 2003年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论刑法立法的完善问题 高铭暄 张智辉1

一、从立法思想看我国刑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1

(一)罪刑法定原则没有在刑法中一以贯之3

(二)市场经济的要求没有充分反映8

(三)重刑主义没有完全清除14

二、从立法结果看我国刑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21

(一)某些条文的规定违反刑法的精神22

(二)某些条文的设计不科学25

(三)某些条文的规定不合理29

(四)某些条文的用语不规范30

三、完善我国刑法立法的思考33

(一)关于刑法的严密性问题33

(二)关于刑罚的轻重问题37

(三)关于刑法规范的科学性39

刑法立法解释探讨 赵秉志 杨丹42

一、前言42

二、刑法立法解释的必要性及条件43

(一)刑法立法解释的必要性问题43

(二)刑法立法解释的条件50

三、刑法立法解释的原则54

(一)合法性原则55

(二)必要性原则57

(三)科学性原则60

四、刑法立法解释的程序63

(一)刑法立法解释程序的法律依据63

(二)刑法立法解释的程序64

五、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67

(一)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等级68

(二)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范围69

六、结语:我国刑法立法解释面临的困境和完善展望76

关于在定罪活动中考虑人格问题的探讨 翟中东78

一、问题的提出78

二、人格的概念及其特点84

(一)人格的概念84

(二)人格的特点87

三、人格在定罪中的运用94

(一)国外有关情况94

(二)国内的研究102

(三)本文的基本见解106

(四)适用中的具体问题117

一、前言126

我国短期自由刑问题应对方案研究 赵秉志 陈志军126

二、短期自由刑利弊、存废之争的考察评析127

(一)短期自由刑的利弊之争127

(二)短期自由刑的存废之争135

三、刑事立法层面的应对方案140

(一)建立短期自由刑易科非监禁刑制度140

(二)健全刑事犹豫制度145

四、刑事司法层面的应对方案149

(一)在量刑时尽量减少短期自由刑的宣告149

(二)改革短期自由刑的执行方式151

(三)改善短期自由刑犯的执行条件153

量刑建议权研究 邹开红154

一、前言154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159

二、国外量刑建议制度159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161

(三)未设置量刑建议制度的国家164

三、量刑建议制度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164

(一)量刑建议制度的理论依据164

(二)量刑建议制度的价值取向167

四、量刑建议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174

(一)量刑建议权与审判权174

(二)量刑建议权与辩护权176

五、量刑建议权的法律后果179

(一)量刑建议是向审判机关的“建议”179

(二)量刑建议权是对审判权有效的外部监督180

(三)量刑建议权是对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自我约束181

(二)量刑建议的行使阶段182

六、量刑建议权的程序设计182

(一)量刑建议的主体182

(三)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议权的工作机制185

(四)行使量刑建议权的具体方式187

七、量刑建议制度的前景190

(一)现行立法空间190

(二)现行司法实践190

(三)立法建议194

我国累犯实务疑难问题研究 赵秉志 苏彩霞195

一、累犯立法实务疑难问题研究195

(一)应否扩大特殊累犯的范围195

(二)应否增设单位累犯199

(三)应否修改未成年人可构成累犯的现行规定204

(四)累犯不得假释的规定是否科学207

(五)条文用语是否严谨周密209

二、累犯司法实务疑难问题研究211

(一)累犯认定中新旧刑法的冲突及其解决211

(二)缓刑期满后又故意犯罪是否构成累犯214

(三)假释以后又故意犯罪是否构成累犯217

(四)我国四法域之间的累犯问题219

(五)判决生效后发现为累犯的如何处理221

(六)数罪累犯的从重处罚问题224

(七)刑法第356条与累犯制度的关系问题226

(八)关于盗窃罪司法解释第6条合理性之评析230

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问题探讨 赵秉志 左坚卫234

一、前言234

二、缓刑类型的完善235

三、缓刑适用制度的完善236

(一)缓刑适用形式条件的完善237

(二)对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完善242

(三)建立法人缓刑制度247

(四)增设缓刑适用的程序性规定249

四、缓刑考察制度的完善252

(一)完善缓刑考验期的规定252

(二)增设关于缓刑负担的规定253

(三)完善有关缓刑指示的规定256

(四)完善有关缓刑撤销的规定257

(五)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缓刑人又犯新罪或者尚有漏罪,在将前罪与后罪实行数罪并罚后,是否仍然可以宣告缓刑,有待进一步明确259

(六)增设有关保障缓刑人基本权利的规定260

五、关于我国刑法中缓刑规定的具体构想260

一、引言264

中国行刑社会化的政策与策略研究——兼论中国刑罚制度的改革 卢建平 袁登明264

二、我国刑罚适用的现状与问题——以行刑社会化为视角的考察265

(一)非监禁刑适用问题266

(二)监狱整体设置的问题274

(三)监狱行刑模式的问题278

(四)行刑体制与行刑立法的问题282

三、小康社会和政治文明取向下的刑事政策285

(一)刑罚执行与刑事政策285

(二)社会转型中的刑事政策选择286

四、行刑社会化与我国行刑改革——兼及刑罚制度的完善293

(一)观念的变革294

(二)社区刑罚制度的健全完善301

(三)监狱设置的合理化调整314

(四)行刑社会化与监狱行刑制度的创新317

(五)健全行刑体制与完善行刑立法324

论选择犯的司法认定与刑罚适用 黄京平 吴情树331

一、选择犯概述331

(一)整体罪名中包含着多个亚罪名331

(二)各项犯罪具有相同的犯罪性质331

(三)各项犯罪所对应的法定刑相同333

二、选择犯的司法认定334

(一)选择犯的罪名确定334

(二)选择犯与犯罪停止形态339

(三)选择犯与共同犯罪形态344

(四)选择犯与连续犯的关系347

三、选择犯的刑罚适用349

(一)选择犯的刑罚适用方法349

(二)选择犯处罚的注意事项351

四、结语:选择犯的立法评判与完善361

(一)选择犯的立法评判361

(二)选择犯的立法完善364

中国内地与港澳特别行政区刑事管辖权的合理划分论纲 赵秉志366

一、引言366

二、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的指导思想367

(一)“一国两制”是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的指导思想367

(二)贯彻“一国两制”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的基本内涵368

(三)贯彻“一国两制”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的派生要求371

三、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的原则376

(一)地域管辖应为基本原则376

(二)合理、有效地惩治防范犯罪应为辅助性原则378

(一)三地互涉刑事案件的界定379

四、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辖划分379

(二)关于跨境犯罪的管辖380

(三)关于数罪分涉三地的刑事案件的管辖381

(四)关于互派人员犯罪案件的管辖381

(五)关于涉国防、外交犯罪案件的管辖382

(六)关于背叛国家、分裂国家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的管辖383

(七)关于港澳中国居民涉外犯罪案件的管辖383

(八)关于港澳中国居民在国外实施国际犯罪后逃回国内案件的管辖384

五、结语384

正确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之制度构想 赵秉志 时延安386

一、前言386

二、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基本原则和规则388

(一)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问题应确立的政治原则389

(二)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问题的法律原则400

(三)解决中国区际跨境犯罪的具体规则408

三、刑事管辖权冲突之解决与中国区际刑事司法互助413

(一)刑事管辖之确定与中国区际刑事司法互助的关系415

(二)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与中国区际刑事司法互助应坚持共通的政治原则420

四、确定刑事管辖的具体程序424

(一)刑事管辖确定之具体程序设想425

(二)刑事管辖确定程序应采取的刑事司法互助模式428

五、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问题之立法完善434

(一)宪法性法律文件与相关基本法律的完善建议434

(二)关于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之司法互助协定内容的初步设想440

国际刑事法院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高铭暄 赵秉志 王秀梅445

一、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445

(一)《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诞生447

二、国际刑事法院的诞生和近期工作情况447

(二)国际刑事法院近期工作情况449

三、各国签署、批准《罗马规约》的情况454

(一)积极签署《罗马规约》455

(二)批准加入《罗马规约》,但对个别问题作出声明456

(三)缔约国修订本国法律以执行《罗马规约》463

(四)部分国家明确表示反对的态度465

四、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暨国家之间的关系469

(一)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469

(二)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国家刑事司法管辖权的关系问题471

五、关于中国是否参加《罗马规约》及其方式的探讨478

(一)创建国际刑事法院的积极法律意义478

(二)《罗马规约》存在的问题486

(三)关于中国是否批准《罗马规约》的前景分析493

附件一:91个批准加入《罗马规约》的国家一览497

六、附件497

附件二:国际刑事法院遴选的18名法官506

附件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422(2002)号决议506

附件四: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487(2003)号决议507

中国劳动教养制度司法化改革方案 赵秉志 陈志军 万云峰 廖万里514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沿革及其改革必要性514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沿革514

(二)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515

二、关于劳动教养制度各种改革方案的述评520

三、改革方案的设计527

(一)诉讼的法律依据527

(二)诉讼的基本原则527

(四)管辖531

(三)诉讼主体531

(五)回避532

(六)辩护制度532

(七)审判组织533

(八)审级制度533

(九)审判程序534

(十)上诉534

(十一)抗诉535

(十二)审理方式535

(十三)诉讼期限536

(十四)劳动教养裁判的执行536

(十五)劳动教养期限的减少或延长536

四、关于劳动教养改革中、长期目标的初步设想537

(一)在保留劳动教养制度前提下对劳教实体问题的变革537

(二)基于法治国家的长远目标废除劳教制度的初步设想5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