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大城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重构 以上海市为例的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大城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重构 以上海市为例的实证研究
  • 刘君德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392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社区-行政管理-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大城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重构 以上海市为例的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研究基础:从初识社区到项目研究1

1.1初识社区的故事1

1.1.1第一次接触社区1

1.1.2发现曹家渡现象3

1.1.3南京会议的发言4

1.1.4美国社区的感受5

1.1.5台中的“模范社区”7

1.1.6师大二村的维权9

1.1.7英国的社区观察11

1.2项目研究基础19

1.2.1最早的社区项目19

1.2.2发现和总结城区—社区—家庭、单位“文明链”21

1.2.3如何培育“小巷总理”22

1.2.4真如镇:社区规划实践23

1.2.5社区综合性课题的深化研究25

2概念辨析与演绎逻辑:社区·行政区·行政社区27

2.1社区概念的演绎及属性认知27

2.1.1西方国家社区概念演绎与中国特色的社区定义27

2.1.2社区的基本要素与本质属性认知28

2.2社区类型演绎的另类创新逻辑34

2.2.1社区类型学的经典与常规演绎34

2.2.2中国社区类型演绎的另类创新:社区·行政区·行政社区37

2.3社区构成新因素:新市民·原住民动迁·规划41

2.3.1城市新市民41

2.3.2城市原住民的动拆迁与安置42

2.3.3规划因素44

3基本特点与主要经验:基层社区组织管理海内外实践模式46

3.1国外基层社区组织管理模式主要类型与经验46

3.1.1“行政力量有效渗透”的政府主导型:新加坡模式46

3.1.2“自治传统悠久”的自治型:欧美模式48

3.1.3“半官半民”的混合型:日本模式50

3.1.4国外基层社区组织管理的主要经验52

3.2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社区组织模式57

3.2.1业主委员会主导,专业化、职业化社工多元服务的香港模式57

3.2.2注重保存传统文化特色、“街坊会”自治管理的澳门模式59

3.2.3当局主导、民生主义引领、社区再造的台湾模式59

3.3中国大陆典型社区管理实践:若干城市经典模式评述61

3.3.1沈阳经验62

3.3.2南京经验62

3.3.3北京经验63

3.3.4武汉经验64

3.3.5深圳经验65

4宏观思考:中国大城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重构68

4.1大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管理的基本定式68

4.2大城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重构的中国逻辑69

4.2.1组织价值逻辑:中国社会的组织“情结”和“组织路径依赖”69

4.2.2组织功能逻辑:中国城市基层社区独特的组织功能定位69

4.3大城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重构的理论依据70

4.3.1治理与善治的基本理论观点70

4.3.2行政区—社区体系基本理论观点71

4.3.3扁平化及层次—幅度关系组织原理71

4.4大城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重构的基本原则71

4.4.1基层行政社区与自然社区相耦合的原则71

4.4.2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管理的原则72

4.4.3有利于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管理效能的原则72

4.4.4纵向和横向管理整体协调的原则72

4.4.5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72

4.5大城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发展的目标与基本思路72

4.5.1大城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发展的目标72

4.5.2实现大城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体制改革目标的基本思路73

5上海实证(1):主体线索与改革路径76

5.1上海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管理演进的主题线索76

5.1.1上海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管理结构演进过程与现状格局76

5.1.2上海市基层行政社区组织管理结构深化改革的基本路径78

5.2城区型管理路径:“街居制”社区管理实践模式与上海的经典演绎80

5.2.1“街居制”社区管理模式形成的基本背景:街道体制与功能变迁80

5.2.2上海“街居制”社区管理实践模式的经典演绎82

5.3郊域(区)型管理路径:上海浦东“镇管社区”体制模式之阶段性创新实践87

5.3.1“郊域(区)社区”的内涵特质与组织模式建构的逻辑基础87

5.3.2上海浦东“镇管社区”体制模式的阶段性创新实践90

6上海实证(2):新模式构建与制度创新94

6.1构建上海(城区)行政区—社区组织管理纵向体系新模式94

6.1.1体制背景:上海行政区—社区体系发育的两个重要体制基础94

6.1.2趋势背景:上海基层行政社区未来发展趋势前瞻97

6.1.3创新思路:上海行政区—社区组织管理新模式构建的框架性设计102

6.2上海新“街居制”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基本设想104

6.2.1街道作为基层行政社区组织功能的存续价值思考104

6.2.2“共治”逻辑下上海新“街居制”社区管理模式的建构106

6.3上海浦东郊区“镇管社区”体制模式的深化与制度创新108

6.3.1问题探索:浦东郊区社区发展的“新”、“老”问题108

6.3.2模式再造:从“镇管社区”模式到“大市镇”模式的制度创新110

6.3.3浦东郊区推行“大市镇制”模式的改革设想114

7上海实证(3):专题研究116

7.1上海新型基层行政社区的合理规模与最佳地域范围的论证116

7.1.1研究过程与背景116

7.1.2上海市现行街道行政社区规模特征与存在问题分析117

7.1.3基层行政社区合理规模的影响因素与国内外经验借鉴122

7.1.4基于网格化管理的上海基层行政社区规模的确定125

7.1.5上海新型基层行政社区合理规模与最佳范围界分论证的基本结论129

7.2上海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综合研究130

7.2.1研究过程130

7.2.2上海市边缘区社区管理的矛盾:五个样本点的调查分析130

7.2.3大城市边缘区社区的概念与基本特性的认识134

7.2.4上海市城市边缘区社区体制改革思考:体制创新,全面推进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综合整治137

7.3“后功能区”时期川沙社区体制模式转型与改革深化139

7.3.1研究背景139

7.3.2原川沙“功能区—社区”新体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40

7.3.3“后功能区”时期川沙社区体制模式的转型、完善与改革深化145

7.3.4推进川沙社区体制模式改革深化的“十大运行机制”150

8后续相关问题思考156

8.1社区建设:城市基层政府工作永恒的主题156

8.2开展行政社区类型区划:一项分类管理社区的基础工作157

8.3深化社区服务:建设均等化的服务圈160

8.4从“社区行政”向“共治”→“自治”转变:核心是把社区管理的权限还给居民161

8.5加强社区公民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大力培育柏万青式的社会“精英”162

8.6关注近郊大型居住社区的管理体制改革:一种新的治理思路与模式163

附录166

一、浦东新区郊区建制镇社区调查(2004)166

二、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组织体制与和谐社区建设调查(2005)174

三、川沙新镇行政区—社区体制和华夏社区调查(2006年4月18、19日)180

四、普陀区长风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和居民自治的调查(2007年8月,摘录)185

五、静安区“申田大楼”居民自我打造“同心家园”调查(2012年5月)195

主要参考文献198

后记2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