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新型犯罪司法实务全书 第2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秉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3664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86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6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新型犯罪司法实务全书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编 侵犯知识产权罪3
第一章 侵犯著作权罪3
1.侵犯著作权罪的刑事立法变化及其适用3
2.侵犯著作权罪客体特征认定的若干问题4
3.侵犯著作权罪之犯罪对象中的“作品”的共性特征7
4.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对象“作品”的分类及不受法律保护的作品的种类8
5.刑法典第217条第1项中“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司法认定9
6.刑法典第217条第1项中“计算机软件”的司法认定11
7.刑法典第217条第1款中“其他作品”的司法认定13
8.刑法典第217条第1项中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中的“著作权人”的司法认定16
9.刑法典第217条第1项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中“未经许可”的具体含义18
10.刑法典第217条“复制发行”行为的具体含义22
11.刑法典第217条第2项“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行为的认定25
12.刑法典第217条第3项“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行为的司法认定28
13.刑法典第217条第4项“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行为的司法认定31
14.侵犯著作权罪之“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司法认定34
15.侵犯著作权罪主体特征的认定37
16.侵犯著作权罪主观方面的认定39
17.侵犯著作权罪之罪与非罪界限认定41
18.侵犯著作权罪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45
19.侵犯著作权罪共同犯罪问题的认定50
20.侵犯著作权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区分52
21.侵犯著作权罪的刑罚适用难点55
第二章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58
22.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立法变化及其适用58
23.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60
24.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特殊犯罪形态认定中的疑难问题66
25.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罪与非罪、以及与其他相关犯罪的区分71
第三章 假冒注册商标罪77
26.假冒注册商标罪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司法认定77
27.假冒注册商标罪客观犯罪行为方式的认定80
28.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单位犯罪问题85
29.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主观罪过认定86
30.假冒注册商标罪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87
31.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相关联的几种行为的区分界定90
32.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定性与司法对策97
33.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定性与处理104
34.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界限108
35.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刑罚适用难点113
36.国外及我国香港、台湾关于商标犯罪的立法例及涉外犯罪处理114
第四章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17
37.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立法变化与选择适用117
38.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客观犯罪行为的分析118
39.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主观罪过的认定121
40.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罪与非罪的界限分析123
41.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既遂与未遂标准的分析125
4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界限127
43.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与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界限128
44.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与销售赃物罪的界限131
45.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刑罚适用中的难点问题131
第五章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133
46.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具体含义133
47.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犯罪对象之认定134
48.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犯罪行为方式的认定137
49.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中“情节严重”的具体含义139
50.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主体界定140
51.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主观罪过认定141
52.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罪与非罪界定难点142
5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一罪与数罪问题143
54.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共同犯罪问题145
55.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区分146
56.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界限148
57.对倒卖真实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理150
58.对一些分厂倒卖总厂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如何定性152
59.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刑罚适用难点154
第六章 假冒专利罪156
60.假冒专利罪的具体含义156
61.假冒专利罪的犯罪客体及犯罪对象的司法界定159
62.专利权的特性及专利的具体内容分析160
63.假冒专利罪犯罪行为方式的分析与司法认定164
64.“假冒”行为的具体含义166
65.单位能否构成假冒专利罪167
66.假冒专利罪能否由过失构成169
67.假冒专利行为“情节严重”的具体含义170
68.假冒专利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171
69.假冒专利罪与一般专利侵权行为的区别173
70.如何正确认定涉及专利许可使用的假冒专利犯罪175
71.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及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终止后,行为人仍然进行与该专利有关的生产或其他行为,能否构成假冒专利罪176
72.几类专利侵权行为的定性分析177
73.假冒专利罪与冒充专利行为的区别178
74.假冒专利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界限180
75.假冒专利罪与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的界限181
76.假冒专利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界限182
77.假冒专利罪与虚假广告罪的界限182
78.假冒专利罪的共同犯罪问题183
79.假冒专利罪的一罪与数罪问题184
80.假冒专利罪认定中的特殊问题185
81.假冒专利罪刑罚适用的疑难问题185
第七章 侵犯商业秘密罪187
82.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律选择适用187
83.商业秘密的法律含义195
84.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对象认定204
85.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行为方式认定206
86.区分商业秘密行为与合法取得行为的罪限214
87.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中“善意第三人”的含义215
88.侵犯商业秘密罪与第二职业、人才流动中职工合法行为的区分216
89.侵犯商业秘密罪与故意、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界限222
90.侵犯商业秘密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区别225
91.侵犯商业秘密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界限226
92.侵犯商业秘密罪与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界限227
93.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条竞合问题228
第五编 计算机犯罪237
第一章 计算机犯罪总论237
1.计算机犯罪的特点237
2.计算机犯罪的立法特点254
3.计算机犯罪的定义及其司法理解266
4.计算机犯罪的构成特征及其司法疑难问题273
5.计算机犯罪的犯罪类型与罪名280
第二章 纯粹计算机犯罪的司法疑难问题283
6.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司法适用及其疑难问题283
7.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的司法适用及其疑难问题303
8.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的司法适用及其疑难问题310
9.制造、传播破坏性计算机程序罪的司法适用及其疑难问题313
第三章 涉及计算机时传统型犯罪之司法疑难问题331
10.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之司法疑难问题331
11.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之司法疑难问题344
第四章 计算机犯罪的立法与司法问题360
12.计算机犯罪导致的现实司法与立法冲突问题360
13.计算机犯罪及其立法和理论之回应366
第五章 司法实践中涉及计算机犯罪的疑难问题专题研讨384
14.利用互联网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定性384
15.破坏或者过失损坏用于广播电视、公用电信事业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定性387
16.在互联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行为的定性389
1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同意,在互联网上传播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行为的定性393
18.利用计算机窃取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行为的定性397
19.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的定性403
20.窃取他人上网帐号进行消费行为的定性406
21.在网上发布虚假广告行为的定性411
22.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中偷税行为的定性415
23.在BBS上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是否构成侮辱罪417
24.窃取他人上网帐号密码上网行为的定性420
25.侵犯他人电子邮件行为的定性422
26.盗用计算机数据是否构成犯罪425
27.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诈骗行为的定性429
28.对他人网站进行恶意破坏是否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433
29.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伪造个人档案资料行为的定性436
30.利用互联网煽动暴力抗拒国家法律、法规实施行为的定性438
31.利用互联网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行为的定性441
32.在互联网上传授犯罪方法行为的定性443
33.利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军事秘密行为的定性446
34.网上看病导致他人误诊,造成他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能否构成犯罪449
35.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行为的定性452
36.破坏军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的定性456
37.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挪用公款行为的定性458
38.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的管辖问题462
39.如何认定利用互联网犯罪中的因果关系问题464
40.如何确定利用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和其他危害后果467
第六编 妨害司法罪475
第一章 妨害司法罪概述475
1.妨害司法罪宏观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475
第二章 一般妨害司法犯罪491
2.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难点问题491
3.妨害作证罪认定中的常见困惑503
4.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中应注意的问题516
5.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司法认定523
6.窝藏、包庇罪中的争议问题534
7.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的司法认定559
8.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困惑问题569
9.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司法认定597
10.组织越狱罪的常见争议问题606
11.暴动越狱罪的本质特征与易混淆问题614
12.聚众持械劫狱罪争议焦点问题分析620
13.伪证罪的立法背景与立法精神问题627
14.如何认定伪证罪636
15.如何认定扰乱法庭秩序罪644
第三章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650
16.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犯罪立法原意与司法掌握问题650
17.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对象问题探讨653
18.如何认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观方面659
19.如何认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664
20.如何区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665
第四章 其他妨害司法罪669
21.如何认定破坏监管秩序罪669
22.脱逃罪立法精神探讨673
23.关于脱逃罪的构成探讨677
24.如何认定脱逃罪682
热门推荐
- 2460252.html
- 1659746.html
- 2374308.html
- 3657600.html
- 720726.html
- 2814034.html
- 846606.html
- 571359.html
- 1285105.html
- 2297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9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9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2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9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6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0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2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3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8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