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鑫义主编;卞利,张金铣,李修松,张崇旺,周怀宇,周崇云撰稿人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630636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5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淮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淮河水系1
一、淮河流域的范围和地形1
目录1
二、《水经注》记载的淮河水系3
三、历史时期淮河水系的变迁17
第二节 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的行政区划22
一、秦汉时期郡、县二级制形势下的建置23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县三级制形势下的建置27
三、唐宋时期道(路)、州、县三级制形势下的建置36
四、元明清行省制发育和形成时期的建置43
第三节 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经济轨迹概述48
一、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活动57
第二章 原始人类在淮河流域的活动57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遗迹57
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60
第二节 淮河流域的原始经济69
一、原始农业和原始聚落69
二、采集、渔猎经济和家畜饲养业76
三、原始手工业79
第三章 夏、商、两周时期淮河流域的初步开发84
第一节 夏代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85
一、夏代淮河流域的国族85
二、夏代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88
一、商代淮河流域的国族92
第二节 商代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92
二、商代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105
第三节 西周、春秋时期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113
一、西周、春秋时期淮河流域的国族113
二、从《夏小正》看夏、商、周时期的淮河流域经济129
三、西周时期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133
四、春秋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加速143
第四节 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159
一、农业的发展159
二、手工业的发展164
三、商业交通的发展170
四、建筑业和城市的发展175
第四章 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的进一步开发177
第一节 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78
一、铁器的进一步普及178
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180
三、农田水利的建设高潮185
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稻、麦种植的普及193
五、多种经营的发展198
第二节 手工业的快速发展201
一、冶铁业的突出成就201
二、漆器制作业的发达205
三、原始青瓷制作技术的成熟208
四、铜器冶铸业的发展209
五、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213
六、其他手工业的发展216
第三节商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219
一、商业交通的发展219
二、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发展222
第四节 地主庄园的繁荣225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经济的消长229
第一节 曹魏西晋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29
一、轰轰烈烈的屯田230
二、郡县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41
第二节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249
一、十六国和东晋对峙形势下的淮北坞堡经济250
二、东晋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256
三、北朝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65
第三节 手工业、商业和城市275
一、手工业276
二、商业288
三、城市298
第四节 漕路的开发、修治与利用301
一、涡水漕路301
二、蒗荡渠——颍水漕路302
三、中渎水——泗水漕路306
四、汴水漕路311
五、彭城——四渎口间的泗黄漕路314
六、淮河干流漕路316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淮河流域经济的繁荣319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继续发展320
一、均田制的推行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320
二、隋代淮河流域的农田水利与粮食贮藏323
三、唐代的农田水利与农业的发展326
四、五代后周的农田水利333
五、茶叶经济的开发334
第二节 自然灾害及其抵御灾害的措施336
一、自然灾害调查337
二、自然灾害特点分析350
三、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354
第三节 手工业的发展362
一、造船业的进步与发展362
二、纺织业的兴盛与发展367
三、陶瓷业的普遍发展368
四、淮盐的开发369
五、采矿与冶铸业的发展371
六、编织与车辆制造业的发展371
七、雕版印刷业的兴起372
第四节 交通运输的开发与发展372
一、隋唐开发淮河流域交通的国策372
二、大运河的开凿与疏治374
三、沿淮通航南北的水道进一步增修381
四、陆路交通与驿道的开发389
五、淮河流域交通新格局及其历史地位391
六、地理学对淮河交通开发的促进393
第五节 漕运的开发398
一、隋代和唐前期两淮漕运的初兴399
二、裴耀卿的江淮漕运改革402
三、刘晏再兴两淮漕运405
四、唐后期争夺两淮漕运的斗争409
五、唐末五代官漕腐败和“和雇”私船的出现412
第六节 商业贸易的发展414
一、隋唐商业政策的调整与两淮商业的关系414
二、淮河流域商业交易的新局面419
三、唐代淮河流域的官营商业421
四、商业贸易中雇工与柜坊的出现423
五、盐、酒、茶贸易和榷政426
六、对外贸易的兴起434
一、隋唐五代的东方明珠——扬州436
第七节 城市的发展与繁荣436
二、汴水捧出的明珠——开封443
三、新老城市竞相生辉445
四、新兴于运河的城市——宿州449
五、州、县治所城市的发展451
六、淮河流域夜市的形成和发展451
七、淮河流域的“草市”453
第七章 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经济的繁荣和宋金对峙时期流域经济的衰落455
第一节 农业经济的发展460
一、北宋淮河流域的土地制度460
二、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468
三、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480
四、粮食产量普遍提高481
五、农作物品种在淮河南北的交流483
六、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485
七、畜牧业、渔业经济的发展489
第二节 手工业的发展491
一、矿山开采与冶铸业491
二、陶瓷制造业495
三、印染、纺织、刺绣业499
四、造船业502
五、印刷业与文具制造业503
六、制盐、酿酒等食品业507
第三节 交通和漕运的发达511
一、以汴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陆路与水路交通511
二、北宋政府对运河的治理512
三、漕运经济的发达523
第四节 人口、商业和城市的繁盛527
一、人口的增加527
二、商业的繁荣528
三、城市的勃兴532
第五节 宋金对峙时期淮河流域经济的衰落548
一、宋金战争对流域经济的摧残548
二、黄河夺淮与自然灾害的加剧552
三、农业经济的恢复和缓慢发展559
四、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564
五、商业和城市的恢复和发展568
一、金元之际的战争对经济的破坏575
第八章 元代淮河流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575
第一节 金元之际两淮经济的破坏与元初恢复经济的措施575
二、元初恢复经济的措施579
第二节 水利和交通形势的演变583
一、金元之际淮北地区的水陆交通583
二、济州河的开凿与南北大运河的贯通587
三、元代河患与贾鲁治河591
第三节 屯田的开展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596
一、两淮地区的屯田596
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600
第四节 工商业的发展与元末经济的衰落605
一、手工业的发展605
二、商业和城市608
三、元末经济的衰敝612
第九章 明代淮河流域经济的繁荣与衰退615
第一节 农副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615
一、明代前期农副业经济的迅速恢复与繁荣发展616
二、明代中期农业经济的衰退和地区经济不平衡格局的形成629
三、明代后期农业经济的全面衰退639
第二节 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657
一、棉、麻、丝纺织业起步晚、发展快657
二、矿业开采领域广、规模大658
三、制盐、制茶和酿酒等食品业的发展660
第三节 城乡商业贸易的繁荣663
一、沿运、沿淮和水陆交通枢纽城市及其商业的繁荣发展663
二、农村集市贸易的繁荣671
第十章 清代(1840年以前)淮河流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77
第一节 淮河流域农业经济的新变化678
一、清初农业经济的萧条678
二、清初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举措681
三、清代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691
四、清代中叶农业生产关系的新变化698
第二节 淮河流域手工业生产的全面展开711
一、清代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的基本政策和措施711
二、棉纺织业生产关系的恢复和发展714
三、煤矿开采业再现辉煌715
四、造船业和制盐业的发达717
五、酿酒、榨油等食品工业的发展718
六、农具制造、编织业和民间工艺品制作业的发达721
第三节 城市的繁荣和城乡贸易的活跃722
一、城市及其商业的次第恢复与繁荣发展723
二、城乡集市贸易的空前活跃726
第四节 清中叶后期淮河流域经济的衰落731
一、自然灾害与土地兼并的激烈,淮河流域农业经济走向衰落731
二、封建赋役及各种苛捐杂税剥削加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日趋萧条733
三、奢侈之风大炽,经济发展衰退735
四、黄河决口北徙对淮河流域经济的影响737
附录739
关于治淮问题的思考739
后记749
热门推荐
- 343710.html
- 3453130.html
- 1426580.html
- 693404.html
- 138345.html
- 869727.html
- 1805832.html
- 990890.html
- 546726.html
- 3499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1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4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7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4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1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5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4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4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3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