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外剧诗比较通论 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强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00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外剧诗比较通论 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剧诗研究1
第一章 比较文学、诗学、剧学与中外文艺交流13
第一节 文学与剧诗的借鉴及其比较15
(一)比较文学之定义16
(二)比较文学之特质22
第二节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学与剧诗24
(一)中西两种叙述文体26
(二)文学本体与掌握方式29
第三节 中外剧诗学理论与剧诗比较32
(一)华夏戏剧与戏曲考辨33
(二)古希腊神话体系与戏剧39
(三)中西戏剧文学之比较44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形成与剧诗的发轫48
(一)荀子的《乐论》与《乐记》49
第一节 《乐论》、《诗大序》、《乐书》与《乐记》49
(二)毛苌与《诗大序》52
(三)司马迁与《乐书》54
第二节 六义、六诗、六艺与六律55
(一)六义解析56
(二)六诗本原56
(三)六艺特质57
(四)六律释义59
第三节 《尚书》、《周易》、《道德经》与老庄哲学61
(一)《尚书》中的礼乐61
(二)《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63
(三)老子与《道德经》68
(四)《庄子》与老庄哲学71
第三章 中国传统诗学及其词学、曲学与剧学76
第一节 先秦至魏晋诗歌美学与传统诗学78
(一)先秦美学与《离骚》诗学精神79
(二)《文心雕龙》、《诗品》与魏晋风骨85
第二节 隋唐与宋代诗学理论及词学93
(一)隋唐诗学革命与《二十四诗品》94
(二)宋代诗学及词与音乐的关系100
第三节 金元明清诗学与曲学、剧学110
(一)金元诗学与杂剧、元曲、散曲理论111
(二)明清诗学与曲学、剧学的融合117
(三)明清曲学、剧学与《曲律》120
(四)清代曲学与剧学124
第四章 古希腊、印度与欧洲诗学、剧学127
第一节 柏拉图的剧诗理论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128
(一)关于摹仿130
(二)关于诗人133
(三)关于剧诗137
第二节 婆罗多牟尼的《舞论》与古印度剧学144
(一)《舞论》的发现146
(二)戏剧的分类148
(三)舞台表演技法149
(四)味和情154
第三节 西方欧洲近现代剧诗理论与传播161
(一)中世纪的剧诗162
(二)文艺复兴与剧学165
(三)欧洲启蒙运动与剧诗169
(四)东欧的剧诗美学180
第五章 环太平洋地区的民族乐舞戏剧184
第一节 华夏汉文化圈与中国乐舞在美洲的传播186
(一)蒙古人种与华夏汉文化圈187
(二)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乐舞戏192
第二节 华夏古典乐舞戏在东亚地区的繁衍202
(一)日本“遣唐使”与华夏乐舞203
(二)中朝与中韩古代乐舞交流209
第三节 中国传统乐舞戏在东南亚诸国213
(一)越南传统乐舞戏的华化214
(二)柬埔寨与泰国的乐舞戏217
(三)新加坡与“爪哇”表演艺术219
第四节 环太平洋地区的华人乐舞戏曲221
(一)“黄支国”与华人文化的兴起221
(二)唐宋时期唐人与华人乐舞戏223
(三)元明时期南洋华侨民俗艺术225
(四)清朝时期的海外乐舞戏交流228
第六章 中国北方叙事诗与乐舞戏的嬗变234
第一节 古代三晋胡汉乐舞与鼓吹乐237
(一)鼓吹乐与北狄乐238
(二)鲜卑族与草原胡乐241
第二节 北朝时期西域乐舞戏的鲜卑化246
(一)北朝时期的胡汉歌舞戏247
(二)北魏、北周时期的西域乐舞249
第三节 雁北地区胡汉文化与乐户缘起253
(一)佛教艺术与雁门关胡汉乐舞253
(二)雁北地区乐户与民俗祭乐261
第四节 太行上党地区迎神赛社与祭祀戏剧263
(一)上党地区迎神赛社与赛戏264
(二)太行队戏与戏剧祭祀269
第七章 现当代中国诗学理论与剧诗学说274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诗学、剧学革命275
(一)洋务文化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275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话剧的引进287
(一)近代戏曲批评与“戏曲改良”运动301
第二节 中国戏曲的改良与美学理论的建立301
(二)中国现当代美学、诗学发展313
第三节 戏曲改革与剧诗艺术的演绎322
(一)解放前后的戏曲改革实践323
(二)张庚与新中国剧诗学的创立327
第八章 中国古典戏曲与西方叙事音乐的流变339
第一节 中原古典戏曲与西域戏剧之合成339
(一)中国戏曲的艺术渊源340
(二)歌舞、宗教祭祀与戏曲342
(三)讲唱艺术与戏曲文学348
(四)中国戏曲与西域戏剧355
第二节 西方叙事音乐与歌剧、交响乐370
(一)民间歌曲与弥撒曲371
(二)亨德尔、海顿与清唱剧380
(三)欧美歌剧与交响曲381
第三节 西洋歌剧音乐与中国戏曲的审美历程395
(一)西洋歌剧与中国新歌剧396
(二)中国戏曲艺术的审美鉴赏404
第九章 波斯胡文化的东渐及乐舞戏的华化412
第一节 波斯与“昭武九姓”胡文化的东渐413
(一)借道波斯佛教入华考414
(二)“昭武九姓”及胡乐舞的东传419
第二节 汉、唐、元时期波斯胡人雅士的华化424
(一)西域胡人与波斯艺人入华考424
(二)元代“回回”胡人的华化434
第三节 波斯胡乐对唐燕乐二十八调的影响447
(一)波斯系乐器述略448
(二)波斯乐部与隋唐乐舞455
(三)波斯胡乐的更名与同化462
第十章 波斯胡曲与诸宫调及元曲演绎论469
(一)《阿维斯塔》与波斯古诗文471
第一节 唐宋大曲对波斯诗文乐舞的吸收471
(二)唐宋大曲与波斯乐舞戏478
第二节 波斯宗教与世俗入华乐舞戏剧考490
(一)波斯袄教乐舞戏的东渐490
(二)波斯摩尼教、景教乐舞的华化500
第三节 波斯胡曲对宋元队舞、队戏之浸润504
(一)波斯胡曲与唐宋大曲505
(二)柘枝队舞与胡乐舞513
(三)西域胡旦与胡末522
(四)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胡戏524
第四节 波斯胡曲与金元诸宫调及散曲、剧曲530
(一)明代大家评胡曲530
(二)董解元与诸宫调532
(三)胡人词曲与诗文537
(四)诸宫调、元曲与胡乐律制550
第十一章 中西表演与造型艺术的海路交往576
第一节 西方基督教赞美诗与中葡诗文音乐577
(一)人类原始宗教艺术与赞美诗579
(二)入华葡萄牙人与传奇文学583
(三)西方神甫输入欧洲音乐之历史595
第二节 入华西洋画师的美术造诣与贡献599
(一)基督教原始美术与文艺复兴绘画599
(二)西班牙、葡萄牙造型艺术的东渐605
(三)利玛窦、郎世宁与清廷西洋画612
第三节 西方传教士与欧洲乐舞戏剧的华化618
(一)中世纪欧洲宗教仪式与表演艺术619
(二)葡萄牙宗教乐舞戏的传播626
(三)澳门土生葡人的戏剧创作与演出632
第十二章 俄罗斯乐舞戏剧艺术与东亚诸国文化638
第一节 历史悠久的斯拉夫文化与东正教艺术639
(一)拜占庭宗教文化艺术的输入640
(二)蒙古人入侵后的斯拉夫乐舞戏剧645
(三)西方游记中的欧亚文学艺术交流649
第二节 沙皇俄国的东侵与中俄乐舞戏剧657
(一)东正教传教士团入华与基督教戏剧657
(二)俄罗斯传统音乐在中国的推行664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俄国戏剧的译介673
第三节 俄罗斯与日本、韩国、朝鲜的近现代戏剧677
(一)日本东正教与俄国戏剧的排演678
(二)俄国“卡普”文学与朝韩新戏剧680
第四节 中国京剧艺术对东欧文化之影响685
(一)梅兰芳京剧表演在莫斯科686
(二)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对京剧的借鉴691
(三)程砚秋访欧演出与艺术成就693
第十三章 东西方神话传说、史诗与戏剧697
第一节 东方神话、史诗与戏剧的发生699
(一)巴比伦神话与史诗700
(二)希伯来《圣经》与诗剧702
(三)埃及神话传说与诗歌706
(四)印度神话与“两大英雄史诗”708
第二节 中国《诗经》、楚辞与《九歌》711
(一)古代歌谣与民歌712
(二)神话的发展及与诗的关系715
(三)《诗经》与神话传说717
(四)屈原与楚辞、《九歌》722
第三节 《荷马史诗》与古希腊戏剧728
(一)古希腊神话体系728
(二)荷马史诗及成功范例729
(三)古希腊悲剧与喜剧731
(四)中西诗歌与戏剧的异同736
第一节 汉唐歌舞戏与印度梵剧739
第十四章 中外歌舞戏与戏剧的诗化739
(一)汉代百戏与唐戏弄740
(二)印度梵剧作家与作品744
(三)东西方戏剧思维方式748
第二节 宋元杂剧、南戏与日本能乐750
(一)元散曲、剧曲与南曲751
(二)关汉卿、王实甫与元曲754
(三)南戏与“荆刘拜杀”761
(四)世阿弥与日本能乐、狂言763
(五)中日与东方悲剧观767
第三节 明清传奇与西方诗体戏剧770
(一)唐传奇与明清“传奇”戏曲771
(二)汤显祖与“临川四梦”774
(三)莎士比亚的诗体戏剧778
(四)中西人文主义戏剧787
第十五章 近现代剧诗与诗剧的演变792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戏曲793
(一)“四大声腔”与“花部乱弹”796
(二)苏州派戏曲与“花雅”之争799
(三)欧洲启蒙运动与市民戏剧803
(四)中西戏剧雅俗论810
第二节 东西方喜剧与诗剧创作812
(一)中国地方戏与民间喜剧812
(二)欧洲著名诗人与诗剧816
(三)中西戏剧差异与时空观821
第三节 世界戏剧的跨文化交流824
(一)新文化运动中的诗人与剧作家826
(二)西方现代戏剧的输入与传播833
(三)中西戏剧艺术之遇合839
第十六章 中国京剧、豫剧与西方歌舞剧、音乐剧841
(一)京剧的诞生与艺术流派842
第一节 京剧——“国剧”的艺术流变842
(二)京剧打击乐与音乐曲牌846
(三)京剧唱腔、声腔与念白854
(四)谭派、关派的京剧音乐864
第二节 中国地方戏之首——豫剧之沿革880
(一)历史文化中的豫剧艺术880
(二)中原传统乐舞戏曲文物遗存888
(三)豫剧源流及其豫东调、豫西调892
第三节 西方歌剧、舞剧与歌舞剧、音乐剧904
(一)传统歌剧中的歌舞成分905
(二)舞剧的诗歌性与戏剧化912
(三)现当代歌舞剧与音乐剧的发展919
第十七章 中外影视剧美学与剧诗学的转型926
第一节 现当代影视剧和西方新潮文艺理论928
(一)中西诗剧艺术之融合929
(二)现代电影艺术与剧诗学938
(三)电视文艺文体的剧诗化947
第二节 叙事学与中外影视新兴诗学954
(一)语言符号的音像化954
(二)文学语境的阐释958
(三)叙事文学与新叙事学961
(四)诗与艺术及语言964
第三节 超文本诗学及数码影视剧969
(一)超文本及有关诗学970
(二)影视剧的数码化974
(三)“信息论美学”与影视剧诗学980
主要参考与引用书目984
后记 中外剧诗艺术与诗化的人生997
笔者历年学术成果获奖简目1006
热门推荐
- 3622331.html
- 3317903.html
- 2068153.html
- 2134735.html
- 1354141.html
- 2621641.html
- 3327233.html
- 2060534.html
- 638977.html
- 2383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3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4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7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2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7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4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1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7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6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