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克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8146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67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784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篇3
第1章 绪论3
1.1 分析化学概述3
1.1.1 何谓“分析化学”?3
1.1.2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3
1.1.3 分析化学的社会责任7
1.2 分析测定过程10
1.2.1 分析目的和要求10
1.2.2 分析方法的选择11
1.2.3 取样11
1.2.4 溶样——样品的处理14
1.2.5 分离、富集与掩蔽——干扰的消除15
1.2.6 分析测定结果的表示17
1.3 分析化学分类及特点18
1.4 标准物质及标准溶液19
1.4.1 标准物质19
1.4.2 标准物质的产生与发展19
1.4.3 标准物质的分类、分级与编号19
1.4.4 标准物质的特征20
1.4.5 标准物质的作用22
1.4.6 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23
1.4.7 标准物质的选择23
1.4.8 标准溶液23
1.5 分析化学中的计量单位及符号24
思考题与习题25
第2章 分析数据处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26
2.1 误差及误差的分类26
2.1.1 误差的表征——准确度与精密度26
2.1.2 误差的表示——误差与偏差27
2.1.3 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27
2.2 随机误差的分布28
2.2.1 频率分布28
2.2.2 正态分布29
2.2.3 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30
2.3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31
2.3.1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的表示——对μ和σ的估计31
2.3.2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对μ的区间估计33
2.3.3 显著性检验36
2.3.4 异常值的检验40
2.4 误差的传递40
2.4.1 系统误差的传递40
2.4.2 随机误差的传递41
2.4.3 极值误差42
2.4.4 误差分配42
2.5 分析测试质量保证43
2.5.1 分析测试质量保证的内容与目标43
2.5.2 取样的质量保证43
2.5.3 分析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44
2.5.4 分析测试的质量评价48
2.6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53
2.6.1 有效数字53
2.6.2 数据运算规则54
参考文献55
思考题与习题55
化学分析篇59
第3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59
3.1 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59
3.1.1 活度与活度系数59
3.1.2 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60
3.2 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63
3.2.1 一元弱酸(碱)溶液中各种形态的分布63
3.2.2 多元弱酸(碱)溶液中各种形态的分布65
3.2.3 浓度对数图67
3.3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68
3.3.1 弱酸(碱)水溶液pH的计算69
3.3.2 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71
3.3.3 混合酸(碱)溶液pH的计算73
3.3.4 共轭酸碱体系pH的计算74
3.4 氨基酸与蛋白质的酸碱平衡75
3.4.1 氨基酸溶液及其等电点pH的计算76
3.4.2 蛋白质等电点的应用76
3.5 酸碱缓冲溶液77
3.5.1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77
3.5.2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78
3.5.3 影响缓冲溶液pH的因素及缓冲溶液的配制81
3.5.4 标准缓冲溶液81
3.6 滴定分析法概述82
3.6.1 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82
3.6.2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83
3.6.3 滴定分析中的基本运算84
3.7 酸碱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87
3.7.1 酸碱指示剂87
3.7.2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89
3.7.3 终点误差计算96
3.7.4 终点误差公式98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100
3.8.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00
3.8.2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102
3.9 非水溶剂中的酸碱滴定简介103
3.9.1 非水溶剂的性质与作用104
3.9.2 非水滴定的应用105
参考文献106
思考题与习题106
第4章 络合滴定法109
4.1 络合平衡及其平衡常数109
4.1.1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09
4.1.2 络合平衡体系中络合物各种形态的浓度110
4.1.3 EDTA及金属离子-EDTA络合物111
4.1.4 络合反应的副反应系数与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113
4.2 金属指示剂117
4.2.1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117
4.2.2 金属指示剂颜色转变点的pM(即(pM)t)的计算118
4.2.3 常用金属指示剂119
4.3 滴定曲线与终点误差120
4.3.1 滴定曲线120
4.3.2 终点误差121
4.3.3 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123
4.4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123
4.4.1 控制酸度进行分步滴定123
4.4.2 使用掩蔽剂提高滴定的选择性125
4.5 络合滴定法的应用128
4.5.1 络合滴定中缓冲剂的应用128
4.5.2 滴定方式及应用129
4.5.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31
参考文献132
思考题与习题132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34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134
5.1.1 条件电位134
5.1.2 条件电位的影响因素135
5.1.3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39
5.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140
5.2.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41
5.2.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41
5.2.3 催化剂与反应速率141
5.2.4 诱导反应141
5.3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142
5.3.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42
5.3.2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145
5.3.3 氧化还原滴定预处理147
5.3.4 氧化还原滴定计算147
5.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149
5.4.1 高锰酸钾法149
5.4.2 重铬酸钾法151
5.4.3 碘量法152
5.4.4 溴酸钾法155
5.4.5 铈量法155
思考题与习题156
第6章 沉淀重量法与沉淀滴定法158
6.1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58
6.1.1 溶解度与固有溶解度,溶度积与条件溶度积158
6.1.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59
6.2 沉淀重量法162
6.2.1 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163
6.2.2 沉淀重量法结果的计算163
6.2.3 沉淀的形成164
6.2.4 沉淀的纯度165
6.2.5 沉淀的条件和称量形的获得167
6.2.6 有机沉淀剂简介169
6.3 沉淀滴定法170
6.3.1 滴定曲线170
6.3.2 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171
6.3.3 佛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172
6.3.4 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173
6.3.5 银量法的应用174
思考题与习题175
分离分析篇179
第7章 分析测定中的样品制备与分离方法179
7.1 导言179
7.2 取样180
7.2.1 液态样品180
7.2.2 气态样品181
7.2.3 固态样品181
7.3 样品制备182
7.3.1 有机样品的制备182
7.3.2 无机样品的制备183
7.4 分析测定中常用的分离方法186
7.4.1 沉淀分离法186
7.4.2 萃取分离法188
7.4.3 膜分离法196
7.4.4 相变分离197
7.4.5 浮选分离198
参考文献199
思考题与习题199
第8章 色谱与毛细管电泳法200
8.1 概述200
8.1.1 色谱法与毛细管电泳的发展200
8.1.2 色谱与毛细管电泳法在仪器分析中的地位201
8.1.3 色谱与毛细管电泳法的分类与比较201
8.2 柱层析和平面色谱法204
8.2.1 引言204
8.2.2 柱层析204
8.2.3 平面色谱法205
8.2.4 平面色谱的基本原理206
8.2.5 影响分离的主要因素208
8.2.6 检测技术210
8.3 现代色谱法的基本理论211
8.3.1 引言211
8.3.2 色谱分离过程和色谱图211
8.3.3 色谱基本参数212
8.3.4 色谱的塔板理论215
8.3.5 柱效和色谱峰的对称性218
8.3.6 色谱速率理论222
8.3.7 色谱分离优化229
8.4 气相色谱法233
8.4.1 分离原理与分类233
8.4.2 气相色谱仪的构成234
8.4.3 气路系统235
8.4.4 进样系统236
8.4.5 色谱柱系统249
8.4.6 检测系统255
8.4.7 气相色谱方法开发261
8.5 高效液相色谱法263
8.5.1 引言263
8.5.2 高效液相色谱仪265
8.5.3 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271
8.5.4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273
8.5.5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277
8.6 色谱分析样品处理和数据处理278
8.6.1 样品处理方法简述278
8.6.2 色谱数据处理基础280
8.6.3 色谱定性分析方法282
8.6.4 色谱定量分析方法283
8.6.5 色谱分析方法认证简介285
8.7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286
8.7.1 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286
8.7.2 仪器和操作参数288
8.7.3 色谱柱288
8.7.4 检测器288
8.7.5 应用289
8.8 毛细管电泳法290
8.8.1 引言290
8.8.2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理论291
8.8.3 毛细管电泳的仪器及操作295
8.8.4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及其应用297
参考文献303
思考题和习题303
光学分析篇311
第9章 光学分析法引论311
9.1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311
9.1.1 发射光谱311
9.1.2 吸收光谱312
9.1.3 拉曼散射光谱313
9.2 电磁辐射的性质313
9.2.1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313
9.2.2 电磁辐射的微粒性314
9.2.3 电磁波谱314
9.3 光谱法仪器315
9.3.1 光源316
9.3.2 单色器317
9.3.3 吸收池321
9.3.4 检测器321
9.3.5 读出装置325
参考文献325
思考题与习题325
第10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27
10.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27
10.1.1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327
10.1.2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29
10.1.3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33
10.2 朗伯-比尔定律334
10.2.1 透射比和吸光度334
10.2.2 朗伯-比尔定律335
10.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37
10.3.1 主要组成部件337
10.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337
10.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339
10.4.1 灵敏度的表示方法339
10.4.2 影响准确度的因素339
10.5 分析条件的选择341
10.5.1 反应条件的选择341
10.5.2 参比溶液的选择343
10.5.3 干扰及消除方法344
10.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344
10.6.1 定性分析344
10.6.2 结构分析348
10.6.3 定量分析349
参考文献357
思考题与习题357
第11章 红外光谱法361
11.1 概述361
11.1.1 红外光区的划分361
11.1.2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362
11.2 基本原理362
11.2.1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362
11.2.2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363
11.2.3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364
11.2.4 吸收谱带的强度366
11.2.5 基团频率366
11.3 红外光谱仪373
11.3.1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374
11.3.2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375
11.4 试样的处理和制备377
11.4.1 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377
11.4.2 制样方法378
11.5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378
11.5.1 定性分析378
11.5.2 定量分析382
11.6 激光Raman光谱法简介383
11.6.1 Raman光谱的基本原理383
11.6.2 激光Raman光谱仪387
11.6.3 Raman光谱的应用388
11.7 近红外光谱法简介389
参考文献390
思考题与习题390
第12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393
12.1 分子荧光和磷光分析法393
12.1.1 分子发光原理393
12.1.2 荧光量子产率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96
12.1.3 荧光(磷光)光谱仪397
12.1.4 定量分析400
12.1.5 荧光分析方法介绍403
12.1.6 分子发光分析技术的应用405
12.1.7 荧光分析新技术简介407
12.2 化学发光分析408
12.2.1 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原理409
12.2.2 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化学发光体系409
12.2.3 液相化学发光的测量装置412
12.2.4 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412
参考文献413
思考题与习题413
第13章 原子光谱法414
13.1 概述414
13.2 原子光谱基本原理415
13.2.1 原子光谱的产生415
13.2.2 原子能级图417
13.2.3 谱线强度419
13.2.4 谱线轮廓420
13.3 原子发射光谱法421
13.3.1 光源421
13.3.2 试样的引入425
13.3.3 光谱仪426
13.3.4 分析方法430
13.4 原子吸收光谱法434
13.4.1 原子吸收谱线的轮廓435
13.4.2 吸收光谱的测量436
13.4.3 光源437
13.4.4 原子化器439
13.4.5 光谱仪444
13.4.6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445
13.4.7 灵敏度、精密度与检出限447
13.5 原子荧光光谱法449
13.5.1 原子荧光的类型449
13.5.2 原子荧光谱线强度450
13.5.3 光谱仪451
13.6 原子质谱453
13.6.1 概述453
13.6.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453
13.6.3 原子质谱分析方法454
13.7 元素的形态分析456
参考文献456
思考题与习题457
第14章 X射线荧光光谱法458
14.1 X射线和X射线谱458
14.1.1 初级X射线的产生458
14.1.2 X射线谱458
14.1.3 X射线的吸收、散射和衍射461
14.2 X射线荧光分析464
14.2.1 X射线荧光的产生464
14.2.2 Moseley定律465
14.3 X射线荧光光谱仪465
14.3.1 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465
14.3.2 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469
14.4 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及应用470
14.4.1 定性分析470
14.4.2 定量分析470
14.4.3 应用471
参考文献472
思考题与习题472
第15章 表面分析473
15.1 概述473
15.2 光电子能谱法的基本原理473
1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476
15.3.1 电子结合能476
15.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478
15.3.3 化学位移478
15.4 紫外光电子能谱法480
15.4.1 电离能的测定480
15.4.2 分子振动精细结构的测定481
15.4.3 非键或弱键电子峰的化学位移483
15.5 Auger电子能谱法484
15.5.1 Auger过程484
15.5.2 Auger电子的能量484
15.5.3 Auger电子产额485
15.5.4 Auger峰的强度485
15.5.5 Auger电子能谱486
15.6 电子能谱仪487
15.6.1 激发源488
15.6.2 单色器——电子能量分析器489
15.6.3 检测器490
15.6.4 真空系统490
15.7 二次离子质谱490
15.8 扫描隧道显微镜492
15.9 应用493
15.9.1 电子能谱法的特点493
15.9.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的应用493
15.9.3 紫外光电子能谱法的应用495
15.9.4 Auger电子能谱法的应用495
15.9.5 二次离子质谱法的应用496
参考文献496
思考题与习题496
第16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497
16.1 磁共振原理497
16.2 化学位移500
16.3 自旋耦合与自旋分裂503
16.4 影响NMR谱的动力学因素506
16.5 核磁共振波谱仪506
16.5.1 连续波核磁共振仪507
16.5.2 傅里叶变换NMR谱仪507
16.6 质子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应用508
16.6.1 化合物鉴定509
16.6.2 定量分析509
16.7 其他核的核磁共振波谱510
16.7.1 13C的核磁共振波谱(13C NMR)510
16.7.2 31P的核磁共振波谱(31P NMR)511
16.7.3 19F的核磁共振波谱(19F NMR)512
16.8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512
参考文献513
思考题与习题513
电分析化学篇517
第17章 电分析化学引论517
17.1 原电池与电解池517
17.2 液接电位518
17.3 电极反应速率519
17.4 Nernst方程式519
17.5 电极电位520
17.6 电极表面传质过程及扩散电流521
17.7 电分析化学方法简介522
17.7.1 稳态法522
17.7.2 暂态法522
17.7.3 控制电位法523
17.7.4 电荷迁移法523
参考文献523
思考题与习题523
第18章 电位分析法525
18.1 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525
18.1.1 指示电极或工作电极525
18.1.2 参比电极525
18.1.3 极化电极和去极化电极526
18.2 离子选择性电极和膜电位527
18.2.1 膜电位527
18.2.2 玻璃膜电极527
18.2.3 晶体膜电极529
18.2.4 流动载体电极(液膜电极)531
18.2.5 气敏电极532
18.2.6 生物膜电极533
18.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534
18.3.1 Nernst响应、线性范围、检测下限534
18.3.2 选择性系数534
18.3.3 响应时间535
18.3.4 内阻535
18.4 直接电位法536
18.4.1 校准曲线法536
18.4.2 标准加入法536
18.4.3 直接电位法的准确度537
18.4.4 电位法测量溶液的pH537
18.5 电位滴定法538
18.6 应用539
参考文献540
思考题与习题540
第19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542
19.1 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542
19.2 控制电位电解分析544
19.3 恒电流电解法545
19.4 汞阴极电解法545
19.5 库仑分析基本原理和Faraday定律546
19.6 恒电位库仑分析546
19.7 恒电流库仑分析(库仑滴定)547
参考文献549
思考题与习题549
第20章 伏安法551
20.1 电极系统551
20.1.1 二电极系统与三电极系统551
20.1.2 工作电极551
20.1.3 溶液除氧552
20.1.4 极谱法与伏安法552
20.2 一般电极反应过程552
20.3 极谱法553
20.3.1 Ilkovi?方程553
20.3.2 可逆极谱波方程554
20.3.3 残余电流与极谱极大555
20.3.4 有机物的极谱波555
20.3.5 配(络)合物的形成对极谱波的影响556
20.3.6 不可逆极谱波557
20.4 伏安法及有关技术557
20.4.1 单扫描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557
20.4.2 方波伏安法560
20.4.3 脉冲伏安法560
20.4.4 交流伏安法561
20.4.5 溶出伏安法562
20.4.6 配合物吸附波563
20.4.7 极谱催化波563
20.4.8 计时分析法565
20.5 应用568
参考文献569
思考题与习题569
第21章 电分析化学新方法和新技术571
21.1 化学修饰电极571
21.1.1 化学修饰电极制备方法571
21.1.2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纳米传感器573
21.1.3 化学修饰电极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574
21.2 超微电极575
21.2.1 超微电极的基本特征575
21.2.2 超微电极的应用576
21.3 光谱电化学576
21.3.1 光谱电化学的实验576
21.3.2 理论处理577
21.3.3 光谱电化学的应用578
21.4 扫描隧道电化学显微技术578
21.5 电化学石英晶体振荡微天平579
21.6 活体分析580
21.7 色谱电化学580
参考文献582
思考题与习题582
其他分析方法篇585
第22章 质谱法585
22.1 质谱仪585
22.1.1 质谱仪的工作原理585
22.1.2 质谱仪的基本结构586
22.1.3 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594
22.2 质谱图及其应用595
22.2.1 质谱图与质谱表595
22.2.2 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亚稳离子峰及其应用595
22.2.3 同位素离子峰及应用598
22.2.4 质谱定性分析599
22.2.5 质谱定量分析603
22.3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604
22.3.1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604
22.3.2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604
22.4 质谱表面分析606
22.5 串联质谱法607
参考文献608
思考题与习题609
第23章 流动注射分析611
23.1 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原理611
23.1.1 受控扩散和定时重现611
23.1.2 分散系数613
23.2 流动注射分析仪的基本组成614
23.2.1 流体驱动单元614
23.2.2 进样阀614
23.2.3 反应管道614
23.2.4 检测器615
23.3 FIA技术及应用616
23.3.1 用于重复的和精确的样品传送(有限分散的应用)616
23.3.2 FIA转换技术(中度分散的应用)616
23.3.3 FIA多相转换技术(中度分散的应用)618
23.3.4 流动注射滴定(高度分散的应用)620
23.3.5 在线预富集621
23.3.6 停流技术622
参考文献623
思考题与习题623
第24章 热分析与有机元素分析625
24.1 热重分析625
24.2 差热分析627
24.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629
24.4 DSC/DTA具体操作与典型应用630
24.4.1 影响分析结果的一些因素630
24.4.2 几种热分析方法的典型应用631
24.5 有机元素分析632
24.5.1 有机元素分析原理632
24.5.2 碳、氢、氮、硫和氧的分析633
24.5.3 总碳和总有机碳分析634
参考文献634
思考题与习题634
第25章 放射化学分析635
25.1 放射性及其测量635
25.1.1 放射性衰变过程635
25.1.2 放射性测量638
25.2 亚化学计量放射性同位素稀释分析642
25.2.1 基本原理642
25.2.2 亚化学计量分离方法643
25.2.3 亚化学计量放射性同位素稀释分析的类型646
25.2.4 亚化学计量同位素稀释分析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648
25.3 中子活化分析650
25.3.1 基本原理650
25.3.2 分析方法653
25.3.3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654
25.3.4 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654
参考文献655
思考题与习题655
第26章 生化分析657
26.1 酶法分析657
26.1.1 酶的活性单位657
26.1.2 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658
26.1.3 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659
26.1.4 酶法分析的检测技术660
26.2 免疫分析662
26.2.1 抗原、抗体及其反应662
26.2.2 免疫分析的理论基础664
26.2.3 免疫分析方法665
26.2.4 免疫分析发展的趋势667
26.3 核酸分析668
26.3.1 核酸分子杂交的概念及原理668
26.3.2 基因诊断的原理和意义668
26.3.3 基因诊断的途径669
26.3.4 基因诊断的实验技术和方法670
26.3.5 基因芯片技术671
26.4 蛋白质分析673
参考文献677
思考题与习题677
第27章 环境分析化学678
27.1 概述678
27.1.1 环境科学、环境化学与环境分析化学678
27.1.2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679
27.1.3 检测就是保护679
27.1.4 环境分析和“法治”680
27.1.5 化学污染物与优先污染物680
27.2 环境分析的取样681
27.2.1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681
27.2.2 大气样品的采集684
27.2.3 土壤样品的采集686
27.3 环境标准687
27.4 环境污染物监测示例690
27.4.1 化学需氧量690
27.4.2 生化需氧量691
27.4.3 大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测定691
27.4.4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691
27.5 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692
参考文献693
思考题与习题694
第28章 电路和测量技术基础695
28.1 简单电路在测量中的应用695
28.1.1 电流表695
28.1.2 比较测量法697
28.1.3 电阻测量——Wheatstone电桥697
28.1.4 记录仪697
28.2 运算放大器与测量698
28.2.1 晶体管放大器698
28.2.2 差分放大器700
28.2.3 运算放大器701
28.2.4 应用举例704
参考文献706
思考题与习题706
第29章 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707
29.1 微型电子计算机简介707
29.1.1 微机的硬件707
29.1.2 微机的软件708
29.2 数值方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708
29.2.1 直接计算法708
29.2.2 高次方程的数值解710
29.2.3 方程组的解712
29.2.4 拟合法716
29.3 微机与分析仪器719
29.3.1 微机与分析仪器连接方式719
29.3.2 模-数与数-模转换720
29.4 微机与分析数据723
29.4.1 多次平均723
29.4.2 应用举例726
29.4.3 实验自动化728
参考文献729
思考题与习题729
附录731
附录Ⅰ 主要参考书目731
附录Ⅱ 常用试剂和指示剂731
Ⅱ.1 常用酸碱指示剂731
Ⅱ.2 常用金属指示剂732
Ⅱ.3 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733
Ⅱ.4 常用预氧化剂与预还原剂733
Ⅱ.5 部分显色剂及其应用734
附录Ⅲ 化学平衡常数等各类物理化学数据735
Ⅲ.1 一些离子的离子体积参数(a)和活度系数(γ)735
Ⅲ.2 弱酸及弱碱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25℃)735
Ⅲ.3 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740
Ⅲ.4 金属离子与氨羧络合剂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对数值742
Ⅲ.5 一些络合滴定剂、掩蔽剂、缓冲剂阴离子的lgαA(H)值743
Ⅲ.6 一些金属离子的lgαM(OH)值743
Ⅲ.7 金属指示剂的lgαIn(H)及金属指示剂变色点的pM(即(pM)t)值744
Ⅲ.8 标准电极电位(φθ)及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φθ′)745
Ⅲ.9 难溶化合物的活度积(K?)和溶度积(Ksp,25℃)747
附录Ⅳ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749
附录Ⅴ 索引752
附录Ⅵ 元素周期表767
热门推荐
- 1693626.html
- 1353468.html
- 1980703.html
- 850320.html
- 1361084.html
- 1487895.html
- 2612270.html
- 2160936.html
- 2934907.html
- 952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2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2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7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0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5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3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