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通则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刑法通则新论
  • 邱忠义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654044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法通则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刑法1

第二节 谦抑思想1

第一项 谦抑思想之性质(特性)1

第二项 谦抑思想在犯罪论上之落实2

第三节 刑法目的3

第四节 法例(法源)8

第五节 刑法之基本原则10

第一项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10

第二项 罪刑法定主义12

第六节 法律的解释方法19

第七节 立法用语20

第一项 「以上、以下、以内」20

第二项 「公务员」21

第三项 「公文书」26

第四项 「重伤」27

第五项 「性交」28

第六项 「电磁纪录」29

第八节 刑法适用之效力29

第一项 时的效力29

第二项 地的效力36

第三项 人的效力41

第四项 外国判决的效力43

第五项 刑法总则的适用范围46

第二章 犯罪论49

第一节 犯罪概论49

第一项 犯罪之意义49

第二项 刑罚理论两学派之争论49

第三项 犯罪本质51

第四项 犯罪理论52

第五项 犯罪阶层理论57

第二节 行为论57

第三节 构成要件该当性62

第一项 槪念62

第二项 构成要件要素(犯罪构成要件之成立要件)63

第一款 种类(分类)63

第二款 主、客观之构成要件要素64

第一目 客观构成要件64

第二目 主观构成要件68

第三项 犯罪类型82

第一款 行为犯(举动犯)与结果犯(依法益侵害角度分类)82

第二款 即成犯与继续犯(依行为长短分类)85

第三款 结合犯87

第一目 意义87

第二目 架构87

第三目 故意之范围90

第四目 既遂或未遂92

第四款 加重结果犯97

第一目 意义97

第二目 结构98

第三目 明文规定99

第四目 能预见100

第五目 重结果101

第六目 伤害致死等与杀人区别102

第七目 重结果之行为客体102

第五款 不作为犯103

第一目 意义103

第二目 种类103

第三目 区别105

第四目 不纯正不作为犯106

第四项 因果关系117

第一款 定义117

第二款 判断标准117

第三款 疫学因果关系123

第五项 客观归责124

第一款 故意犯与过失犯125

第二款 针对过失犯应特别注意者128

第六项 客观处罚条件130

第七项 构成要件错误132

第一款 意义132

第二款 目的132

第三款 判断标准133

第四款 错误之分类133

第五款 形态134

第六款 错误竞合137

第七款 因果历程错误(因果关系错误)138

第八款 与包摄错误之区别140

第八项 未遂141

第一款 槪说141

第二款 着手146

第三款 实行行为154

第四款 未遂之种类154

第一目 不能犯154

第二目 中止犯(中止未遂)160

第三目 障碍未遂(普通未遂)166

第四目 目的不达168

第四节 违法性169

第一项 槪念169

第二项 与构成要件该当性之关系170

第三项 本质(实质)170

第四项 阻却违法事由之原理173

第五项 开放构成要件之违法性原理175

第六项 正当行为177

第一款 法规阻却违法事由177

第一目 依法令之行为177

第二目 业务正当行为183

第二款 超法规阻却违法事由185

第一目 可罚违法性理论(违法行为之不可罚性)185

第二目 被害人承诺188

第三目 推定承诺(推测承诺)190

第四目 兼具实验性质之医疗行为193

第五目 安乐死与尊严死193

第六目 教师惩戒权194

第七项 紧急行为197

第一款 法规阻却违法事由197

第一目 正当防卫197

第二目 紧急避难207

第二款 超法规阻却违法事由213

第一目 自助行为213

第二目 义务冲突213

第三目 容许风险216

第四目 自损行为216

第五节 罪责(有责性)218

第一项 定义218

第二项 罪责理论(本质)218

第三项 罪责原则219

第四项 罪责要素220

第一款 责任(罪责)能力222

第二款 责任条件(不法意识)232

第三款 期待可能性236

第三章 犯罪之参与241

第一节 正犯与共犯241

第一项 正犯241

第二项 共犯242

第一款 共犯槪念242

第二款 共犯种类242

第三款 共犯理论245

第三项 正犯与共犯之区别247

第二节 间接正犯250

第一项 来源250

第二项 定义250

第三项 态样250

第四项 利用行为254

第五项 正犯性理论256

第六项 间接正犯之错误(支配错误)256

第三节 共同正犯259

第一项 定义259

第二项 正犯性理论依据260

第三项 要件261

第四项 特殊问题263

第一款 共谋共同正犯(同谋共同正犯)263

第二款 加重结果犯之共同正犯265

第三款 片面共同正犯(缺乏犯意联络)265

第四款 共同正犯之过剩(或逾越)265

第五款 过失犯之共同正犯266

第六款 承继(相续)共同正犯267

第七款 己手犯与共同正犯268

第八款 聚合犯、对向犯与共同正犯268

第五项 未遂270

第四节 教唆犯270

第一项 槪说270

第二项 要件273

第三项 特殊问题274

第四项 错误279

第五项 未遂282

第五节 帮助犯283

第一项 定义283

第二项 法条283

第三项 特殊形态284

第四项 成立要件284

第六节 身分共犯或身分共同正犯286

第七节 共犯或共同正犯之竞合294

第四章 罪数295

第一节 概说295

第一项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295

第二项 禁止双重危险之内涵296

第三项 我国实务对于禁止双重危险之见解298

第四项 有关一行为299

第一款 一行为定义之纷歧299

第二款 一行为之判断标准301

第五项 侵害单一法益之一行为只能有一次刑罚评价305

第一款 多数法益侵害或多数行为之评价305

第二款 一行为侵害「一法益」之评价308

第三款 一行为侵害「某」单一法益之评价310

第四款 美国有关同一犯罪行为之意义314

第二节 判断标准315

第三节 本来一罪316

第一项 预定数法益之犯罪(单纯一罪)316

第二项 预定数行为之犯罪(包括一罪、实质上一罪)319

第三项 接续犯(亦属包括一罪之一)322

第四项 法条竞合(法规竞合、法条单一、假性竞合)322

第一款 定义与特征322

第二款 本质323

第三款 形态324

第一目 特别关系324

第二目 默示补充关系(不罚前行为、贯通犯)325

第三目 明示补充关系(明示补充条款)325

第四目 吸收关系326

第五目 择一关系329

第四节 科刑一罪(处断一罪)331

第一项 想像竞合332

第二项 牵连犯(新法已废除)337

第三项 连续犯(新法已废除)341

第四项 科刑一罪竞合之处理346

第五节 并合罪(狭义数罪并罚、实质竞合)347

第五章 刑罚论353

第一节 两学派之争353

第二节 刑354

第三节 易刑处分367

第一项 易科罚金367

第二项 社会劳动(社区服务)371

第三项 易服劳役375

第四项 易以训诫380

第五项 易刑处分之效力380

第四节 缓刑381

第一项 缓刑目的、定义与要件381

第二项 缓刑宣告之撤销384

第三项 缓刑之效力388

第五节 假释391

第一项 假释目的、定义与要件391

第二项 假释之撤销395

第三项 假释之效力396

第四项 合并刑期之处理398

第五项 缓刑与假释之异同399

第六节 累犯400

第七节 自首403

第八节 刑之酌科及加减408

第一项 刑罚裁量事实之审酌(酌科)408

第二项 刑罚之加重412

第一款 法律上之加重412

第二款 裁判上加重413

第三项 刑罚之减免413

第一款 裁判上减免413

第二款 法律上之减免416

第三款 减免之标准418

第九节 时效421

第一项 追诉权时效421

第二项 行刑权时效428

第六章 保安处分437

第一节 概说437

第二节 类型及其效果439

第一项 感化教育处分439

第二项 监护处分441

第三项 禁戒处分443

第四项 强制工作处分447

第五项 强制治疗处分449

第六项 保护管束处分452

第七项 驱逐出境处分456

第三节 保安处分之宣告与执行457

第一项 保安处分之宣告457

第二项 保安处分之执行458

附录461

中华民国刑法及刑法施行法部分条文修正要点说明461

热门推荐