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工业经济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核工业经济导论
  • 任德曦,王成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0582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原子能工业-概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核工业经济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核工业的形成、特征与发展战略6

第一节 核工业的形成与发展6

一、核工业的形成6

二、核工业的发展8

第二节 核工业的特征、地位和作用11

一、核工业的特征11

二、核工业的地位和作用13

第三节 核工业发展战略16

一、核工业发展战略的含义、任务和作用16

二、核工业发展战略的制订16

三、我国核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与转变17

一、核工业部门结构的含义与内容20

第一节 核工业的部门结构与分类20

第二章 核工业的部门结构与体系20

二、核工业的分类22

三、影响核工业部门结构的因素23

四、评价核工业部门结构合理的标志24

第二节 核工业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25

一、核工业的生产联系25

二、核工业的比例关系26

三、核科研与核工程及其内部的关系28

四、核军事工业与核民用工业的关系29

第三节 核工业体系的建立30

一、核工业体系的含义与特征30

二、核工业体系的组成31

三、建立核工业体系应注意的问题32

四、我国核工业体系的建立34

第三章 核能经济37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向核能的发展37

一、能源的分类与资源37

二、核燃料及其特性39

三、世界能源的生产与消费40

四、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41

五、世界能源的发展正向以核能为主的方向转变41

第二节 核能是发展迅速、安全、清洁的能源43

一、核能是发展迅速的能源43

二、核能是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45

第三节 核能开发的途径47

一、发展热中子动力堆47

二、开拓快中子堆49

三、研究开发受控聚变能,解决人类未来能源的需求50

第四节 核能的经济性与评价52

一、核电经济性评价方法53

二、核电的经济性54

第五节 各国核能发展的道路58

一、各国核能发展的经历与道路58

二、我国核能的开发60

第四章 铀矿地质经济65

第一节 铀矿地质工作的特点与任务65

一、地质工作的概念65

二、铀矿地质工作的特点66

三、铀矿地质工作在核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66

四、铀矿地质工作的任务67

五、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一般程序和阶段划分67

一、矿产资源及矿产储量的概念和分类分级68

第二节 铀矿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经济价值68

二、世界铀矿资源及其供需形势分析70

三、我国铀矿资源及其供需形势分析75

第三节 铀矿地质技术手段和方法的经济分析78

一、铀矿地质技术手段和方法的种类及其经济特征78

二、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仪器设备的经济分析81

三、提高铀矿地质技术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的经济效益82

第四节 铀矿资源的技术经济评价83

一、铀矿资源技术经济评价的概念、意义与分类83

二、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影响因素85

三、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简述86

四、地质成果有偿占有问题91

第五节 地质工作经济效益的评价和分析92

二、地质工作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93

一、地质工作经济效益的含义93

三、提高地质工作经济效益的途径96

第五章 铀矿开采工业经济99

第一节 国外铀矿开采工业简况99

第二节 我国铀矿开采工业的发展104

一、我国开发的铀矿床的显著特点104

二、露天开采105

三、地下开采106

四、推广无轨开采技术,提高铀矿山综合经济效果107

五、研究和发展原地浸出采铀和堆浸新工艺,降低铀产品成本107

第三节 铀矿开采工业布局与企业规模108

一、铀矿开采工业布局108

二、铀矿山企业规模划分标准108

三、企业规模的确定109

四、开拓方案的选择110

五、生产探矿111

六、三级矿量111

七、合理确定铀矿山生产矿井开采边界品位113

第四节 铀矿开采工业经济效益114

一、提高铀矿开采经济效益的意义114

二、评价经济效益的原则114

三、经济核算116

四、努力提高铀矿开采工业经济效益123

第六章 铀水冶工业经济126

第一节 铀水冶工业126

一、铀水冶工业含义及其特点126

一、铀水冶厂的布局和厂矿平衡128

第二节 铀水冶工业的几个经济问题128

二、铀水冶在核工业中的地位和意义128

二、铀水冶厂的产品结构选择131

三、企业规模和企业规模结构131

四、铀水冶流程选择133

五、综合回收铀矿资源133

第三节 铀水冶工业的技术经济分析134

一、铀水冶工业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134

二、铀水冶工业的技术经济指标134

三、金属回收率的计算与金属平衡136

四、铀水冶过程的能耗分析139

五、铀水冶厂产品的经济敏感性分析142

六、铀水冶厂的产量、成本、利润分析143

七、放射性选矿的经济分析144

一、铀水冶产品生产成本构成145

第四节 铀水冶的生产成本145

二、铀水冶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146

三、影响铀水冶产品成本的因素分析147

四、降低铀水冶产品生产成本的途径151

第七章 浓缩铀工业经济154

第一节 浓缩铀工业经济概述154

一、生产浓缩铀的重要意义154

二、浓缩铀经济概述及有关计算公式155

三、世界浓缩铀生产概况162

第二节 浓缩铀生产经济分析及评价163

一、气体扩散法经济分析163

二、气体离心法经济分析170

三、其他几种方法的技术经济评价177

四、评价各种方法的基本要素181

第三节 几个国家发展浓缩铀工业的技术路线182

第八章 燃料元件经济186

第一节 燃料元件定义、特点和基本要求186

一、燃料元件的定义和分类186

二、燃料元件工业的特点187

三、燃料元件的基本要求189

第二节 燃料元件经济概述191

一、研究试验堆燃料元件192

二、生产堆燃料元件194

三、气冷动力堆燃料元件195

四、水冷动力堆燃料元件196

五、快中子增殖堆燃料元件198

一、概述199

第三节 压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经济199

二、燃料元件工业各环节 的经济分析202

三、提高燃料组件经济性的途径219

第九章 核电站经济分析220

第一节 核电站的发展与预测220

一、核动力反应堆的发展220

二、压水堆核电站223

三、核电站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232

四、对今后核电站发展的估计233

第二节 核电站的费用计算239

一、引言239

二、核电站的建设投资240

三、核电站的核燃料费用246

六、发电成本计算的综述252

四、核电站的运行和维修费用252

五、核电站退役费用252

第三节 核电站的管理与经济分析257

一、核电站建设过程中的管理257

二、核电站运行的经济分析261

第十章 乏燃料后处理264

第一节 乏燃料后处理概况和乏燃料组分264

一、乏燃料后处理概况264

二、乏燃料的组分267

第二节 乏燃料元件的回收价值270

一、燃料元件使用情况270

二、乏燃料的回收价值270

第三节 核燃料后处理费用274

一、后处理的任务、特点和对费用的影响274

二、后处理的经济指标275

第十一章 废物处理及核设施退役287

第一节 核工业废物的来源与分类287

一、核工业废物的来源287

二、核工业废物的分类288

第二节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及费用291

一、废气291

二、废液292

三、固体废物299

四、放射性废物的最终处置300

第三节 核设施退役301

一、核电站退役的方式302

二、核电站退役费用计算303

三、其他核设施的退役309

第十二章 核燃料循环系统经济评价310

第一节 核燃料循环及其特点310

一、核燃料循环及其特点310

二、核燃料循环中的核燃料综合成本311

三、铀-钚燃料循环311

四、铀-钍燃料循环319

第二节 核燃料循环综合成本的计算321

第三节 核燃料循环中综合成本的敏感性分析331

第十三章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337

第一节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概述337

一、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的意义337

二、核工业与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338

三、辐射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339

一、剂量限制体系341

第二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41

二、实践的正当性342

三、辐射防护最优化343

四、个人剂量限值344

第三节 辐射防护决策的科学手段辐射防护最优化346

一、基本思想346

二、程序与方法347

三、辐射防护最优化应用举例352

第十四章 核工业布局与基本建设356

第一节 核工业布局的原则与特点356

一、核工业布局的原则356

二、核工业企业布局的要求357

三、我国核工业的布局358

一、核工业厂址选择要求360

第二节 核工业厂址的选择360

二、核电厂厂址选择的安全规定361

第三节 核工业基本建设程序与可行性研究363

一、基本建设程序363

二、核工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364

三、核工业建设的安全审评368

第四节 核工业建设的特殊性369

一、设计中的特殊要求370

二、施工中的特殊要求370

三、与调试运行有关的要求371

第五节 核工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374

一、财务评价374

二、国民经济评价383

三、不确定性分析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