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与现代物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道”与现代物理学
  • 罗发海,程民治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0146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物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与现代物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孙以楷1

第一章 “道”的源流与道家之“道”1

第一节 “道”的产生、含义及其演变1

一、“道”的产生与“道”的含义1

二、“道”的引申与演变2

第二节 老庄论“道”3

一、老子之“道”3

二、庄子之“道”7

第三节 “道”与《周易》9

一、“常道”出于“不易”10

二、“道生”思想与《周易》的“变易”原则11

第四节 老庄学说的主要流派论“道”12

一、田骈、慎到等人之“道”12

二、《管子》的“虚而无形谓之道”12

三、《易传》中的“道”13

四、《鹖冠子》的“一”同于“道”14

五、《淮南子》言“道”15

六、何、王玄学以“无”为“道”16

第五节 当代科学家的道家观18

一、李约瑟谈道家思想的世界意义19

二、汤川秀树论道家思想的现代性21

三、卡普拉对道家生态智慧的推崇24

四、道家思想的现代形式28

第二章 “道”与现代物理学图景32

第一节 “道”与计算物理学32

一、八卦理论与现代计算理论之历史联系32

二、八卦二进制与现代电子计算原理的内在联系34

第二节 “道”与混沌学40

一、“发动机”模型式的物理世界41

二、无序、变化和涨落的物理世界42

三、混沌——老子之“道”的一种属性50

第三节 “道”与量子力学57

一、“相反即互补”——N·玻尔的格言58

二、“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的共鸣60

三、从“‘道’与‘名’关系之辨”看互补原理63

四、“辞不达意”——道家先哲的警句66

第四节 “道”与亚核粒子学说70

一、元气论自然观简述71

二、作为现代真空假说先驱的元气论76

三、阴阳相感与费曼图80

四、“道生物”与基本粒子的转化85

五、八卦图与重子(或介子)八重图91

第五节 “道”、“气”与场以及以太论94

一、元气论与以太论94

二、元气论与统一场论97

第六节 “道”与现代宇宙学及质朴性原理100

一、现代宇宙学与老子的有无之辨101

二、“有生于无”与质朴性原理107

第七节 “道”的周行不殆与宇宙大循环109

一、宇宙热寂论与负熵110

二、负熵和宇宙大循环111

三、宇宙“循环说”与“反者道之动”114

第三章 “道之和”、“和之道”与当代科学求和观116

第一节 审美对象之“和”的比较117

一、“至美、至乐”与“宇宙宗教信仰及其感情”118

二、“和之以天倪”与“先定的和谐”122

三、“本体之美”与“物理科学美”126

四、“达万物之理”与“永恒的主题”129

第二节 审美心态之“和”的比较133

一、道家超越功利的“大和”心态133

二、现代科学家的求和心理135

三、道家冲和超脱心态的复现137

第三节 审美主客体“相和”的比较142

一、道家“物我合一”——“‘我’的消匿”142

二、物理学家沉醉忘我的科学审美143

三、认知中的主客体相互同化与顺应147

第四节 求“和”的途径与方法——以一总万149

一、以一总万、力求和谐149

二、和谐是真与美的统一151

第四章 道家先哲觅“道”的方法论古今评155

第一节 对《周易》中的模型思想审视155

一、《河图》、《洛书》与天地相交说156

二、八卦的基本取象说159

三、古今模型方法的比较163

第二节 道家的直觉方法论剖析164

一、道家的直觉法165

二、现代物理学家谈直觉168

三、古今直觉方法论的比较171

第三节 道家的思维方式评介173

一、八卦思维及其现代性174

二、浑沌思维及其现代性178

三、太极思维及其现代性182

第四节 老庄哲学与汤川秀树的探源型思维方式185

一、老庄之“道”与探源型思维的关系185

二、探源型思维方式对汤川秀树的启迪188

三、汤川秀树的探源科研活动190

第五节 普里高津科学方法论的道家特色192

一、“笼统的整体观”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193

二、“天人合一”与“人与自然间的对话”197

结束语 迎接东方智慧新浪潮的到来202

参考文献204

后记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