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学教义 总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亚刚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51MB
- 文件页数:6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学教义 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本书立法文件与司法文件缩略语3
第一编 刑法序说3
第一章 刑法概述3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渊源3
一、刑法的概念3
二、刑法的渊源5
三、刑法的类型和表述6
四、刑法的功能8
五、刑法规范的不足9
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10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界定10
二、罪刑法定原则10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6
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7
第三节 近代刑法与刑罚的近代合理化20
一、近代刑法的概念20
二、刑法的发展21
第四节 刑法的解释27
一、刑法解释的必要性27
二、刑法解释的分类30
第五节 刑法的用语35
一、立法规定的用语36
二、学理上个别用语40
第二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42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42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42
二、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规定44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51
一、刑法时间效力的概念51
二、刑法的生效和失效52
三、刑法的溯及力52
第二编 犯罪构成论59
第三章 犯罪及其要件59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59
一、犯罪观与犯罪概念59
二、犯罪的概念60
三、犯罪的分类68
第二节 犯罪构成71
一、犯罪构成概说71
二、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的概念75
三、犯罪构成的结构和类型78
四、犯罪构成要件的要素83
五、犯罪构成的体系87
第四章 构成客观必备要件90
第一节 客体90
一、客体的概念和意义90
二、客体的分类95
三、直接客体理解和把握96
第二节 对象98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98
二、犯罪对象在犯罪构成中的意义和作用100
第三节 危害行为101
一、行为的学说101
二、我国刑法中的行为分类107
三、危害行为108
四、危害行为的形式113
五、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来源的范围125
六、作为犯与不作为犯在刑法中的规定127
七、“持有”的法律属性129
八、危害行为与思想的界限130
第四节 犯罪主体131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131
二、自然人主体132
三、单位主体135
第五节 危害结果145
一、危害结果的概念及种类145
二、危害结果的地位与意义154
第六节 因果关系157
一、因果关系概说157
二、大陆法系因果关系的学说160
三、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176
第七节 时间、地点和方法192
一、时间192
二、地点192
三、方法193
第五章 构成主观必备要件194
第一节 责任能力194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194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和划分195
第二节 罪过197
一、罪过界定及其要素197
二、罪过的认定201
第三节 故意201
一、犯罪故意的学说201
二、犯罪故意的概念202
三、犯罪故意的心理结构203
四、犯罪故意的法定类型218
五、刑法理论上犯罪故意的其他分类228
六、犯罪故意的认定230
第四节 过失232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232
二、犯罪过失的构造236
三、注意义务239
四、注意能力243
五、注意义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246
六、过失的法定类型248
七、过失的理论分类251
八、允许的危险和危险的分配255
九、信赖原则在过失犯罪中的应用257
十、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259
第五节 动机与目的263
一、犯罪目的263
二、犯罪动机265
三、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269
第六章 违法阻却事由271
第一节 违法阻却事由概述271
一、违法阻却事由的概念271
二、违法阻却事由的理论依据272
第二节 正当防卫277
一、正当防卫概念277
二、一般正当防卫278
三、特殊防卫295
四、警察正当防卫299
第三节 紧急避险300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300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301
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311
四、避险失败的责任311
第四节 其他违法阻却事由311
一、不可抗力311
二、义务冲突312
三、被害人承诺313
四、推定承诺315
五、法令行为316
六、正当业务行为317
七、自救行为317
八、自损行为317
九、劳资争议318
第七章 责任阻却和减轻事由319
第一节 责任阻却和减轻事由概述319
一、责任阻却和减轻事由的概念319
二、责任的本质320
三、责任原则与责任阻却与减轻326
第二节 年龄333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和意义333
二、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规定334
三、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的范围340
第三节 精神障碍及重要生理功能缺陷342
一、精神障碍的概念342
二、精神障碍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343
三、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重要生理功能缺陷345
第四节 认识错误346
一、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及存在的范围346
二、法律认识错误347
三、事实认识错误347
第五节 期待可能性357
一、期待可能性的意义357
二、期待可能性的标准359
三、意外事件361
四、不可非难的社会行为362
第六节 原因自由行为366
一、原因自由行为的意义366
二、醉酒人的责任能力368
第三编 犯罪形态论373
第八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373
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犯罪形态373
一、概述373
二、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存在的范围376
第二节 犯罪既遂380
一、犯罪既遂标准的考察380
二、既遂犯的形式385
第三节 犯罪预备394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394
二、预备行为的形式398
三、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399
四、预备犯的刑事责任401
第四节 犯罪未遂402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402
二、犯罪未遂的特征403
三、犯罪未遂形态的种类414
四、未遂犯的刑事责任423
第五节 犯罪中止425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425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中止的类型425
三、犯罪中止的特征426
四、中止犯的刑事责任436
第九章 共同犯罪442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442
一、犯罪的参与体系442
二、共同犯罪成立的学说448
三、我国刑法理论有关共同犯罪的观点450
第二节 正犯与共犯455
一、正犯与共同正犯455
二、正犯与狭义共犯457
第三节 狭义共犯464
一、共犯处罚根据464
二、狭义共犯的法律属性468
第四节 共同正犯中的争议473
一、共谋的共同正犯473
二、继承共同正犯479
三、片面共犯482
四、间接正犯488
五、亲手犯496
六、对向犯501
七、过失共同正犯504
第五节 基于我国立法共同犯罪的分析507
一、共同犯罪的条件507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512
第六节 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参与者及其刑事责任516
一、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参与者的分类标准516
二、共同犯罪参与者的刑事责任518
第七节 共犯与身份532
一、主犯犯罪性质说的争议533
二、不真正身份犯与共犯的定罪处罚536
三、无身份者能否为真正身份犯的共同正犯537
第八节 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及共同犯罪关系的脱离540
一、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540
二、共同犯罪关系的脱离542
第十章 罪数形态545
第一节 罪数形态概述545
一、罪数区分的意义和区分标准545
二、罪数的种类546
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547
一、想象竞合犯547
二、继续犯553
三、结果加重犯556
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563
一、集合犯563
二、结合犯566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569
一、连续犯569
二、牵连犯574
三、吸收犯577
第四编 刑罚论583
第十一章 刑罚及其裁量583
第一节 刑罚理论583
一、刑罚的概念583
二、刑罚的目的584
第二节 刑罚种类585
一、主刑585
二、附加刑589
三、非刑罚处理方法593
第三节 刑罚适用原则594
一、量刑的原则594
二、量刑情节596
第四节 累犯598
一、累犯的概念和分类598
二、一般累犯及成立条件598
三、特别累犯及成立条件600
四、累犯的刑事责任600
第五节 自首与立功600
一、自首的概念和类型600
二、自首与坦白的关系608
三、立功609
第六节 数罪并罚613
一、数罪并罚概述613
二、数罪并罚的原则614
三、不同情况下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适用616
四、数罪并罚的其他问题618
第七节 缓刑620
一、缓刑的概念620
二、一般缓刑621
三、战时缓刑625
第十二章 刑罚执行制度626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626
一、刑罚执行的概念626
二、刑罚执行的原则626
第二节 刑罚的执行628
一、死刑的执行628
二、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执行630
三、拘役、管制刑的执行633
四、财产刑的执行634
五、剥夺政治权利刑的执行638
第三节 减刑638
一、减刑的概念638
二、减刑的适用条件639
三、减刑的程序和减刑后的刑期计算642
第四节 假释643
一、假释的概念643
二、假释适用的条件644
三、假释的程序、考验和撤销645
第十三章 刑罚的消灭648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648
一、刑罚消灭的概念648
二、刑罚消灭原因648
第二节 时效649
一、时效概述649
二、追诉时效649
第三节 赦免653
一、赦免的概念和种类653
二、我国赦免制度的特点653
热门推荐
- 374167.html
- 973664.html
- 2225245.html
- 831168.html
- 2576524.html
- 1205507.html
- 1162796.html
- 1139643.html
- 1490385.html
- 3426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3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4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7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9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0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02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1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3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