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14753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08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认识中国的国有金融体制及其变迁过程1
1.1 中国国有金融体制的结构及其变迁过程:简要描述1
1.2 金融体制变迁的经济学4
1.3 本书的内容与结构7
1.4 一些说明13
第2章 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与金融交易15
2.1 货币化区间与货币化收益15
2.1.1 中国之谜:低通胀与高金融增长15
2.1.2 初始条件与货币化区间16
2.1.3 货币发行收益与金融剩余17
2.2 关于“强金融”问题19
2.2.1 一种制度替代19
2.2.2 弱财政与强金融20
2.3 金融控制与金融改革困境21
2.3.1 国家的金融控制:一种描述21
2.3.2 两种控制:以1988年为界22
2.3.3 两种成本与金融改革困境24
2.4.1 两种金融交易26
2.4 金融交易与金融改革逻辑26
2.4.2 两种改革方式比较28
2.4.3 局部均衡与改革逻辑30
第3章 政府作用结构与金融体制变异32
3.1 引言32
3.2 金融体制变革中政府作用结构的变化及效应34
3.2.1 金融体制:一般性说明34
3.2.2 地方政府扩张金融组织规模的冲动35
3.2.3 政府的内部替代与地区间金融组织结构趋同36
3.2.4 金融寻租竞争:进一步考察38
3.3 地方政府进入与金融改革的特殊路径40
3.3.1 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特殊性40
3.3.2 分权条件下的金融改革模型41
3.4 金融体制的内部变异与变革逻辑45
3.4.1 “体制内”金融机构的趋利冲动45
3.4.2 金融灰市交易与金融体制的内部变异46
3.4.3 社会信任结构与金融体制的变革逻辑49
3.5 结论51
4.1 背景:着眼于金融组织而进行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54
第4章 金融组织的空间结构及其演进54
4.2 金融组织的科层结构:一种博弈论解释55
4.3 经济活动规模、金融物品与金融组织结构的地区差异58
4.3.1 金融组织规模是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58
4.3.2 金融组织的空间分布:经济算法与自然算法59
4.3.3 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双重失效与金融功能分解60
4.3.4 两种金融物品与金融组织结构的地区差异62
4.4 重建中国金融组织的空间结构:矛盾与策略64
4.4.1 在地区间均齐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效应64
4.4.2 金融组织规模过大与国有金融组织比重偏高的空间表现65
4.4.3 向外疏导与向内收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金融组织结构的调整策略66
4.4.4 底层改革的意义69
第5章 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与清债博弈72
5.1 引言72
5.2 国有银行不良债权的性质73
5.2.1 呆帐比率、呆帐界限以及可分性问题73
5.2.2 商业性不良债权与政策性不良债权74
5.2.3 双重债务融资与外部性75
5.2.4 退出问题、僵持与行为均衡77
5.3 国有银行不良债权形成中的利益关系78
5.3.1 国有银行的行为函数78
5.3.2 一种合成选择80
5.3.3 国有企业的借贷倾向与资本结构81
5.3.4 担保替代注资82
5.3.5 信贷资金蜕变为租金83
5.4 国有银行不良债权清理中的社会博弈88
5.4.1 清债的性质与清理困境88
5.4.2 国家的清债界限与策略选择89
5.4.3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企业还债策略90
5.4.4 国有银行的清债策略与合作均衡92
5.5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94
第6章 结语: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的逻辑96
6.1 是否存在“公共选择解”96
6.2 非得国家退出不可吗98
6.3 从权力博弈到产权竞争99
参考文献102
后记107
热门推荐
- 3572210.html
- 1250361.html
- 3035179.html
- 2730611.html
- 3526666.html
- 1087657.html
- 755148.html
- 1352931.html
- 2027942.html
- 3258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6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4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6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1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3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8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