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及其检验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齐素瑛,郝士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0058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及其检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一般概况1
第一章发展史及其分类学的概述1
目 录1
第二章一般特性6
第一节 形态和染色6
第二节 培养温度和pH值6
第三节 生长速度和营养需要7
第三章生化学特性9
第一节在初步筛选培养基上的反应9
第二节 生化反应9
第三节 生物分型24
第四章血清学和噬菌体分型27
第一节 抗原及血清分群27
第二节 交叉反应32
第三节 溶原性和噬菌体分型36
第一节 分布39
一、 在各国的分布39
第五章流行病学39
二、 人群中的分布42
三、 在环境和动物中的分布46
四、在食品中的分布(表25)54
五、在我国的分布55
第二节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62
一、 传染源63
1. 人带菌者63
2. 动物带菌者63
二、 传播途径65
3. 食品和水的污染65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点66
一、 本病的暴发和散发性66
二、 季节性68
三、 混合感染性68
四、 病原体的适应性69
第六章环境因素的影响70
第一节加热70
第二节冷冻71
第四节 碱类72
第三节 辐射72
第五节抑制剂74
第六节 氯化钠77
第七节其它78
第七章致病性及致病机制80
第一节 致病性80
一、 在肠道内的病理学定位80
二、 对动物的致病性81
第二节临床征候84
一、 胃肠炎型耶氏菌病86
二、 肠道外感染症88
三、 诊断89
四、 治疗和预防89
第三节致病机制90
一、 肠毒素91
1. 肠毒素的性质91
2.肠毒素产生的有关因素92
3. 肠毒素的检测方法93
1. 侵入性94
二、 细胞侵入性94
3.侵入性的测定方法96
三、 VW抗原96
2.豚鼠角膜结膜炎96
四、 自凝现象98
1. 自凝性98
2.和VW抗原的关系99
3. 自凝试验的检测方法99
五、 质粒100
致病性间的关系101
1. 毒性质粒与VW抗原及101
2.质粒与Ca?依赖的关系102
3.质粒与血清型的关系102
4.质粒与菌株侵入性的关103
5. 质粒与自凝性的关系103
6.质粒与肠毒素的关系103
7. 质粒的DNA检测方法103
六、 毒力的指征104
第一节样品的制备106
第一章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106
第二篇检验方法106
第二节增菌107
一、增菌培养基及其增菌效能108
1. 直接增菌108
2. 前增菌112
3.选择性后增菌112
4. 碱化直接分离法及碱化113
增菌法113
二、增菌温度和时间116
三、各增茵法增菌效能的比较118
第三节分离119
一、分离琼脂培养基及其分离耶氏菌的129
效能129
1. SS琼脂129
2. SS-D琼脂129
3. Mac ConKey琼脂132
4. MT琼脂133
5.BS琼脂135
6. BST琼脂139
7. 果酸琼脂140
8. CIN琼脂141
9. 》Y《琼脂142
10.CAL琼脂142
11.DYS琼脂142
12.FX琼脂142
二、分离琼脂平板的培养温度和143
时间143
的比较144
三、各分离琼脂培养基分离耶氏茵效能144
第四节 初步筛选和生化学试验鉴定151
一、初步筛选151
二、第二步筛选154
三、生化试验鉴定157
第二章检验方法159
第一节 出口食品耶氏菌检验方法159
(专业标准)159
二、培养基及试剂(配方略)171
一、设备和材料171
(国家标准)171
第二节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171
三、检验程序172
四、操作步骤174
1. 样品采集和处理174
2. 增菌培养174
3. 分离培养174
4. 三糖铁试验174
5.尿素酶试验和动力观察174
6. 染色镜株175
7. 生化学特性176
8. 血清型鉴定176
第三节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176
微生物学检验方法176
第四节 日本“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查”206
的方法206
一、食品中耶氏菌的检验程序206
二、检验方法207
(1981)法213
第五节牛奶中耶氏菌检验方法213
一、Dominque、T.M氏等213
二、D.A.Schiemann氏等215
(1978)法215
三、Denise hygos氏等215
(1981)法215
第六节水中耶氏菌检验方法216
一、叶友松介绍的方法216
二、Sydneg Harrey等法217
二、方法218
第七节 临床样品耶氏菌检查法218
一、样品218
附: 细菌损伤及其恢复的219
测定方法219
一、材料219
二、方法220
结语222
参考文献224
热门推荐
- 1310911.html
- 1596459.html
- 1203237.html
- 1349703.html
- 784080.html
- 548349.html
- 1583085.html
- 1147483.html
- 309839.html
- 2368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1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6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1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0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5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00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2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8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7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