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程朱礼法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程朱礼法学研究
  • 宋大琦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4747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程学学派-礼仪-研究;程朱学派-法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程朱礼法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绪论:寻找中国的法哲学1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图、基本立场1

二、学术史的回顾5

三、研究方法、基本立论及内容安排12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可能的意义22

第一章 礼法学在理学体系中的地位25

第一节 理学史的回顾25

一、儒学的传续25

二、理学史的回顾26

第二节 理学的逻辑体系34

一、本体论35

二、流化论43

三、人性论49

四、实践论55

第三节 礼法学的对象范围及其在理学体系中的位置59

一、程朱礼法学的对象范围和法学地位59

二、礼法学在理学体系中的位置63

第四节 程朱礼法学的基本思路68

一、理:秩序的依据和根源68

二、礼法:理在人世的呈现70

三、外礼内仁:天理在人世的展开71

四、克己复礼:理在矛盾运动中回到自身77

第二章 礼法——法的外在形式80

第一节 礼法——中国的古代法80

一、西方模式的困惑81

二、礼、政、刑的起源和中国古代法体系结构83

三、礼、政、刑三者的关系87

四、古代思想家对礼、政、刑及礼法关系的看法90

第二节 理向礼的过渡93

一、理与气、事的一般关系93

二、序:礼之本体97

三、和:礼之功用101

四、分:礼之形成105

第三节 礼向法的过渡107

一、逻辑的过渡107

二、历史的过程112

第四节 “定在”的法117

一、定在法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117

二、纲常是否绝对化的问题121

三、纲常是理气共建的历史体现123

四、纲常制度是动态的存在126

第三章 仁义——礼法的内在精神130

第一节 性:天理于人身的体现130

一、性与天道、人心130

二、性之善恶及根源137

三、天命之性的平等143

四、具体人性之构成147

第二节 作为生命本体的仁151

一、先儒对仁之论述151

二、宋儒的生生释仁153

三、仁的创生意义155

四、仁的流发普及159

第三节 作为道德本体的仁161

一、仁由天道向人道的过渡161

二、仁由爱己向爱人的过渡163

三、仁由仁爱向公理的过渡166

四、仁之条目及其法理意义169

第四节 仁、义、礼、智的关系171

一、仁义礼智的普遍关系171

二、仁与义的关系174

三、仁礼(义法)关系177

四、仁与智的关系182

第四章 礼法自身的展开188

第一节 理欲之争:礼法的驱动力量189

一、理欲冲突的由来和地位189

二、理学对理欲关系的探讨192

三、理欲之争的展开200

四、理欲之争的补偿203

第二节 理欲之分:单个规范的确立204

一、“分”字作为法理术语204

二、分的产生机制与解决的问题207

三、仁义礼智与定分原则212

四、格物致知与分之发现214

五、理欲之分与权利义务之分的比较218

第三节 理一分殊:法律体系的形成221

一、理一分殊的渊源和义理221

二、礼法的理一与分殊225

三、纲常制度:定在的理一分殊227

四、中和:和谐健动的理想秩序230

第四节 克己复礼:法律实践的指归233

一、法的实践是克己复礼233

二、克己复礼的内外约束235

三、克己复礼与自我实现238

四、克己复礼与天人合一240

第五章 礼法学理论具体应用举隅243

第一节 义利243

一、义利问题的由来脉络244

二、理学在义利争辩中的立场246

三、以义为利:制度的伦理原则251

四、公平与效率:义利之争的当代意义254

第二节 王霸257

一、王霸问题的由来和意义257

二、朱熹与陈亮的王霸之争259

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王霸问题的引申思考262

第三节 德刑266

一、德刑问题的由来和脉络266

二、理学对德刑关系的探讨268

三、德主刑辅的二重意义及法治之争273

第四节 变法276

一、历史上关于变法的一些探讨276

二、礼法中的可变与不可变277

三、变与不变的天道依据279

四、可变与不变的现实意义282

结论和余论285

一、结论285

二、余论288

主要参考文献293

后记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