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深圳改革开放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深圳改革开放史
  • 江潭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088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改革开放-历史-深圳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深圳改革开放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奠基与初创(1978—1985年)1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酝酿、决策与建立1

(一)深圳经济特区创办的历史背景1

(二)深圳经济特区的酝酿、决策与产生11

(三)深圳经济特区的筹办与立法34

二、深圳经济特区的规划与基建49

(一)制定特区和城市规划50

(二)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54

三、对外开放的艰难起步58

(一)创办蛇口对外工业区58

(二)开发、开放沙头角镇64

(三)积极开展对外引进65

(四)积极开展对内经济技术联合72

(五)开放对外口岸73

(六)积极开展对外贸易74

(七)加强深港两地合作与交流76

四、特区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77

(一)特区改革试验的先行者77

(二)土地使用和住房制度改革83

(三)基建管理体制改革85

(四)价格体制改革86

(五)劳动用工制度改革88

(六)劳动工资保险制度改革90

(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92

(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94

(九)其他方面的改革97

五、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经济特区99

六、深圳改革开放对全国的影响与意义105

(一)深圳初创时期的经验推动了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发展105

(二)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的窗口和基地作用107

(三)在体制改革中初步发挥了试验场作用108

第二篇 探索与起飞(1986—1992年)109

一、深圳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发展战略的调整109

(一)经济困境:“内向”与“外向”之争109

(二)政治困境:姓“社”与姓“资”之争114

(三)特区经济从“内向”转向“外向”118

二、以市场为取向,大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121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股份制改革121

(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124

(三)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127

三、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129

(一)确立发展外向型工业130

(二)大力推动外向型工业发展133

(三)深圳发展外向型工业的优势140

四、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43

(一)深圳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143

(二)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取得的历史成就146

(三)深圳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评析148

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51

(一)特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51

(二)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特征153

(三)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和做法156

(四)“蛇口风波”及其启示165

六、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历史意义169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170

(二)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理论的初步形成173

(三)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理论贡献177

第三篇 转型与创新(1993—2002年)179

一、特区发展面临转型179

(一)特区前途的大讨论180

(二)特区发展的新任务18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187

(一)率先建立市场经济“十大体系”187

(二)创新完善市场运行机制189

(三)探索、试验、示范和启示195

三、增创产业升级,发展新优势197

(一)加工贸易奠定工业化基础197

(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200

(三)传统产业集聚优势初现205

(四)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206

四、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211

(一)“三点一线”的外向型经济格局确定212

(二)外向型经济的深化发展215

(三)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224

(四)经济发展的国际化225

五、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25

(一)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26

(二)建立健全国家公务员制度228

(三)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229

(四)探索“行政三分制”改革231

六、推进深圳城市现代化233

(一)农村城市化234

(二)跨越式发展的城市现代化237

(三)现代化国际性大城市244

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246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247

(二)增创精神文明建设新优势250

(三)推进精神文明法治化建设253

八、深圳跨世纪发展的思考255

(一)特区发展全面转型255

(二)依靠体制创新增创新优势258

(三)进一步开放推动国际化发展260

(四)全面改革开放推动跨越式发展264

第四篇 新阶段与新使命(2003年至今)267

一、新阶段、新挑战与新使命268

(一)全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建设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确立268

(二)新阶段深圳特区面临的挑战与出路270

(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确立与深圳特区的新定位275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效益深圳”280

(一)从“速度深圳”转向“效益深圳”281

(二)建立和实施“效益深圳”统计指标体系283

(三)“效益深圳”的出路在创新286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289

(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经济”的深圳293

(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建设“知识经济”的深圳294

(七)树立世界眼光,建设国际化的深圳296

(八)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00

(九)“效益深圳”建设的新路向302

三、推进社会建设,建设“和谐深圳”303

(一)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初步实现“全民医保”304

(二)促进居民就业,建设和谐劳动关系308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缓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矛盾313

(四)加强社区建设,为和谐深圳“固本强基”316

(五)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工作发展321

(六)制定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让社会公共财政真正惠及全体市民327

(七)与民政部签订合作协议,加快推进社会领域改革330

四、加强文化建设,实施“文化立市”战略331

(一)深圳“文化立市”战略的确立及进程331

(二)深圳“文化立市”战略的内涵分析335

(三)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主要举措与成就338

(四)深圳“文化立市”战略的影响与展望346

五、推动政治发展,建设人民的满意政府347

(一)以“力度统一论”为方针,加强执政党建设348

(二)以提高执行力为核心,加强责任政府建设357

(三)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核心,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365

(四)以政务公开为抓手,建设透明政府368

(五)发展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府370

(六)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374

(七)探索分类管理改革,打破公务员“铁饭碗”376

(八)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创新公共管理体制377

结语386

主要参考文献395

后记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