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北京绘画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0世纪北京绘画史
  • 北京画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10204041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542页
  • 主题词:绘画史-北京市-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北京绘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以前北京绘画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历史的沿革3

一 从古代的蓟城、辽金元的燕京到明清的首都北京3

二 从文化交流重镇到全国文化中心5

三 北京古代绘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重积淀尚开放的传统5

第二节 汉唐五代辽金元的北京绘画7

一 汉唐北京绘画的地方特点7

二 继承北方传统并与中原传统融合的辽金绘画10

三 融合南北传统的元代绘画13

第三节 作为传统派绘画中心和中西交流重镇的北京绘画20

一 明代的北京绘画20

二 清前期的北京绘画33

三 清后期的北京绘画42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美术(1901—1919

第一节 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转折49

一 清王朝最后十年的动荡时局49

二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的军阀割据51

三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52

四 新美术运动54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北京画坛57

一 强弩之末的晚清宫廷绘画57

二 民国初的北京画家58

三 美术院校的成立68

四 画会、画社等美术团体的建立68

第三节 新美术运动中的文化观论争71

一 蔡元培和他的美育理论71

二 康有为、吕澂、陈独秀、徐悲鸿等人的中国画革命思想73

三 陈师曾之“文人画的价值”论述76

第四节 古物陈列所筹建和开放78

一 古物陈列所的创立78

二 古物陈列所24年的发展历程79

三 古物陈列所的历史作用和意义81

第三章 京派绘画的形成(1920—1937

第一节 五四运动以后的北京社会环境87

一 政治形势87

二 故宫博物院的建立和文物南迁89

第二节 京派绘画91

一 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缘起与中日绘画联展93

二 徐世昌、金城、周肇祥95

三 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101

四 湖社与后期中国画学研究会102

五 《艺林旬刊》与《湖社月刊》107

第三节 湖社内外的北京中国画家群109

一 “二萧一胡”与“南张北溥”109

二 齐白石“衰年变法”116

三 陈半丁、王梦白、于非闇的花鸟画艺术119

第四节 北京地区的美术院校122

第五节 校园内外的美术社团126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北平绘画(1937—1945

第一节 沦陷八年中之美术概况137

一 美术格局之延续及演化137

二 日伪文化战略与美术举措139

三 画家生存状况144

第二节 齐白石、黄宾虹、蒋兆和中国画之大变革147

一 北平中国画界仍在多样变化之中147

二 齐白石大变有成入炉火纯青之境148

三 黄宾虹晚年艺术大变升华之准备151

四 蒋兆和创现代水墨人物画成就154

第三节 沦陷时期的北平西画界162

第四节 木刻与漫画的演化167

第五章 抗战胜利后的北平画坛(1945—1949

第一节 徐悲鸿与北平艺专177

一 徐悲鸿的教学主张180

二 艺专教师新阵容181

第二节 三位教授罢教事件与中国画发展的论争185

一 事件缘起185

二 事态的发展187

第三节 风起云涌的民主运动191

一 民主运动中的艺专师生191

二 民主运动中的木刻创作194

第四节 李桦的木刻和水墨画196

第五节 北平美术作家协会200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北京绘画(1949—1957

第一节 北京成为全国的美术中心209

一 北平和平解放 209

二 中华全国美术家协会与全国美展211

三 与绘画发展相关的各项事业213

第二节 普及美术形式对美术创作的影响215

一 新年画创作运动215

二 改造旧连环画219

三 政治运动中的漫画222

四 宣传画的普及与提高225

第三节 革命历史画创作228

第四节 苏联美术的影响234

第五节 北京中国画院的成立239

一 新国画研究会与民族美术研究所239

二 改造国画与国画写生241

三 国画论争245

四 齐白石与北京中国画院的成立 248

第六节 转型中的版画创作253

一 版画整体实力转移到北京253

二 版画转型中的论争255

三 版画创作257

四 北京的版画家259

第七节 政治运动中的美术263

一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美术家263

二 从文艺整风、三反五反到农业合作化266

三 反右运动中的画家遭遇269

第七章 “大跃进”和文艺政策的调整(1958—1965

第一节 美术家上山下乡与“美术大跃进”277

一 美术工作者上山下乡与美术大跃进的酝酿278

二 群众性的壁画运动280

三 “美术大跃进”从高潮到冷却282

第二节 “文艺八条”与绘画创作的短暂繁荣285

一 文艺政策的调整285

二 1960—1964年间的绘画创作287

三 李可染艺术的成熟297

四 美术思想的活跃299

第三节 历史画创作的成就303

第四节 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美术馆基础建设309

一 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到北京艺术学院309

二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310

三 中国美术馆建成313

第五节 “极左”思潮对美术事业的影响315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北京绘画(1966—197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325

一 1966年“极左”思潮泛滥325

二 红卫兵运动与破“四旧”浪潮326

三 美术家受到迫害327

四 “红海洋”的出现328

五 红卫兵频繁举办画展329

六 “文革”初期的代表性美术作品329

七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331

八 一些美术作品遭遇厄运331

九 红卫兵运动结束332

第二节 “文革”中后期的北京美术活动333

一 美术组织机制334

二 美术创作开始活跃334

第三节 “文革”中的一些美术展览340

第四节 批“黑画”事件342

第五节 粉碎“四人帮”345

一 “文革”后期的文艺调整345

二 “四人帮”被粉碎346

第九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绘画(1977—1984

第一节 拨乱反正,进入新时期351

一 美术界迎来新的春天351

二 美协、画院恢复正常工作,建立和完善新的创作研究机构354

三 为繁荣发展美术创作采取许多措施358

四 “第五届全国美展”和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359

五 “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与北京青年画家的作品362

第二节 活跃的创作思想363

一 关于“伤痕美术”的讨论364

二 关于“艺术创新”和“自我表现”的讨论365

三 关于艺术“形式美”的讨论367

四 关于人体艺术的讨论369

五 关于青年美术家的活跃思想与1981年青年油画座谈会370

第三节 群众性美术组织与画会373

一 群众画会的出现373

二 画会的活动375

第四节 繁荣的绘画创作377

一 油画创作异常活跃377

二 中国画创作解脱各种束缚379

三 版画、壁画、漫画开创新局面384

四 主题性创作和革命历史画创作引起关注387

五 连环画、插图和装帧艺术、科普美术等创作活跃388

第五节 美术展览391

第六节 美术教育美术出版与美术市场395

一 美术教育进入正常化395

二 美术出版出现兴旺局面396

三 美术市场初见端倪398

第七节 “第六届全国美展”399

一 “第六届全国美展”的改革措施399

二 “第六届全国美展”是北京美术创作的一次大检阅400

三 “第六届全国美展”存在的问题403

第十章 北京美术的多元化发展(1985—2000

第一节 “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413

第二节 “八五青年美术思潮”415

一 “八五青年美术思潮”的开始415

二 北京青年新潮美术的特点416

三 “八五新潮”美术的结束419

四 新潮美术理论420

五 后八九艺术421

第三节 80年代中后期主流形态的美术425

一 重要的展览活动426

二 理论方面的探索432

第四节 复归传统和多元互补——90年代的北京美术437

一 复归传统的大趋势437

二 中国画和油画的新气象440

三 其他画种的活动453

四 北京市的重要美术展览和活动456

五 前卫艺术现象459

六 艺术市场461

20世纪北京绘画史年表471

图版索引509

后记5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