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的破碎化传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的破碎化传播
  • 朱海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 ISBN:978750920669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传播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的破碎化传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子 中国兰州拉面的数学哲学原理1

第一章 媒介的时空一体性4

一、媒介是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接触4

1.媒介的时空一体性4

2.冷媒介与热媒介5

3.热媒介传递冷信息,冷媒介传递热信息6

二、信息的定义7

1.信息是确定性的概率:不确定性之间的差8

2.网络就是信息9

3.人就是媒体,信息就是生命10

三、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看“冷”“热”信息之“熵”12

1.网络信息传播是不可逆的12

2.冷信息是网络传播的最大概率状态13

3.熵与信息:无序中的有序14

四、网络的破碎化:破碎的时空与破碎的世界15

1.网络的破碎化是媒介形式的多样化15

2.网络传播的个性化是媒介破碎化的体现17

3.形式就是内容18

案例:海尔模卡电视无线营销战略——要看银山拍天浪、三窗放入大江来20

第二章 网络传播形式的演变:理解网络的三座里程碑一、形成网络的“节点”和“边”27

1.网络的度和度分布28

2.网络群集系数28

3.网络距离和平均最短路径长度29

4.网络介数29

二、规则网络:从“七桥问题”开始30

三、随机网络32

四、社会关系的网络表达34

1.社会网络的“六度分离”与互联网的“十九度分离”34

2.弱关系的强度36

案例:网络时代的社会化媒体——QQ空间:“谁与我同在”38

五、小世界网络39

1.爱多士数39

2.从蛐蛐到小世界网络40

案例:FACEBOOK——平均每名用户有120位朋友42

3.人是万物的尺度:自我网络43

案例:博客与微博——自媒体时代43

六、无标度网络模型45

1.中心节点和神秘的长尾45

2.二八定律:20%的博主拥有80%的流量48

3.节点增长和择优链接48

案例:人人网SNS营销——麦当劳101个见面理由50

七、复杂网络:网络传播的认识开端51

案例:网聚人的力量——从美国的“电台总统”到“互联网总统”52

1.新媒体的生动化:病毒视频53

2.关键词购买:搜索引擎广告的精准狙击53

3.博客战争赢家秘诀: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媒体54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复杂适应性57

一、复杂及其真正的意义57

1.复杂是真实客观的58

2.简单产生复杂59

二、网络传播是复杂的60

1.网络传播的非线性与动态性61

2.网络传播的非周期性与开放性62

3.网络传播的结构自相似性与互动效应63

三、复杂的适应性:适应是一种坚强63

1.网络传播主体是主动的、活跃的64

2.网络传播个体与传播环境的互动65

3.网络的宏观传播与微观传播66

四、复杂性适应性网络传播特点67

1.网络传播的蜂拥控制:“Jackson陨落了,互联网也差点儿随之而去!”68

2.注意力的聚集: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命运70

3.网络标识:跟帖与关键字71

4.网络传播的非线性特征73

5.网络传播的信息流:实时流74

6.网络传播的多样性和嵌套结构75

7.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自组织76

五、网络传播的复杂适应性系统77

1.网络传播的不可预测性77

2.网络传播的连通性、开放性、互动性79

3.网络传播有开始没有结束:人肉搜索80

4.网络传播的非集中控制性与草根“权威”:“天价烟”82

5.网络传播的不可分离性83

6.网络传播的奇异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84

7.网络传播的不稳定性和不可计算性87

8.网络传播的涌现性88

案例:蝴蝶效应——从抵制家乐福的短信看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88

第四章 网络传播的混沌过程: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一、网络传播的过程是混沌不是混乱95

1.理解混沌的定义96

2.混沌是自然系统的内在特征:费根鲍姆常数97

二、网络传播的耗散与涨落:混沌的边缘99

1.网络传播的耗散结构99

2.网络传播的不稳定性:涨落100

3.网络传播处在混沌的边缘101

三、网络传播的蝴蝶效应103

四、网络传播的路径依赖104

1.初始条件敏感105

2.引爆机制106

3.五条路径106

4.倍周期性108

5.涌现的形成108

6.信息的冷却108

五、网络传播的对称性破缺109

1.点击与转发:分岔节点109

2.网络传播的不可逆性111

案例:对称破缺之美114

六、网络传播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115

七、网络传播的不可预测性118

八、网络传播是可控的119

1.网络传播的牵制控制121

2.网络传播的控制原则122

3.网络传播中“看不见的推手”125

案例:在混沌的边缘创作——波洛克的抽象艺术127

第五章 网络传播的时空结构:分形131

一、分形结构:破碎的时空131

二、分形的定义133

三、分形的对称性与三要素135

四、分形的两种特征:自相似与无标度137

1.自相似性137

2.标度不变性138

五、信息的迭代与反馈:简单的迭代产生复杂139

六、网络传播的嵌套结构:分形路径141

1.网络传播的分形结构是不规整的141

2.网络传播的尺度无关性142

3.网络传播的自相似性142

4.网络传播具有有限区域的无限结构142

5.网络传播隐含着某种整体性142

6.分形是观察手段的相对结果143

7.网络传播的混沌过程是以分形的形式传播的143

七、网络传播的自组织生成:网友144

1.网友推动的“华南虎照片事件”144

2.网络传播中的自组织“临界态”146

案例:混沌分形图147

第六章 网络传播的整体涌现性153

一、整体涌现性153

1.涌现的定义154

2.网络传播的整体涌现性155

3.网络传播的同步与历时涌现156

二、传统的传播效果理论156

1.传播效果156

2.传播效果的控制:“议程设置功能”假说157

3.传播舆论的形成:“沉默的螺旋”假说158

三、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与“沉默的螺旋”159

四、网络传播效果的整体涌现性:破碎的聚合160

1.网络的复杂适应性必然导致涌现现象161

2.网络传播的整体涌现性凌驾于网络间的部分互动传播161

3.网络传播的涌现具有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162

4.网络传播的涌现与环境密切相关163

5.网络传播的涌现性具有宏观的自主解释性163

6.网络传播的涌现性本质上是创新性163

第七章 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的本质区别一、无线互联网不是互联网简单的延伸167

二、即时性与个性化是根本的不同168

三、无线互联网与互联网的营销模型(4I模型)169

1.从“4P”到“4C”到“4R”的营销组合169

2.无线互联网的营销组合:“4I模型”170

3.网络营销原理:4I模型173

4.网络时代的广告公司职能需重新定义177

5.手机是第一媒体还是第五媒体178

四、手机媒体对中国广告业的革命性影响180

1.中国互联网广告为何如此失败180

2.网络营销定义的理解偏差导致网络广告的投放障碍180

3.网络营销=网络传播=网络广告181

4.手机媒体是新媒体的杰出代表181

5.互联网经营的是内容,无线互联网经营的是人182

6.传统营销理念、现代传播手段、媒介化运营思维182

7.手机媒体的发展过程需要领袖级的企业182

8.为什么中国无线广告的投放量如此之小182

9.两股力量推动手机媒体的发展183

10.手机媒体对中国广告业的影响极其深刻183

五、网络传播的效果必须与销量挂钩183

第八章 信息时代的网络时空187

一、网络是柏拉图主义的187

二、网络使“人类相遇的质量下降了”188

三、网络恶搞:娱乐至死与寂寞的狂欢191

参考文献195

附录 三维空间的广义康托集:康托尘199

后记2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