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山系盆山耦合与构造演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山系盆山耦合与构造演化
  • 陈宣华,党玉琪,尹安,汪立群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800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柴达木盆地-地质构造-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山系盆山耦合与构造演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柴达木盆地地质概况与构造体系特征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盆地类型与构造单元划分5

一、盆地类型5

二、构造单元划分6

第三节 柴达木盆地基底6

一、结晶基底6

二、未变质和浅变质基底7

三、基底岩浆活动7

第四节 中生代地层与沉积特征10

一、侏罗系10

二、白垩系11

三、中生界沉积特征12

第五节 新生代地层与沉积特征12

一、古近系—新近系13

二、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特征13

三、第四系及其沉积特征14

第六节 构造体系基本特征及其演化15

一、早古生代阿尔金-柴北缘沟-弧-盆构造体系15

二、晚古生代西域系16

三、二叠纪-三叠纪古特提斯构造体系16

四、中生代伸展构造体系17

五、阿尔金走滑断裂系17

六、柴北缘逆冲断层系18

七、柴达木盆地褶皱-逆冲断层系18

八、东昆仑逆冲断层系和昆仑走滑断裂系19

九、温泉走滑断裂系20

第二章 盆山耦合研究的地质热年代学方法21

第一节 引言21

第二节 地质热年代学基础21

第三节 地质热年代学方法24

一、U-Pb地质年代学24

二、Sm-Nd地质年代学26

三、Rb-Sr地质年代学28

四、Lu-Hf地质年代学29

五、40Ar/39Ar定年方法和钾长石MDD模拟29

六、裂变径迹热年代学31

七、(U-Th)/He定年技术与氦热年代学34

八、铀系法定年35

九、放射性碳(14C)测年36

十、宇宙成因核素定年36

第四节 与沉积作用有关的地质热年代学38

一、碎屑矿物热年代学38

二、沉积成岩作用的高精度定年41

三、沉积盆地热年代学42

第五节 小结42

第三章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与平衡剖面技术43

第一节 前陆逆冲断层带与前陆盆地43

一、前陆褶皱-逆冲断层带及其板块构造环境43

二、前陆盆地44

三、陆内前陆盆地45

第二节 与逆冲断层系相关的褶皱及其分类46

一、断弯褶皱47

二、断展褶皱50

三、断滑褶皱51

四、基底卷入构造53

五、生长地层53

六、逆冲叠瓦状断弯褶皱53

七、双重构造54

八、楔形构造带55

九、干涉构造57

第三节 断层相关褶皱运动学模型57

一、膝折带迁移模型58

二、递进翼旋转模型58

三、三角剪切带模型58

第四节 地震剖面解释和平衡剖面制作的基本原则60

一、地震剖面层位标定60

二、地震剖面解释的基本步骤61

三、逆冲断层带地震剖面解释的基本原则62

四、平衡剖面解释的基本步骤62

五、地震剖面的时-深转换62

六、地质平衡剖面制作62

七、平衡剖面解释的快速检验63

八、平衡剖面的恢复63

九、构造趋势分析64

第五节 小结64

第四章 阿尔金山构造演化与盆山耦合65

第一节 阿尔金山地质概况65

第二节 区域岩浆活动与构造热事件67

一、区域岩浆活动67

二、构造热事件72

第三节 构造体系及其演化74

一、构造体系的划分74

二、构造体系的演化76

第四节 中生代伸展构造——拉配泉断裂77

第五节 阿尔金断裂系80

一、阿尔金断裂系的构成与展布特征80

二、阿尔金断裂系运动学特征与力学性质80

三、古地磁研究揭示的阿尔金断裂系运动学特征81

四、关于阿尔金断裂右行走滑运动的讨论83

五、阿尔金断裂滑移量和滑移速率83

六、阿尔金断裂系的形成时代85

七、现今地壳运动89

八、阿尔金走滑断裂系对柴达木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89

第六节 阿尔金山与柴达木盆地的盆山耦合90

第五章 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与盆山耦合92

第一节 祁连造山带基本地质特征92

一、北祁连造山带92

二、中祁连地体94

三、南祁连造山带95

四、柴达木盆地北缘95

第二节 柴达木盆地北缘前中生代基底性质99

一、达肯大坂群99

二、滩间山群101

三、蛇绿岩套102

第三节 柴达木盆地北缘岩浆活动105

第四节 榴辉岩与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106

一、榴辉岩产状和变质特征106

二、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年代学107

三、40Ar/39Ar热年代学107

四、榴辉岩的折返和剥露过程107

第五节 古生代以来构造格架112

一、早古生代构造格架112

二、晚古生代构造格架113

三、中生代构造格架113

四、新生代构造格架113

五、新生代和古生代变形的相互作用113

第六节 祁连山与柴达木盆地的盆山耦合115

第六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与盆山耦合116

第一节 概述116

第二节 东昆仑造山带变质基底与岩浆活动117

一、变质基底117

二、岩浆活动117

第三节 昆仑断裂与东昆仑-柴达木南缘逆冲断层系118

一、昆仑断裂118

二、东昆仑-柴达木南缘逆冲断层系121

三、昆仑断裂与东昆仑-柴达木盆地南缘逆冲断层系的关系127

第四节 东昆仑-柴达木盆地南缘逆冲断层系活动的热年代学证据128

一、样品描述128

二、实验条件与结果133

三、热历史模拟136

四、FT测年揭示的东昆仑山构造活动期次136

五、东昆仑隆升、青藏高原生长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39

第五节 东昆仑山和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活动构造141

一、水系型式141

二、构造地貌分析和卫星照片解译143

第六节 东昆仑山脉隆升、高原生长与盆-山耦合143

第七节 小结145

第七章 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演化与盆山耦合147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质概况147

一、柴达木盆地东部变质基底147

二、柴达木盆地东部前中生代地层147

三、柴达木盆地东部中、新生代地层与沉积环境149

第二节 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地质特征149

一、柴达木盆地东部逆冲断层系149

二、温泉断裂带150

三、共和盆地152

第三节 柴达木盆地东部岩浆活动的U-Pb年代学152

一、区域岩浆活动概述152

二、样品采集与描述153

三、样品制备与测试条件156

四、LA-ICP-MS锆石U-Pb分析结果157

五、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岩浆活动的期次划分179

六、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与盆地周缘其他地区岩浆活动之间的关系180

七、从岩浆活动的空间分布看柴达木盆地基底的缩短变形181

第四节 柴达木盆地东部岩浆活动的成因探讨182

一、岩石地球化学特征182

二、同位素示踪191

第五节 柴达木盆地东部断裂发育历史的裂变径迹测年197

一、实验条件197

二、FT测年结果198

三、FT测年和热历史模拟揭示的断裂活动历史202

第六节 柴达木盆地东部区域冷却历史206

第七节 小结207

第八章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209

第一节 概述209

第二节 地震反射层的标定209

第三节 穿盆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212

一、CDM-7剖面(柴达木盆地西部)212

二、CDM-160剖面214

三、CDM-200剖面217

四、CDM-246剖面219

五、CDM-330剖面220

六、CDM-392剖面222

七、横穿柴达木盆地地震剖面解释的主要认识225

第四节 中、新生代沉积作用及其演化226

一、侏罗-白垩纪伸展断陷-挤压拗陷沉积阶段226

二、古近纪-新近纪拗陷沉积阶段226

三、第四纪拗陷沉积阶段(2.6Ma至今)230

第五节 柴达木盆地成因与新生代构造演化230

一、中生代变形230

二、新生代变形:通过天山方式形成青藏高原231

三、前陆盆地与轴心盆地233

四、柴达木盆地变形作用与阿尔金断裂活动之间的关系234

五、上地壳变形与下地壳变形之间的关系235

第六节 小结238

第九章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断层系及断层相关褶皱239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断层系构造特征239

一、赛什腾山逆冲断层带239

二、赛南逆冲断层带241

三、绿梁山逆冲断层带244

四、柴达木山逆冲断层带249

五、锡铁山逆冲断层带250

六、埃姆尼克山和欧龙布鲁克逆冲断层带250

七、褶皱-断层的三维形态——走滑与逆冲的关系252

八、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断层系构造演化与沉积历史253

第二节 柴达木盆地北缘骨干地震剖面的结构特征257

一、主干剖面的结构特征257

二、侧向断坡276

三、区域构造纲要277

第三节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断层系的形成时代与运动学历史277

第四节 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生长之间的关系280

第五节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281

一、柴达木侏罗纪原型沉积盆地的形成281

二、中-晚侏罗世拗陷盆地283

三、白垩纪晚期(晚燕山运动)的构造变形283

四、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断层系的发育与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形成284

第六节 小结285

第十章 柴达木盆地北缘典型构造区带断层相关褶皱286

第一节 冷湖构造带286

一、概况286

二、Line剖面286

三、Trace剖面295

四、构造特征及其演化297

五、圈闭条件、油藏类型及油气成藏潜力分析301

第二节 潜伏构造带301

一、剖面构造特征302

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310

三、油气成藏潜力分析311

第三节 南八仙地区312

一、概况312

二、Trace剖面312

三、Line剖面313

四、构造特征及其演化317

五、圈闭条件、油气藏类型及油气成藏潜力分析319

第四节 尕丘地区319

一、地质概况319

二、与区域构造线垂直的地震剖面319

三、与区域构造线平行的地震剖面321

四、构造特征及其演化321

五、油气成藏潜力分析321

第五节 小结323

第十一章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西段油气有利区预测324

第一节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在油气勘探中成功应用的实例324

一、尼日尔三角洲多层拆离断层对圈闭的控制324

二、马来西亚婆罗洲西北深海:活动褶皱和逆冲断层带油气聚集324

三、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的山前深部构造326

四、小结329

第二节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形成与聚集的生、储、盖条件分析330

一、烃源岩331

二、储集层334

三、盖层334

第三节 断层相关褶皱与储油构造分析335

一、双重构造335

二、主逆冲断层的下盘337

三、生长地层的尖灭部位338

四、断弯及断展背斜338

第四节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西段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338

结语340

参考文献及资料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